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朝鮮更專制的厄立特里亞:網路普及率1% 分11個月提款才夠買車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埃塞俄比亞總理阿哈邁德(Abiy Ahmed),獲獎原因是阿哈邁德去年和鄰國厄立特里亞簽訂和平協議結束多年的邊界衝突。

BBC報道,罩在和平獎光環下的厄立特里亞(Eritrea)堪稱非洲最專制的國家,全國都沒有提款機,提款一律要到銀行,且每月提領金額不得超過5000厄幣納可法(Nakfa,貨幣代號ERN。5000納可法約等於2,615港元)。人們想要手提電話號碼,須向政府申請,網路普及率約1%,Facebook及Twitter等社群媒體一律封鎖,全國只有一個國營電視頻道,曾在國際評比中被認為媒體管制比朝鮮還嚴格。

埃塞俄比亞總理阿哈邁德(右)在岡達爾機場歡迎厄立特里亞總統阿費沃基(Isaias Afwerki)到訪。 (視覺中國)

厄立特里亞1993年脫離埃塞俄比亞獨立後,便一直由總統阿費沃基統治。這個一黨專制國家完全禁止反對黨和私人媒體,囚禁批評政府人士(其中一些人多年來杳無音信),並對年輕人實施徵兵制。這逼使數十萬厄立特里亞人民逃離該國,其中一些人更在穿越撒哈拉沙漠與地中海、嘗試前往歐洲的危險旅程中喪命。

厄立特里亞許多高壓統治作法,以外人眼光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2018年9月,時隔20年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邊境城市重新開放。(視覺中國)

Sim卡如金沙珍貴 翻牆才能用社交媒體

國營的EriTel是厄立特里亞唯一的電信服務業者,提供的服務很差且受政府嚴格監控。國際電信聯盟指出,厄立特里亞網路普及率略高於1%。

手機SIM卡在厄立特里亞宛如金沙一般珍貴,需要的話必須跟地方政府行政部門申請,即便有了SIM卡也無法用來上網,因為沒有行動數據,要上網只能透過WiFi,但速度非常慢。想要連上Facebook和Twitter等社群媒體網站,必須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翻牆,來繞過政府封鎖。

人們因很難取得SIM卡,仍仰賴公共電話。BBC說,他們到該國採訪時申請取得SIM卡,但離開時卡片必須繳回。

手機SIM卡在厄立特里亞宛如金沙一般珍貴。(示意圖/unsplash@brett-jordan)

沒ATM領錢須臨櫃 每月只能領萬元

厄立特里亞政府嚴格限制從銀行帳戶中領錢。即便戶頭有數百萬納可法,每月僅能臨櫃提領最高5000納可法。納可法為厄立特里亞的貨幣。由於有每月提領金額上限,引發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有位住在首都阿斯瑪拉的民眾,想買輛要價11萬納可法的1986年份豐田Corolla二手車,賣方要求他總價的一半用現金支付,剩下一半則用銀行轉帳。

因此,這位民眾必須每個月到銀行領取5000納可法,11個月後才可累積到5.5萬納可法現金。他說,政府希望買車這種大額支出全部用銀行轉帳支付,但一些商人因現金稀少而堅持要用現金。

婚禮花費則不在此限。不過,婚禮主辦人必須到當地政府部門,請官員出具證明信函給銀行,允許他們提領超過5000納可法。

+1

對於政府設下提款上限,厄立特里亞民眾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說是要人們養成儲蓄習慣並抑制通貨膨漲,其他人則稱政府之所以設限是因為不喜歡交易活動,而限制貨幣流通。

此外,厄立特里亞沒有提款機。上述要買車的厄立特里亞民眾表示,埃厄兩國結束「戰爭狀態」後,去年兩國邊界開放,他去了埃塞俄比亞北部的默克萊市,看到「人們從機器中提取大量金錢」時,他吃驚到瞠目結舌。

全國僅一家國營電視台 媒體審查超嚴

國營的Eri-TV是厄立特里亞唯一的電視台,是政府的喉舌,但一般民眾家中若有衛星天線,則可收看BBC和其他國際頻道,也可以收看政治流亡者經營的Asena TV和ERISAT。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稱厄立特里亞是全球媒體審查最嚴重的國家,甚至比朝鮮還糟。

厄立特里亞難民(視覺中國)

只有一家釀酒廠 進酒吧只能喝兩杯

意大利工程師梅洛蒂亞在1939年成立的阿斯瑪拉釀酒廠,是厄立特里亞唯一的釀酒廠。當地居民指出,政府直到最近才允許他們在一家酒吧內喝2杯啤酒。因此,他們常帶上不喝酒的人,利用這些人的啤酒限額來喝酒。

厄立特里亞一位年輕人說,「拿到護照就像夢想成真」,但年輕人必須完成服兵役等國家規定的義務,並從地方政府行政部門收到支持他們申請的信件之後,才會拿到護照。他打趣說:「那時你已經老了,40或45歲又有妻小。」

就算拿到護照,也不能直接出國,必須要有出境簽證,這個簽證不一定可以拿到,因為政府擔心他們一去不回。

厄立特里亞一位年輕人說:「拿到護照就像夢想成真。」(視覺中國)

年輕人逃亡海外 難民突破50萬大關

這舉並無法延止他們離國。許多年輕人非法離境,穿越管制鬆散的邊界到埃塞俄比亞跟蘇丹定居,還有人冒險穿越撒哈拉沙漠與地中海前往歐洲,不幸在沙漠中餓死渴死,或溺死在海上。

聯合國難民署指出,厄立特里亞是全球第9大難民來源國,去年難民人數突破50萬大關,從前年的48.62萬人增至去年底的50.73萬人。大多數難民由埃塞俄比亞(17.4萬人)與蘇丹(11.45萬人)收容,一些人在德國(5.53萬人)和瑞士(3.41萬人)等歐洲國家得到「保護」。

由於年輕人外流,在阿斯瑪拉常見到老年人。厄立特里亞人口並無確切統計,因自該國獨立以來從未做過人口普查,而根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估計,該國人口為350萬人,阿斯瑪拉則約有50萬人。

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瑪拉

首都阿斯瑪拉列世界遺產 多現代主義建築

然而,即便厄立特里亞有著上述政經問題,卻有著非常值得一遊的漂亮首都阿斯瑪拉。19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希望把阿斯瑪拉建設成非洲的「小羅馬」,城內的林蔭大道跟現代主義建築,展現意大利曾殖民厄立特里亞的歷史。

阿斯瑪拉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將阿斯瑪拉譽為「20世紀初早期現代都市主義及其在非洲應用的特殊案例」。

延伸閱讀:

麥當勞下班接到電話 台裔19歲青年成紐西蘭最年輕市議員

台女穿「一條線比基尼」原因曝光 男友批菲警未守諾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