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世界的真定型、偽多元

撰文:陳褘
出版:更新:

「時裝多元性」(Diversity in Fashion)一直是大家希望看到的事,不論是從天橋騷到廣告硬照,還是從模特兒到設計師,有關身型、種族、完美與缺憾等議題都討論不斷。可是光是將不同人放在同一個場合、同一幀照片上就等如多元嗎?掀開華麗表皮一看,某些人的「多元」正冒犯某些人,某些人對某些人還是有定型偏見。

人人都大推GUCCI AW18-19的時裝騷,當然了,模特兒捧着整個「人頭」行騷,無論大家是欣賞是嘲諷都賺足話題度。可是在大家都關注的人頭、手術台佈置外,有沒有留意到模特兒的頭飾其實踩了界?好些白人模特兒出場時穿戴了錫克教的包頭巾(turban),當然惹來非議,對於信奉該宗教的人更是覺得不受尊重。時裝界常說要表達文化多元,卻往往冒犯了相對應的種群。就像《一物》早前所寫,設計師一不小心就成了文化盜賊(相應文章)。

2018 Gucci F/W Collection:

又例如,星期日下午,筆者突然收到造型師朋友傳來消息,說他被某時尚雜誌的內頁照片氣得火冒三丈。筆者一開始也摸不着頭腦,幾經細看再加上朋友解釋,才恍然大悟他為何生氣。打開雜誌內頁,幾張在大部份讀者看來沒有什麼問題的造型照,有部份人卻感到被冒犯。到底這輯時裝照出了什麼問題?

答案是:種族定型與文化誤解。

這輯照片是為演員劉俊謙的專訪而拍,以《重慶森林》為題在重慶大廈進行拍攝,並找來旁遮普(Punjabi)「模特兒」作為背景。普遍香港人看到照片大多覺得沒什麼問題,而焦點亦放在名人主角身上,但筆者那位來尼泊爾裔的造型師朋友卻看到讓他反感的一面:「那名旁遮普模持兒就像道具一樣,是要用來襯托穿着華服的主角更為優越嗎?」

同時一名本地印裔模特兒 Kiranjeet Gill 向筆者表示氣憤(infuriating),「讓人感覺他們沒有存在感,更是打擊年輕的少數族裔追求夢想的心。」這輯照片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她更帶出許多種族身份帶給她的不公待遇,「品牌找我行騷只是想讓『有色』模特色為他們增添多元性,但大多時候我也只能坐冷板凳。品牌偏向雇用白人模特兒,即使是同一份工作,他們的工資也比我和其他少數族裔模特兒高。」

印裔模特兒kiran narik個人平台的照片。

這輯照片除了族裔的主次之分外,還觸及宗教問題。該位旁遮普模特兒正好是所識之人的親屬,信奉錫克教,而錫克教徒不可剃髮並要戴頭巾帽(五種清淨記號之一),但這照片卻讓他模仿髮型師為戴着頭冠的主角剪髮,讓筆者的造型師朋友、Kiran都大感奇怪。當然那位旁遮普模特兒當時根本不清楚拍攝目的。

當愈來愈多人打着「時裝多元」的旗幟時,稍一不慎便會誤踩禁區。猶記得去年牽起軒然大波的《Vogue》3月號正是以「Model Diversity」為主題,七位不同身型與膚色的模特兒一同登上封面,可是內頁仍是以白人模特兒份量最重,更有Karlie Kloss演繹日本藝妓自打嘴巴,惹來文化侵佔的非議。

這次的雜誌拍攝雖然不是以「多元」作幌子,但細節處讓人感到其對少數族裔的定型印象。若無法打破每個人心中的固有印象,時裝世界只不過是偽‧多元。說到底,照片所呈現的只是表象,但之前每一階段的溝通、理解、包容才是真正需要重視的過程。

《Vogue》2017年3月號封面。(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