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左右手芒格逝世:最欣賞儒家思想 稱讚中國公司比美國更強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長期看好中國投資機會的他‍,沒等到100歲生日‍‍‍。

投資界傳奇大佬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在當地時間11月28日上午去世,距離100歲生日只有一個月。

99歲的芒格,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合夥人,有「行走的百科全書」和「幕後智囊」之稱,很多人把他們倆視為投資界的神級組合。

【懶人包】中國粉絲比美國多 曾把一瀕死公司股價由7美元推到90000美元 一個圖輯看清關於芒格的10件事(點圖放大閱讀):

+28

他們曾聯手把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救活,股價從7美元一股漲到了90000多美元一股,締造了一大奇蹟。‍得知芒格去世後,巴菲特第一時間悼念:「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巴郡海瑟威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在巴菲特看來,投資的道路上有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第一個是被譽為「華爾街教父」的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第二個就是查理.芒格。芒格這一生命運多舛,先後經歷了金融危機、戰爭退學、離異喪子等危機,又在投資界深耕,身家高達26億美元。他的財富觀,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不只是巴菲特背後的男人‍

每年的巴郡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總是侃侃而談,比他大7歲的芒格卻沉默寡言。「我沒有什麼要補充的」這9個字,一度成為他的標誌。不過巴菲特對他的評價很高,不僅把他當作益友,更把他看作良師,認為「在遇見芒格之後,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貧窮得多」。

【延伸閱讀】Sam Altman被炒 ChatGPT暫代CEO有幾犀利:大學時期造出一輛賽車(點圖放大瀏覽):

+22

兩人相識60多年,一見如故。巴菲特在認識芒格之前,早就已經聽説過他的大名,對他頗有好感。有一次,巴菲特去一位醫生朋友家推銷證券基金。這位朋友很忙,沒空聽他仔細介紹,卻滿口答應了投資。巴菲特疑惑不解,直到朋友告訴他:「你讓我想起了查理.芒格。」正是在這位朋友的牽線下,芒格和巴菲特在一場晚宴上相識。兩人聊起來滔滔不絕,以至於芒格拿起茶杯倒水時,都要伸起另一隻胳膊阻止別人説話,以免打擾他和巴菲特的對話。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稱讚説:「我們的想法如此相似,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1972年,芒格説服巴菲特以2500萬美元收購See's Candies,這家公司為巴郡創造了超過20億美元的銷售額。從1965年到2021年,巴郡公司的平均年漲幅高達20.1%,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的兩倍。

在芒格的影響下,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潛移默化發生了變化,從青睞投資陷入困境的公司,轉而尋找質量更高但定價過低的公司。每次兩人產生分歧時,芒格都會篤定地説:「巴菲特,你再好好想想,就會同意我的看法,因為你是聰明的,我是正確的。」

多年來一直看好中國遵循儒家中庸之道

芒格幾乎一輩子待在美國,可在中國的人氣,反而高於美國。就連他自己也自嘲:「我在中國的人氣很高了,但在洛杉磯不太受歡迎。」

他很欣賞孔子的儒家思想,多次在股東大會上説,人們應該學習儒家的中庸之道,克己慎行。在投資中國方面,他一直非常樂觀,從2010到2022年,至少5次公開談到對比亞迪的認可。他常説,要在有魚的地方釣魚。在他看來,中國就是這樣的地方。

【延伸閱讀】中資撤出西方 轉進亞非及拉丁美洲 最大受惠者是這東南亞國家(點擊放大瀏覽):

+11

今年10月30日,在談及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時,他預言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的前景,會比幾乎任何其他大型經濟體都要更好。一位股東問他:「既然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大部分在美國,我們是不是應該着重分析美國最優秀的公司?」芒格直言:「我不同意。在我看來,最強大的公司不在美國。我認為,中國的公司比美國的公司更強,而且它們的增長速度更快。」

「如果我是中國人,就會投資中國而不是美國,因為中國的果實掛得更低,有些公司已經站穩腳跟了。懷裏明明有個大餡餅,還盯着天上的那個,這就不對了。而且以目前的價位來講,他們投資中國也比投資美國更好。」

