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將公布 回看多年得主 早已失落「初心」?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諾貝爾獎委員會一連數日公布各個獎項得主,周五(10月5日)下午5時,則公布最令人關注的和平獎花落誰家。
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憑致力令外界關注任何關於核武使用所帶來的人道災難,以及促成禁止使用核武的突破性協議,因而成為2017年和平獎得主。ICAN的行動固然在推動世界和平上有重要貢獻,但到底是否每個得獎者都值得獲表揚?

和平獎初衷:世界和平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前主席塞耶斯泰德(Francis Sejersted)生前曾經提到和平獎可以帶來正面意義,因為諾貝爾本身希望該獎可以有政治影響,所以頒發和平獎完全是一個政治舉動。諾貝爾在遺囑定明和平獎得主資格,就是致力促進國家關係和諧、減少軍事部署和推動和平進程。結果委員會在1901年首次頒發和平獎開始,直到1945年間,超過七成得獎者都是與推動和平及裁減軍備有關。

這趨勢在二戰後有急速下滑的情況,比例由1945年前的超過7成跌至不足2成半。到了1989年後獲獎的37名人士或組織中,只有7名仍屬推動全球和平事業。但即使如此,這些得獎者取得的成果相當有限,例如推動以巴和平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以色列外長佩雷斯(Shimon Peres)及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獲獎時,大家對於區內和平存有期望,可惜至今形勢卻是一片絕望,實在教人唏噓。

諾貝爾和平獎:昂山素姬1991年因緬甸追求民主而獲諾貝爾和平獎,但她在2016年上台後,卻因對羅興亞人問題立場含糊而招至國際社會批評,令她的「民主女神」光環差不多蕩然無存。外界有聲音要求褫奪她的和平獎資格。(路透社)
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得獎更為人詬病(VCG)

變質的和平獎?

亦因如此,諾貝爾獎委員會在最近10年的頒獎準則有改變迹象,除了芬蘭前總統阿赫蒂薩里(Martti Ahtisaari,主要推動科索沃、納米比亞等地和平)及剛卸任不久的哥倫比亞前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與反政府游擊隊簽訂停火協議,結束長達半世紀內戰)之外,大部分得獎者都是推動本土政治變革為主。

自2007年以來,有57%得獎者都是參與爭取平等、自由、廢除童工等人類發展活動等。當然這些價值是必須,但對於諾貝爾的原意就大相逕庭。有和平獎支持者認為,得獎者可以利用這個「光環」吸引媒體注意和更多支持者,務求獲得最大效果。

事實上,可以由此持之而恆的成功例子卻少之又少。例如緬甸的昂山素姬在1991年獲獎後,國際社會更注視當地人權狀況,但她在2016年上台執政後,就被指對羅興亞人道危機處理不力而惹來批評,甚至有聲音要求褫奪她的和平獎資格。

比起「晚年失節」的昂山素姬​,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 的得獎更為人詬病,引起極大的爭議。委員會當時指出,頒獎予剛上任不足一年、尚未有明顯政績的奧巴馬,是想他繼續加強國際外交及無核世界的理念。這不但讓眾多專家大跌眼鏡,連奧巴馬本人亦覺受之有愧。奧巴馬後來不少政策,如出兵利比亞等,更是與和平獎理念背道而馳,這讓時任和平獎委員會秘書長倫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在多年後表示後悔頒獎給奧巴馬。

剛卸任的哥倫比亞前總統桑托斯在任期內與反政府游擊隊簽訂停火協議,結束長達半世紀內戰,結果成為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近年少數仍以推動和平及國家和諧的得獎者。(VCG)

無論周五公布的和平獎由誰獲得,到底對他們或是組織原意是好是壞,始終存在未知之數,但最重要的是需要貫徹信念以實現理想,為世界帶來正面改變。

韓國總統文在寅(左)上台後積極與朝鮮改善關係,更多次與朝鮮領袖金正恩會面商討合作,因此被視為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熱門之一。(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