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葬禮完成 伊利沙伯二世與亡夫菲臘親王「團聚」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又譯作伊莉莎白二世、伊麗莎白二世)9月8日逝世,整個葬禮已在香港時間深夜結束,她正式與亡夫菲臘親王「團聚」。
0415:英國王室網頁公布,英女王的遺體在溫莎堡舉行私人葬禮後,已與亡夫菲臘親王一同安葬在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
2357:英女王靈柩運抵皇家墓穴,由此伊利沙伯二世與亡夫菲臘親王終於「團聚」。
2345:女王的駁船船長(The Queen's Bargemaster)在權杖及聖球自靈柩上取下後,由溫莎教長(Dean of Windsor)放到壇上,並移交到英王查理斯手上。
2332: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風笛手會在英女王靈柩下葬時奏起輓歌,風笛手在女王的生活中有特別角色,過去他們每天早上會在女王住所窗下的位置奏樂,喚醒女王起床。
2325:英國王室發布英女王靈柩運往溫莎堡聖喬治教堂的片段。
2321:在英女王靈柩運往教堂途中,不少媒體拍到哈里王子夫人梅根(Meghan, Duchess of Sussex)流着淚為女王送行的畫面。查理斯三世及喬治王子也被拍得在西敏寺內拭淚。
2317:安葬儀式由溫莎教長康納(David Conner)主持儀式,預計有800名賓客出席。儀式結束後,英女王靈柩會安放於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The 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與已故丈夫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合葬。
2308:英女王靈柩抵達聖喬治教堂,安葬儀式開始。
2233: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又譯伊麗莎白二世)9月8日逝世,國葬儀式19日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她1947年在西敏寺成婚,1953年在西敏寺加冕儀式,最後她的國葬儀式也在此舉行。
當地時間上午10時44分,靈柩被放置在有百年歷史的火炮車架上,由皇家海軍護送移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國葬,王室成員都在靈柩後方步行跟隨。
包括國王查理斯三世、安妮公主,以及安德魯和愛德華王子,女王的4名子女都來送母親最後一程。
女王靈柩覆蓋著皇家旗(Royal Standard),這是英國君主在英國、王室屬地和英國海外領土作為元首的象徵旗幟。靈柩上擺放帝國王冠(Imperial State Crown)、十字聖球和權杖。
在女王出殯的這一天前,大批民眾在葬禮儀式路線徹夜等候,準備向英女王道別。
國葬儀式由西敏寺院長霍伊爾(David Hoyle)主持,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Welby)進行佈道。韋爾比也進行講道與主持託付禮(commendation)。
英聯邦秘書長施佩雅(Patricia Scotland)和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領導讀經。最後由霍伊爾宣告祝福。
韋爾比讚揚女王對英國和大英國協(Commonwealth)的責任和服務。
他在講道時說:「能以愛心服事的人在各行各業都很少見。能以愛心服事的領導者更是罕見。但在任何情況下,那些服事的人會被愛戴、被記住,那些執著於權力和特權的人則會被遺忘。」
韋爾比又說:「我們要特別為她的家人祈禱,在葬禮上,這個家庭與每個家庭一樣悲痛——最近世界各地有許多家庭失去親人——但這個家庭卻在最耀眼的聚光燈下經歷這一切」。
2217:送葬隊伍伴隨連載靈柩的車前行,將運到聖喬治教堂,開始舉行下葬儀式。
沿路有軍警在道路兩旁站崗。不少人將手上鮮花扔到靈車上致意。
2208:英女王靈柩運抵溫莎堡範圍,進入Shaw Farm Gate,由這個地點開始,已是王室物業範圍。
2159:距離靈柩運抵溫莎應尚餘一小時。
2058:英女王的靈柩已由靈車運往溫莎途中,不少民眾在送別之際流下不捨的眼淚。
2037:惠靈頓拱門響起英國國歌,女王的靈柩在安妮公主的陪伴下,啟程到溫莎。沿途的民眾鼓掌夾道送別。
2033:靈柩從炮架移送至靈車,之後前往溫莎堡安葬。
2025: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從西敏寺出發後,經過45分鐘終於到達惠靈頓拱門。它原本在1820年代是白金漢宮的入口,但為了紀念惠靈頓公爵打敗拿破崙,於是遷至現在位置,亦成位倫敦的地標之一。
2023: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在Twitter留言,稱在最傷感的時刻為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講道是畢生榮幸。
2021:皇家騎馬砲兵團在海德公園(Hyde Park)鳴放禮炮向女王致敬。
2005: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經過林蔭道(The Mall)父母親佐治六世及王太后的銅像後,最後一次經過白金漢宮外,一眾員工在門外列隊作最後致意。
而最前列的儀仗隊已經抵達惠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
