【01專訪】台灣傳媒巨人彭懷恩:媒體人有理想,但媒體不是理想國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台灣的電視台、網媒、大小報紙可謂多如繁星,在百家爭hit rate的當下,同行們各發奇招吸引眼球,新、奇、快成了凌駕於準確和重要之上的標準,長此以往,這些廉價的新聞產品也為台媒籠上一層「浮誇」、「低質」的陰影,幾乎遇過的每一個台灣受訪者都主動談及對新聞的不滿。
26歲即為《中國時報》寫社論,30出頭任《時報雜誌》總編輯,64歲的彭懷恩剛卸任世界新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已任教超過30年的他,仍在為培育新聞後輩連軸轉。關於新聞教育和行業生態,01和彭懷恩聊了聊,希望理清脈絡。

彭懷恩對台灣的新聞業有諸多批評。(余俊亮攝)

聽到記者與前台秘書交談,彭懷恩便疾步從辦公室走出,一身白色襯衣西褲整整齊齊,黑邊眼鏡擋不住笑意盈盈,他主動伸手問候:「很準時噢」。訪問新聞界前輩,果然會有種被面試的感覺。

彭懷恩剛剛結束一上午的創業新聞授課,台下是來台暑期交流的內地學生。「這門課現在很流行」彭懷恩主動介紹,最初有美國學校在推,10年前世新就跟上步伐,教學生經營新聞產品,熟悉從市場分析到產品、策劃、營銷的整個流程。

「文人啊,一般都開個小書店,小媒體,傻傻的,大媒體老闆心情不好就把大家都解聘,把我們當成衣服店的衣服處理。」

訪問中言必及柏拉圖、孔子的彭懷恩,對學生的教育卻十分貼地,媒體人有理想,但媒體是商業機構,不是理想國。

世新校友遍布台灣傳媒界。(余俊亮攝)

台灣新聞?一塌糊塗!

當下世代,因為facebook,媒體間陷入圍繞算法的吸睛混戰,台灣戰況尤其激烈。

打開粉絲數領先的東森新聞fb,po文多為影片,內容以行車記錄儀影的車禍、趣聞八卦、美食旅行為主,間中有零星蔡英文動向、年金改革等新聞。助東森facebook「成長」的,是營銷經驗豐富的東森電視前總經理張憶芬。2014年底她接到轉型大任,成立影音團隊,每日放50條短片上facebook,多轉自爆料公社等自媒體公號,粉絲數量很快漲到200萬+,張憶芬並不覺得facebook是陷阱,而形容其為「生機勃勃的花園」。她的論述引同行們不滿,有人感嘆,蘋果殺入台灣新令聞越發即時化瑣碎化,東森又在facebook帶起娛樂和影片化的風潮。

「一塌糊塗!」彭懷恩如此形容如今的台灣新聞業態,一味爭眼球成媒體通病。他尤其同情那些在蘋果做記者的學生,感嘆他們如同在討異性歡心一般,帶著點擊率的沉重壓力寫文章,標題寫一半,留懸念,打開卻沒有內容,「都是騙人的,何必呢?」長此以往,讀者們也疲倦了,信任慢慢消失。

彭懷恩認為,媒體是服務業,內容要有實用價值。他近年撰寫的書籍,有數十本之多。(余俊亮攝)

資本市場裡的實用主義者

求點擊率在彭懷恩看來還不是最可悲。

關鍵是,「點擊率不是錢啊!」他分析,點擊率說到底,還是用來說服廣告商,但劣質內容的觀看者,可能被廣告客戶質疑並非潛在購買者,那不是很可憐嗎?

他以自己的風雲論壇出版社舉例,出一本書,成本15萬(新台幣),可印1000本。定價假定400元,給經銷商55折價格,算上折損,最少也可拿回18萬,一般印一版就可回本,第二版就是賺。出版的圖書以彭懷恩和其他教授撰寫的課本和工具書籍為主,讀者群不大但穩定,如今已存活30多年。而出版社之外,他還有17次買樓經驗,投資過餐廳、音像、咖啡店,曾高呼「光明正大賺錢」,浮沉間體悟資本主義邏輯。

彭懷恩形容,市場是很清楚的,計算得出市場覆蓋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便可知是否能經營下去,可靠的變現模式十分重要。這也是為何,面對港台幾間頗有質量的「烏托邦式」新媒體,彭懷恩只嘆他們是做實驗的「先烈」,沒有商業模式,難以為繼。網媒多如繁星,無所適從的讀者最終往往只看最大的太陽、月亮,星星們就會一批批熄滅,「互相取暖又何必呢?」

在他看來,若不擯棄固有思維,傳統媒體人很難生存。必須改變,必須跟上時代。而不同年齡的媒體人,又有不同的生存之道,二三十歲跑前線,35歲後就要有自己獨特之處,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甚至主編。

新聞應如何做,也許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想法。(余俊亮攝)

還談新聞史、倫理道德?拜託

世界新聞大學是民國著名報人成舍我創辦的私立學校,如今已建校60年,在台灣新聞教育界江湖地位不低,校友遍布台媒。據《遠見雜誌》「2015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世新在媒體與傳播科系中排第一。前後教過兩萬多學生的彭懷恩則笑稱世新是業內的「武當加丐幫」,「如果叫畢業生今天都不上班,台灣所有媒體都要關門,絕對」。

雖對新聞業滿腹不滿,彭懷恩堅持認為,台灣如今的新聞教育是不錯的,只是兩者間有一段時間落差。面對學生,他強調貼近時代脈搏,實現媒體和媒體人的網絡時代轉型,因此在授課中大量涵蓋後電視、數字新聞等內容,請來的兼職業界教師比專職教授還要多,在他看來,新聞不是內容產業,更是服務業,只有時刻應變、滿足受眾需要才可生存。

他以Amazon掌門人Jeff Bezos收購《華盛頓郵報》後的轉型為例,Jeff增加報紙工程師和編輯數量,大力經營apps和網站,並聘請更多記者,以解放年資深的記者去做調查報道,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的雙重提高,使得這份老報的移動端訪問量一度超過紐約時報。

「聊互聯網大數據,我書一大堆,我比你強,」彭懷恩笑道,而談及香港傳媒課堂常討論的新聞倫理問題,他不以為然,「求求你了,不要這樣子,誰還談什麼新聞史,倫理道德,拜託你不會自己看書啊。」

前後教過兩萬多學生的彭懷恩則笑稱世新是業內的「武當加丐幫」。(余俊亮攝)

「佛度有緣人」,彭懷恩笑說,上課也好,讀書也好,他尊重學生選擇,不願強求。狀甚瀟灑的他過了一陣又補充,「當然報導事實、平衡報導這些基本的還是希望他們記得啦,否則犯下大錯會影響一生。誠實是一種習慣。」

但在藍綠分立的社會和媒體環境中,新聞專業原則中最基本的平衡並不容易做到,彭懷恩談論及此也只有感嘆,「台灣正在墮落」。但他似乎又以最快速度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世界史,搬出希臘、雅典,想到美國、法國、蘇聯和東歐,又樂觀起來,「媒體其實像社會一樣,呈鐘擺狀」,意識形態在左左右右間迴盪往返,只要不脫離文化主軸,無需太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