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退休】重温機遇號探索歷史 為火星曾存在水提供大量證據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車「機遇號」(Opportunity),自2018年一場沙塵暴後失去聯絡,NASA經過多月嘗試喚醒不果,結果只能在周三(13日)宣布「死訊」,機遇號榮休任務結束。

機遇號在火星上利用機械臂自拍的真實映像。(路透社)
+1

2018年5月火星發生星球級沙塵暴,沙塵覆蓋約四分一個火星。機遇號使用太陽能提供電力,NASA為節省電池決定讓其進入休眠狀態,等待沙塵暴過後再度喚醒,誰知機遇號自此一睡不醒。

大量證據火星曾存在水源

機遇號如此「陣亡」故然可惜,但NASA仍宣布任務「完滿結束」。之所以完滿,是因為機遇號早已超額完成任務,並創下多個創舉。

2003年火箭帶着機遇號升空,並在2004年1月飛抵火星,開展探索計劃。機遇號任務主要測量降落周遭的岩石及土壤,同時尋找火星有否水源的痕跡。機遇號成功發現多個證據,足以證明火星「曾存在水源」。

機遇號發現火星的地表有着各種「有水才能形成」的各種礦物形態,如黃鉀鐵礬(一種含水份的鉀、鐵礦物)、晶簇(一種需有水才會出現的礦物質結晶)、及大量藍莓石(一種有水才形成的赤鐵礦)等。科學家甚至表示機遇號降落地點,在遠古時代很可能是一片汪洋。

大量超額完成任務

機遇號也創下不少壯舉。科學家原計劃機遇號只有90天的任務壽命,但實際機遇號自2004年至最後一次休眠已運作近15年,遠超所有外星探測車。

機遇號在火星運作期間行走了45.16公里,包括成功翻越斜度達32度的山坡,為人類拍下超過20萬張的火星照片。以上都超過了歷來所有外星探測車的紀錄。

火星上的藍莓石。這些赤鐵礦需經水沖洗才能形成,是火星上曾存在水的重要證據之一。(視覺中國)

曾成功在星球級沙塵暴後存活

同時機遇號亦成功跨越兩次危險障礙,第一次發生在2005年:機遇號在行走中陷入沙堆,多個車輪被流沙纏着無法移動。科學家花了6星期終於找出方法讓機遇號脫困,繼續旅程。

第二次發生在2007年:火星挖起星球級沙塵暴,大量沙塵遮擋太陽光。NASA決定讓機遇號休眠以待沙塵暴過去,結果兩個月後沙塵暴逐漸減弱,陽光重新照射地面讓機遇號電池充電,成功蘇甦過來。

2018年5月,火星再次挖起星球級沙塵暴,火星幾乎所有陽光都被遮蓋迫使機遇號停止運作。但這次機遇號休眠後再沒有醒來,科學家嘗試利用各種方法聯絡都沒法喚醒機遇號。

在長達8個月失去聯絡後,NASA只能在周三(13日)宣布機遇號的「死訊」,結束長達15年的任務。

回望曾走過的長長道路,機遇號在火星上留下45公里走過的痕跡。(視覺中國)

火星任務仍然繼續

然而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未有結束,火星現在還有其他探測器正執行任務,未來亦會有更多新成員加入。

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自在2012年抵達火星後,仍正常運作中。另一架「洞察號」(Insight)亦在2018年11月抵達火星,在3個月的佈署期後,洞察號將投入運作,開始研究任務。

除了美國,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計劃(ExoMars)已完成上半階段,第二階段的探測車將預定在2020年發射。而中國亦在2016年宣布火星探測計劃,同樣預計在2020年發射螢火二號探測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