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for Perfume:把香氣記在心
睽違15年,Tiffany & Co. 終於再次推出新款香水,並與美妝巨頭Coty Inc. 合作進行設計與製作。相隔十多年,兩大品牌聯手合作推出新品似是可喜之事。雖然未知他們會調配出怎樣的香水,但說起香氣,總勾起遐想或回憶,未知Tiffany & Co. 新款香水又能否製造新故事。
氣味雖是無形的感官,卻能構成記憶的一部分。當我們嗅到某種氣味時總會回想起生活的某個時刻或某個人。最初的香水/香粉是為了對抗瘟疫而在歐洲中世紀應運而生。後來,在各國公主、皇后的推動下,香水一直在演變發展。現今,香水不再為對抗病菌而用,而是一種築構個人形象的工具。香氣可以甜美、可以誘人、可以熱情、可以冷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香氣與故事。
A perfume is an open door on a rediscovered universe.
時裝品牌與香水的關係
各大時裝品牌名下也有自家的香水產品,最初也由時裝設計師親自調配及設計香水瓶子,最為人熟悉應該是香奈兒小姐的Chanel No. 5及迪奧先生的Miss Dior系列。時裝設計師們所創造的不單是服裝,還是一個人從視覺、觸覺及嗅覺出發的印象。
Chanel No. 5
它是第一款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1921年,在調香師Ernest Beaux調配出10瓶香水予香奈兒小姐選擇時,她正選出自己的幸運數字——第五號香水,又因為當年其服裝系列在5月25日發布,於是便將此香水命名為Chanel No.5。Chanel No.5是首款採用花香醛味調(floral-aldehyde)的女性香水,前調是醛香、奈若利橙花、依蘭、香檸檬、檸檬;中調是鳶尾根、茉莉、鈴蘭、玫瑰;基調是琥珀、廣藿香、麝香、果子狸、香草、橡苔和香根草。玻璃瓶子也由香奈兒小姐設計,簡約而俐落,讓五號香水不論香氣和外型設計都一如香奈兒小姐的性格——feminine and chic。
Miss Dior
既然迪奧先生說出「香氣就如通和未知世界的大門」,他對於香水是有着獨特的理解,更視之為衣飾的最後潤飾。調配自家首款香水時,迪奧先生便希望香水帶有一種「愛」的味道。最原始的一款便是西普香型花香調(chypre floral),前調是醛香、梔子花、波斯樹脂、快樂鼠尾草、香檸檬;中調是康乃馨、鳶尾、鳶尾根、茉莉、奈若利橙花、鈴蘭、玫瑰、水仙;基調是勞丹脂、皮革、檀木、琥珀、廣藿香、橡苔和香根草。剛開始,迪奧先生還未知該如何為這款香水命名,但當他看到妹妹Catherine從店內的樓梯款款而下時,便靈機一動,說:「Look, there is Miss Dior...... Miss Dior! That is my perfume!」,香水便命名為「Miss Dior」,於1947年推出,正是與「新風貌」系列同年。
選擇自己的香水
直到現今,香水種類繁多,你又擁有哪種香水?在選購香水時,才會發現只認識「香水」兩個字實在不夠。不但在香調上分為花香、清新(包括果香、草本、及海洋)、東方香味、柑苔、木香及醛香等各種,又會在香水瓶上看到
eau de toilette、eau de parfume、parfum、eau de Cologne等字詞,總之就被各種稱呼繞得團團轉。「香水」一詞不過是一個寵統的詞語,實際上還根據「香水」中不同香精的濃度、酒精及水分分為四類,各者留香程度也各有不同,所以要視乎場合來搭配不同的香水來使用。在法語中,「eau」是「水」的意思,也代表含有這個字的香水香精程度較低。
Eau de Cologne(古龍水):香味最淡的一種,香精濃度約2%-5%,留香時間也最短。其實古龍水不一定是男士專用,只不過是因為其淡香容易為男士使用才有此錯覺。Eau de Cologne源自於德國科隆(Cologne),意大利裔調香師Johann Maria Farina在科隆調配出最初的古龍水,並命名為Eau de Cologne。
Eau de toilette (淡香水):「Toilette」有「梳洗」的意思,故香度也較淡,如沐浴後的香氣。它的香精濃度約4%至10%,留香約3個小時,適合上班時使用,也是香水新手容易接受的香水。
Eau de parfum(香水/淡香精):香精濃度約8%至15%,留香約4至6個小時,也是最普遍使用的香水種類,適合日常約會使用。
Parfum(香精):香精濃度最高,約15%至25%,留香約6至8個小時,適合隆重場合使用。
選購香水時,定必要根據個人性格、氣質及使用場合來搭配,而且不要噴上試紙上嗅嗅就決定購買,因為一瓶香水的香味還分為前調、中調和基調。前調是第一種進入鼻子的味道,中調是前調過後最重點的香味,後調則是餘香,因為多由木香及麝香製成所以留香時間最持久。不過,因為各種古龍水、淡香水、香水及香精的揮發時間不同,最好在試用後確認各前、中、後調的變化是否合心意才購買。
辦公室內的編輯們,也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