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的雕像 流動的人心:如何決定去與留?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示威,在全球燃起燎原之火,促使各地重新反思與種族議題息息相關的殖民歷史。部份人的不滿付諸激進行動,拆毀及破壞被指有着蓄奴歷史、種族歧視言行的歷史人物雕像。歐洲則有示威者針對破壞一些與殖民暴行、販賣奴隸或涉種族歧視言行的歷史人物雕像,如前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從事奴隸貿易的英國商人高士敦(Edward Colston)等等。
雕像為什麼會成為反殖民主義、反種族歧視示威者的攻擊對象?在探尋這條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需要理解雕像的意義究竟何在:人類為什麼要為某位歷史人物豎立雕像?

雕像為什麼會成為反殖民主義、反種族歧視示威者的攻擊對象?(AP)

觀感隨時間流逝轉變

「雕像是永恆的象徵,它是凝結思想的載體,將之呈現給人們。所以,重要的不是雕像本身,而是它代表的觀點。而且雕像安置在公共空間,它所宣示的歷史便是公有的歷史。」美國藝術史學家、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教授Erin Thompson這樣理解雕像的意義。

不過,景仰雕像與否涉及時間問題:時人覺得該人物值得景仰,但難保十個月、十年、一百年後的人的歷史評價仍保持一致。一旦日後的人覺得該歷史人物不應受到景仰,那麼,該歷史人物的雕像就可能為人所唾棄,甚至遭到破壞—而這恰恰是現時在歐美發生的事。

曾被蘇聯占領的立陶宛,列寧雕像都被拆件放置。 (Getty Images)

「保育(雕像)的情況很少見,破壞才是常態……自人類學懂製造雕像以來,另一批人就學懂把它拆下來。」 Thompson說。她舉例,早在公元前,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Assyrian Empire)已懂得建造帝王雕像,並刻上符咒,警告「把雕像拆毀的人將終身受苦」,後來叛亂者的叛逆策略就是刻意破壞它們。

縱觀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十月革命後,蘇俄領袖列寧(Vladimir Lenin)的雕像遍布蘇聯及其衛星國;冷戰期間,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就有超過五千多尊列寧雕像。然而,蘇聯解體後的二十多年裏,俄烏關係轉趨緊張,烏克蘭境內多達數千座列寧雕像被拉倒。烏克蘭人將拉倒列寧雕像的行動稱作「Leninopad」(烏克蘭語:Ленінопад),意謂「列寧倒下來」。

其實,由始至終,雕像本身沒有絲毫改變,變的只是不同時空下的民眾對該歷史人物的觀感。

2012年,蒙古烏蘭巴托市將前蘇聯領袖列寧的雕像拆下。蒙古曾是前蘇聯的衛星國,並使用蒙古語西里爾字母至今。(Getty Images)

三方面審視合理性

英國哲學家David Edmonds建議,在討論雕像應否被推倒時,每個雕像都要當成單一個案,獨立審視,不能一刀切。至於審核的因素,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首先,按其生活的時代及當時的社會規範,該歷史人物的觀點或行為是否可以被理解為典型?如果是,他們或許不需要受責備,他的雕像也不需被推倒。

以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為例,他在獨立戰爭中帶領大陸軍擊敗英國軍隊,出任美國第一任總統,在美國建國史的地位無出其右。同時,他在維農山莊(Mount Vernon)擁有過百名黑奴,是名副其實的大奴隸主。不過,直至十九世紀南北戰爭後明文規定廢除奴隸制度前,莊園主的絕對權利一直是當時被認可的社會規範,而依賴奴隸支撐的莊園經濟亦是當時美國典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喬治.華盛頓的奴隸主身份備受爭議,其雕像在這次浪潮中也被波及,但他是否萬惡不赦?這需由人民自行判斷。

2003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民眾嘗試拉倒獨裁者侯賽因的雕像。(Getty Images)

其次,該歷史人物的觀點或行為,與他的成就相比,功過孰重孰輕?功明顯大於過的,其雕像理應獲保留。

以雕像被塗上「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字句的邱吉爾為例,他的種族歧視傾向在一些私人書信和對話文錄中顯露無疑,譬如形容印度人有如野獸般的人(beastly people),對猶太人、中國人、阿拉伯人等非白人族群都有些偏激的歧視言論。然而,相對他的不良言行,他在二戰時帶領英國拚命抵抗納粹,守住英倫海峽關隘,最終協助盟軍取得最後勝利。兩相權衡下,破壞邱吉爾雕像的理據是否充分?

第三,該歷史人物的觀點或行為,是否足以令當下時空的人產生共同「不適感」?簡單來說,大部份路過雕像的人會否因看到雕像而感到不安?

很多昔日屬於南方邦聯(即支持蓄奴制)的州份,譬如維珍尼亞州,中心大街林立着當年參與內戰的邦聯將領雕像,譬如羅伯特.李(Robert E. Lee)、「石牆」傑克森(Thomas Jonathan Jackson)、馬修.莫里(Matthew Fontaine Maury)等。

當人們路過這些雕像,是否大多數人都會感到不適、害怕、不耐煩和反感?如是,該雕像被推倒便多一點合理性。現時,部份市政府已經宣布順應主流民意,下令拆卸這類放於公共空間的邦聯將領雕像。

邱吉爾雕像的基座被寫上「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字句。(Reuters)

死物背後的永恆意義

那些失去現代道德高地的歷史人物,始終不能武斷地被主觀情感抹殺,粗暴否定他們留給後代的歷史遺產。在拉倒雕像,甚或其他相關文物之前,我們應該多加理性思考。

雕像始終是一件死物,它本身的物理存在並不重要。真正意義重大的,是人們賦予雕像的精神內涵。一座奴隸主的雕像,背後除了可以歌頌他的歷史貢獻,其實也可以促使世人銘記奴隸制的不公。

當人們賦予雕像不論功過的多面向精神意義,它的客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讓後世鑑古知今,宜延續該歷史人物之美好遺風,忌重蹈他的不堪覆轍。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2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7月13日)《不動的銅鐵 流動的人心 推倒雕像與否再思考》。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