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好經濟是最大政治 中國防疫是時候調整策略了
近日,因為烏魯木齊住宅樓火災事故的刺激,中國內地民眾對於層層加碼、一刀切的不滿情緒達到一個高潮,不少人選擇用法律和國務院公布的二十條防疫措施、衛健委的「九不準」來反對所在地區的不合理封控。這說明相當比例的民眾對於過度防疫的抵觸情緒已經接近臨界點,他們的情緒亟待安撫,他們的訴求亟待回應。
對於中國內地來說,政策調整的時間窗口正在縮短,為了能早日平穩走出疫情,至少以下四件事變得愈發緊迫和關鍵。
第一,將科學精準防疫落到實處,向過度防疫說不,盡力減少層層加碼、一刀切。絕多數中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集體主義精神或者說群體意識,通常都會配合政府的要求。三年前中國之所以能在新冠病毒毒性最嚴重時成功清零,創造世界罕見的低死亡率,便與民眾的配合密不可分。但在疫情的輪番衝擊下,在許多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後,民眾的耐心是有限的。
再加上新冠病毒危害性持續降低但傳播力增強,中國防疫的成本越來越高,副作用日益凸顯,且疫情反彈頻率越來越高,相當比例的民眾希望防疫政策不斷與時俱進,儘可能保障正常生活和經濟發展。最近國務院公布的二十條防疫措施正是因為在相當程度上回應了民眾的關切,才在發布之初獲得比較積極的反饋。
這本來是一種進步,是當下中國社會應該繼續努力和凝聚共識的方向。然而由於最近疫情在全國多地的反彈(哪怕重症率極低),不少地方紛紛收緊防疫措施,層層加碼和一刀切在許多社區和單位再度上演。這讓許多人對防疫政策的走向感到困惑。烏魯木齊住宅樓火災事故的發生,讓許多民眾在第一時間想起近年來不少地方過度防疫釀成的次生問題或生命悲劇,進而點燃許多人積壓許久的抵觸情緒。當務之急,中國只有制止層層加碼、一刀切,向過度防疫說不,把國務院二十條防疫措施倡導的科學精準防疫落到實處,不走回頭路,才能安撫人心,緩和矛盾。
關於這點,《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近日敏感事件發生後,我們要防堵外因,治理改善內因》一文中認為,「內因是變量,這種變量更有可能決定事情在什麼時候浮上水面,傳播速度能有多快等等」,「絕大部分老百姓意見最大的就是防控層層加碼,隨着這個問題的加速改善,公眾的情緒會迅速緩和下來」。這個說法是有道理,防疫要尊重科學,要有人性,要與人民正常生活、經濟發展達成平衡,不能扭曲為防疫至上,不能讓一些地方的過度防疫侵蝕民眾的信心和耐心。
第二,拿出真金白銀,給那些被疫情衝擊的困難群體提供救濟,重點是准許還貸延期和發放生活費。這一點非常重要和緊迫,不能再遲緩和猶豫了。中國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人生活拮据,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拼命工作才能維持家庭日常所需。一旦疫情來襲,他們被封控,連基本生活可能都面臨問題。為何近年來反對層層加碼和一刀切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相當多的人並非反對防疫,而是為了生存。疫情不至於奪去他們的生命,但「手停口停」可以把他們逼入絕境。
從網上訊息可知,許多不滿於過度防疫的民眾都會一再談起,他們的收入下降了,他們的店鋪倒閉了,他們對於生活的希望倒塌了。他們會抱怨防疫人員有工資和福利,旱澇保收,而自己卻整日為生存發愁。有人在網上甚至說,如果可以讓他們的還貸延期,可以給他們發生活費,哪怕封控一年他們都沒意見。世間不只是身體的疾病才是疾病,窮同樣可能會成為一種病。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許多時候,經濟問題都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的深層因素。持續三年的疫情,持續不斷的封控、靜默,讓許多並不寬裕的家庭或個體戶難以支撐。給他們提供真金白銀的救濟,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既關乎防疫的公信力,更是政府的責任。
第三,珍惜所剩不多的寶貴時間窗口,為早日走出疫情加速準備,轉變防疫策略。新冠病毒對於未接種疫苗的老人或有基礎疾病患者仍然具有威脅,而這樣的人為數不少。在訊息不對稱下,仍有許多人談新冠病毒色變,擔心老人和孩子,害怕出現長期的後遺症。他們主要集中於一些小城市和農村地區,但也存在於大城市中。若不能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一旦疫情來襲,勢必容易造成群體恐慌和醫療擠兑。最近發生的富士康事件和石家莊民眾搶購蓮花清瘟,都是非常現實的經驗教訓。
對於當下中國而言,需要多讓科學和數據說話,多去鼓勵那些在民眾心中有聲望的專家發聲,引導民眾走出對新冠病毒的恐懼。除此之外,國務院二十條防疫措施所提及的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群體),需要加速進行,以便於中國能與弱者共存,為早日平穩走出疫情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於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的通知》,便是一個轉變防疫工作重點的積極信號。
今天中國防疫形勢早已不同於三年前,是時候轉變防疫策略。三年前病毒危害性最嚴重但傳播力相對有限,人類社會缺乏疫苗和藥物的科學手段,中國以武漢封城的果斷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併成為當年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隨着病毒危害性持續降低但傳播力增強,以及疫苗的普及和特效藥的出現,過去的防疫策略正遭受越來越大的挑戰。在此情況下,轉變防疫策略,將重心漸漸轉向提升疫苗接種率(重點是老人),將寶貴醫療資源預留給最需要的弱勢群體,區分疫情下較安全人群和較危險人群,因地因人制宜,制定不同的防疫措施,甚至考慮讓一些條件適合的城市先行探索、試點,以積累走出疫情的經驗,正變得日益緊迫。
第四,全力拼經濟,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才是王道。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性改善,大約8億人擺脱貧困。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與此同時,中國依舊是個發展中國家,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疫情三年以來,許多家庭和企業都受到衝擊,陷入困境。中國需要儘早走出疫情,讓經濟和社會重現生機,讓更多民眾過上好日子。
鄧小平在啟動改革開放時,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發展好經濟當成最大政治,作為一切政策最本質要求。他曾說過,「不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條路都是死路」。這其實是抓住政治最樸素而又最根本的道理。不論多麼美好的政治理念,多麼動人的政治口號,多麼現代的法律和制度,多麼振奮人心的宏大敘事,最終都要回到能否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最樸素最根本評判標準之上。對於經歷三年疫情的中國來說,是時候早日全力拼經濟和改善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