芒格的投資觀説起來並不複雜,他給中國投資者最大的啓示就是買入真正的好公司,實實在在給顧客創造價值的公司,而不是去玩一些投機取巧的金融手段。「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動,而是極大的耐心。你必須堅持原則,等到機會來臨,你就用力去抓住它們。這些年來,巴郡就是通過把賭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賺錢的。」

【延伸閱讀】2023全球億萬富翁居住城市排名出爐 香港紐約富豪數目齊減少(點擊放大瀏覽):

+17

央視財經評論員單仁博士不止一次公開推薦芒格的投資理念,他曾3次現場、5次網絡參加巴菲特股東會,從這位耄耋老人身上汲取人生智慧。華人投資家李祿更是他的擁躉,受他的影響對自己的公司結構改組,並不斷尋找優質企業,跟它們長期一起成長。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就發生在他倆之間。他們經常約在7點半見面,第一次,李祿踩點前來,發現芒格已經吃完早餐了,並且看完了當天的報紙,有些不好意思。於是第二次,他提早了15分鐘,第三次提早了半個小時,還是發現芒格坐在那看報紙。直到第四次,他早到了一個小時,才終於趕在了芒格之前。

把一手爛牌打成了爆棚

芒格的成長經歷,並非一路坦途。他拿到的初始人生劇本,是一手爛牌。出生於1924年的他,小時候正趕上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雖然父親是律師,收入還算穩定,可為了補貼家用,他6歲時就開始打工賺錢。他曾在鎮上一個雜貨鋪打工,巧的是,這個鋪子是巴菲特的爺爺開的。芒格和巴菲特算是老鄉,不過當時並沒有交集。打工的日子並不輕鬆,芒格稱其為每個週六的「服役時間」,必須連續12個小時不停地幹活,才能獲得2美元報酬,日子捉襟見肘。

17歲那年,芒格才擺脱這種兼職生活,考上了密歇根州立大學。可在大學二年級時,珍珠港事件爆發,他被迫中斷學業,應徵入伍。年輕的他被安排在猶他州冰天雪地環境惡劣的帳篷裏,成為一名氣象預報員。也是在服役期間,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Nancy,很快生下兒子泰迪。

然而,命運並沒有放過他,磨難接踵而至。1953年,他跟妻子離婚。沒多久,兒子就被查出有白血病。為了賺錢,他開着一輛用廉價油漆粉刷過的車疲於奔命,幾乎傾家蕩產,可兒子還是沒能救回來。芒格回憶道:「我想象不到生命中有什麼經歷,比眼睜睜地看着一個孩子一點點死去更糟糕的了。」30歲的芒格,經歷了離婚、喪子之痛,在破產邊緣徘徊。

所幸,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一點點積攢起財富,這才有了日後在投資界的傳奇。後來,他通過相親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名字也叫Nancy,兩人婚姻持續了54年,直到妻子2010年去世。可能是因為前半生經歷過太多風雨,哪怕芒格已經很有錢了,在生活依舊保持着節儉。他出行時堅持坐經濟艙,覺得坐專機太浪費油了,也不希望自己被財富所縛脱離了平凡生活。

曾看過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喜歡研究芒格?有個説法是,他的人生符合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圓滿人生的期望。坎坷的青年時代,給了他足夠的生活智慧。中年遇到一輩子的朋友和持續上升的事業,再加上富足和長壽,讓他生活呈現出一條向上的曲線。他對自己的人生經驗毫不藏着掖着,留下了50多萬字的智慧箴言。對於幸福,他説,要降低你的預期,也就是讓預期更符合現實。對於學習,他説,真想取得別人無法取得的成就,就要甘坐冷板凳,日復一日地閲讀,「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閲讀的。」這些話雖然看似雞湯,但當他身體力行地做到,並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時,就會引人深思。

斯人已逝,可他的這些樸素的觀念,依舊影響着千千萬萬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