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塑膠垃圾亂象又關中國事? 回收業界:一切是政府自作孽

撰文:馮翠山
出版:更新:

韓國首爾多個住宅區的回收站最近出現一片「煩膠」,原來是大量膠袋、膠樽久久未有人清理。
市民對此相當不滿,有住戶更冒着被罰款的可能,乾脆把塑膠廢物當成一般垃圾棄置。據指有居民執意棄置遭阻,結果發生打鬥事件。
韓國傳媒將這次塑膠垃圾亂象歸咎於中國的「洋垃圾」禁令,不過有回收業界人士解畫,直指一切全是政府「自作孽」。

韓國多個住宅區出現大量塑膠廢物,市民對此感到不滿。(VCG)

中國一聲禁令 多國爆垃圾危機

自去年底中國頒行「洋垃圾」禁令,停止進口塑膠廢物後,不少國家出現塑膠垃圾危機,包括一年出口數十萬噸塑膠廢料至中國的英國等。

近日韓國亦飽受「煩膠」困擾,在首爾首都圈一帶問題尤其嚴重。剛過去的周日(1日)多個住宅區回收站內出現大量塑膠廢物,無人清理,皆因有48間私人回收公司拒絕回收塑膠廢物。

多間韓國媒體報道,自中國下了「洋垃圾」禁令後,以回收塑膠廢物出口中國而獲利的回收公司利潤下降。眼見無利可圖,回收公司決定停收首爾及京畿道一帶的塑膠廢物,釀成一片垃圾亂象。

中國自頒行「洋垃圾」禁令後,多國不能向中國出口垃圾廢物,結果釀成垃圾危機。(VCG)

怪錯了中國?

韓國環境部於是召開緊急會議,與回收公司及地方政府商議事件。政府向回收公司提出補貼方案,回收公司終在周一(2日)恢復塑膠廢物回收。

表面上,韓國政府化解了一場垃圾危機,但根據回收業界人士透露,釀成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其實是韓國政府自己。

韓國中文媒體《亞洲經濟》報道,大部分國內生產的家居垃圾都會在國內自行處理,只有小部分會出口中國。

報道引用韓國環境公司(Korea Environment Corporation)2016年的數據,韓國家庭每日平均棄置的家居垃圾為41.8萬噸,當中有七成由固體回收燃料(SRF)製成,可售往發電站等地,其餘三成會在國內焚燒和堆填。而全國所有塑膠廢物中只有25%會出口中國。

換言之,中國禁令對韓國塑膠廢物回收業影響不算太嚴重。

韓國政府與回收業公司召開會議,商討對策。(VCG)

始作俑者是韓國政府

那麼為什麼回收商稱獲利少而拒收塑膠廢物呢?這是因為環境部近年對SRF的180度態度轉變。

由SRF製成的垃圾在處理過程中可發電和發熱,故此早年韓國政府視SRF為新再生能源,鼓勵製造商以SRF製作塑膠產品,提高回收塑膠的價值。

2003年,政府推出廢物回收SRF制度,吸引回收商回收SRF塑膠廢物。政策獲得巨大成效,家居垃圾的回收量由2003年的1732噸,大幅增至2015年的18.8萬噸。

不過自2013年開始,SRF受到國內尤其環保人士的質疑,認為SRF對環境造成污染;加上當時油價下跌,SRF的價格競爭力下降,令市場需求大減。同時,政府著手規管SRF制度,加強對SRF製造商的產品品質檢驗。

一名回收業界人士表示:「自去年起政府正視國內微塵污染,加上有居民反對興建固體燃料工廠等,環境局開始向SRF製造商進行密集式巡查。」在多重打擊下,回收商不再願意接收SRF廢物,才令國內「煩膠」為患。

韓國京畿道光明市一個垃圾回收場堆積大量垃圾,無人清理。(VCG)

韓國將淪為「廢物傾倒國」?

不過無可否認,中國的禁令對全球多國的垃圾處理造成一定影響。

日本、美國等國的塑膠廢物紛紛湧入韓國。環境部周二(3日)指,今年1及2月的塑膠廢物進口量達1.2萬噸,比去年同期暴增213%。

當中由日本進口的塑膠廢物接近5000噸,是去年同期的兩倍;由美國進口的則接近2000噸,是去年同期的二十九倍。另外,從未向韓國出口塑膠廢物的荷蘭和香港也分別向韓國出口695噸及489噸塑膠廢物。

面對國內的一片「煩膠」,環境部表示會鼓勵民眾使用本土可回收物品,並且擴大廢物出口途徑至越南、菲律賓等國。不過回收商就認為,韓國應該「效法」中國,禁止進口國外塑膠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