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作戰】達文西手稿中的「飛碟」 從馬車到坦克的進化史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自誕生人類文明以來,下至各人、上至國家,總免不了因利益劃分(如水源、土地)不均而發生衝突。在發明「數人頭」(民主制度)以前,個人與個人間的衝突,經常用最原始的方式─打破人頭等武力解決;群體與群體間的衝突則是打群架;部族乃至於初具國家雛形的政治體之間,免不了有一戰。

要如何在資源匱乏的自然條件快速下打敗敵人、初期致勝?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常見且速度極快的畜力─馬,運用馬匹的快速的機動力打擊對手。但光有馬還不行,在馬鞍、馬鐙等裝備發明前,想要有速度、還要有足夠的殺傷力,人們發明了戰鬥車輛─馬車,這也是現代坦克、機械化步兵戰車最原始的模樣。

萬乘之國 從車戰到騎射

《呂氏春秋》記載,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起兵滅夏桀時,動用了兵車70乘、死士6千人以攻夏:「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移大犧。」在鳴條之戰(在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中,商湯一舉擊潰夏軍的主力,最後獲得諸侯擁戴,商湯成為天下的共主。不過比夏商之際更早出現輻輪戰車的,是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分布於今西伯利亞西部和中亞草原地帶的安德羅諾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在該地考古發掘了公元前2026年,亦是迄今最古老的雙輪戰車,比商朝初年馬戰車早了至少400年。

1927年,奉系軍閥使用的雷諾FT-17坦克,為世上首款可360度旋轉的炮塔坦克。(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經過商代的蓬勃發展,到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東征商紂王時,周的主力部隊已經可以動員「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軍事史家推測,周自己大約擁有三百乘戰車,到了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與諸侯會師時,兵車達到4,000乘之多。此時的戰車多為四馬兩輪式,木質結構,重要部位一般還飾以青銅車器。西周和春秋時期戰車的形制大致相同,而車上配有三名甲士,這就是「一乘」的編制。「周制國家有事,諸侯出車千乘」,故以「千乘」為諸侯的代稱;戰國時稱小諸侯為「千乘」,大諸侯則為「萬乘」,後「萬乘之國」泛指大國。

戰國初期,雖說中原各國依舊以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但在車戰中雙方疲敝或一方潰敗的情況下,就會讓為數眾多的徒卒衝入戰場進行肉搏戰。然而車戰有許多缺點,一是車輛必須在開闊的平原上才得以快速行駛,否則容易翻覆;二是接觸的雙方在靠近時除了相互射箭、以長兵器刺擊外,戰車調轉車頭不如直接騎乘馬匹來的靈活,在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時相當吃虧。當趙武靈王(公元前356─前295年)大力提倡「胡服騎射」後,能造成敵方巨大戰損的騎射戰法迅速風靡各國,車戰漸漸被捨棄;後來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中亞遊牧民族發明了馬鐙,不僅解放了騎士的雙手,使其可以手持長兵器衝鋒陷陣,或以精湛的射箭技術殺敵,戰車暫時告別了東方的歷史舞台。

運用在15世紀波希米亞王國境內的「胡斯戰爭」,胡斯派反抗軍發明了「胡斯馬戰車」。(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為對抗重裝騎兵而來的「胡斯馬戰車」

公元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領地波希米亞(Bohemia)的宗教改革家揚・胡斯(Jan Hus,1371─1415年)在康士坦斯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中,被羅馬天主教會判決為異端並以火刑處死,支持他的地方貴族及民眾(被稱為胡斯派)於1419年起兵反抗「羅馬人的國王」(Rex Romanorum)兼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of Luxembourg,1368─1437年)。由於胡斯派大量兵源多為窮苦平民,缺乏軍事訓練,亦無盔甲、馬匹等裝備,難以抵擋重裝騎兵的攻擊,於是他們以四匹馬拖拉的四輪農場大車改裝成「胡斯馬戰車」(Hussite Wagenburg),配合步兵、少量騎兵與野戰炮,組成擁有極佳防禦力的車壘陣型,多次瓦解了條頓騎士團(Deutscher Orden)以及其他十字軍的攻勢。

像飛碟的「坦克」雛形

在近代坦克發明前,早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出現如飛碟般的坦克前身,而且是出自有「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列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年)手稿。達文西長年在米蘭擔任軍事工程師,他也創造了一台外殼堅固、可移動式的圓錐體武裝裝甲車,輔之以數門火炮,不僅敵人無法接近,進而移動深入敵陣中,兼具安全性和攻擊性於一體。然而,裝甲車的設計是需要搭載8個人同時驅動並操作炮管,但內部空間太過狹窄,無法在獸力驅動時,同時載人操作火炮,否則肯定是劃時代大殺器。

狀似飛碟、今日坦克的前身─中世紀達文西所繪的裝甲車手稿。(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衝破壕溝戰對峙 研發「大水櫃」掩人耳目

坦克真正問世,是距今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戰場上廣泛使用馬克西姆重機槍(Maxim gun)與劉易斯式輕機槍(Lewis gun),形成強大的火力網,加上鐵絲網的運用,交戰雙方陷入曠日費時的壕溝持久戰中,每每往前推進,都會造成慘痛的傷亡。英國陸軍軍官歐內斯特・斯温頓(Ernest D. Swinton,1868─1951年)在履帶式拖拉機的啟發下,多次上書建議研製裝甲車。為了保密起見,他將裝甲車取名為坦克(Tank,意譯為水櫃),讓工人誤以為在建造軍艦裝淡水的大水櫃,並對外宣稱它們是用來裝載水和食物的容器。

1916年,在法國北部的索姆河戰役(Battle of Somme)打響,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坦克用在實戰的先例。英軍使用18輛坦克、配合步兵進攻,德軍面對不斷放炮、噴吐火蛇的龐然大物目瞪囗呆,用槍掃射也不能傷其皮毛,坦克震撼了守方的心理,使其放棄陣地潰退,英軍成功將戰線往前推進了4至5公里,但由於坦克技術還在草創階段,使用坦克並未達到打開突破口的戰略目標,反而讓德軍開始學習如何來對付坦克。

儘管如此,坦克的威力還是得到認可,各國紛紛開始仿製。1918年,法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360度旋轉的炮塔坦克─雷諾FT-17(Renault FT-17),從此世界各國在軍事領域展開了現代機械化建設。到了二戰期間,德軍陸軍第七裝甲師師長、「沙漠之狐」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1944年)在西線率裝甲車發動閃擊戰,打得盟軍措手不及而名垂青史,更是裝甲車在現代戰爭上大放異彩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