1932:靈柩經過白廳(Whitehall)政府辦公區。
1929:移送靈柩的儀仗隊由加拿大皇家騎警率領,並由4名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人員跟隨,當中包括在2020年首名接種新冠疫苗的醫護人員。
大笨鐘同時鳴鐘致哀。
1926:靈柩經過國會廣場。
1917: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安放在炮架上,離開西敏寺。
1907: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準備移離西敏寺。英王查理斯三世率領一眾王室成員跟在靈柩後面。
1900:西敏寺內奏起國歌《天佑吾王》。
1855:儀仗隊奏出18世紀軍事象徵悼念的號角後,全國為伊利沙伯二世默哀2分鐘。
1849:全場合唱《主愛超越》(Love divine, All Loves Excelling),它曾在查理斯三世與卡米拉,以及威廉王子與凱特大婚時唱過的聖詩。
1846:聖詩班唱出詩篇34(Psalm 34),所用的音樂是用於伊利沙伯二世1953年的加冕禮。
1840:多個教會領袖輪流發言,感謝伊利沙伯二世生前的智慧、勤奮和效勞。
1829: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在佈道上表示,世上沒有太多領袖獲得像伊利沙伯二世一樣的洋溢愛戴,並以女王在疫情期間的講話「我們會再見」作結。
1821:首相卓慧思在台上讀誦經文,包括約翰福音的「你 們 心 裡 不 要 憂 愁 ; 你 們 信 神 , 也 當 信 我 。」(Let not your heart be troubled: ye believe in God, believe also in me)
1819: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上所擺放的花圈,是由白金漢宮、克拉倫斯宮、海格羅夫樓的花園內的花卉組成,這些地方都是伊利沙伯二世生前最愛的地方。另外所使用的花卉分別是象徵悼念的迷迭香、以及紫薇花等。後者經常被用於象徵伊利沙伯二世和已故王夫菲臘親王的婚姻。
1814:會場內唱出《The day thou gavest, Lord, is ended》,這首聖詩曾經在維多利亞女王1897年的登基鑽禧,以及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中國的儀式上唱過。
1807:英王查理斯三世在移靈隊將英女王靈柩運進西敏寺時,向其致敬。
1803:尾隨移靈隊的哈里王子和威廉王子,兩人神情肅穆。
1802:142名英國皇家海軍水手將拉動炮車,將置於皇家海軍炮架(State Gun Carriage)的靈柩移送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國葬。
1755:移靈到西敏寺
查理斯三世與王室成員一起跟隨運往西敏寺的女王靈柩,在移靈路線步行。
女王的子女查理斯國王、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在列
英國王后卡米拉、威塞克斯伯爵夫人蘇菲和約克公爵夫人莎拉也將跟隨。
棺木由皇家海軍的142名水手拖着,從西敏廳運到西敏寺。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
1746:哈里王子及安德魯王子出現在移靈行列中,但未有穿軍服。
1743:英女王靈柩正被移離西敏宮西敏廳。
1730: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進入西敏寺教堂。
1713:美國總統拜登及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西敏寺。
1706:圖為英國白金漢宮外,前來致意的民眾輕拍騎兵的馬。
1704:圖為英國一隊皇家樂隊步經西敏寺教堂。
1659:圖為人們陸續抵達舉行國葬的西敏寺教堂。
1643:將舉行國葬儀式的西敏寺,開始鳴鐘致哀。
1639:在女王棺木被抬進西敏寺前,警察在教堂附近站崗。
1635:從英國倫敦西敏寺的內部現場照片可見,王室成員及外賓正在就座。
1453:在女王國葬舉行前夕,倫敦市中心上空再次出現彩虹,在西敏宮、白金漢宮、大笨鐘所在地都可看到,民眾面對如此美景,紛紛舉機拍照並上傳互聯網,更有人認為「猶如女王在向大家告別」。
1445: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報道,英國倫敦西敏宮大笨鐘在為紀念女王默哀一分鐘之前和之後沒有敲響,英國已展開調查。電視台援引英國會發言人的話報道稱:「我們正在緊急調查此事,但我們相信這不會影響次日在國葬出殯期間的鳴鐘。」
英政府9月12日宣布18日全國默哀一分鐘,並稱人們可與家人和朋友在家或走上街上一起紀念她。
1438:國葬儀式舉行後,女王靈柩將安放於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The 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教堂的建設,原來與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的意願有關……(點擊閱讀全文)
1330:在英國那邊破曉之際,將舉行國葬的西敏寺內部正為儀式作最後準備。
1115:全國默哀1分鐘前後,英國大笨鐘未按原定時間響鐘。國會發言人其後證實出現輕微技術問題,但表示現已完成維修。
1000:韓國總統尹錫悅出席英王查理斯三世主辦的招待會,就英女王逝世向查理斯表示深切哀悼,又對查理斯三世即位表示祝賀。尹錫悅稱,不會忘記女王作為自由和平的維護者貢獻一生。
查理斯三世與威爾斯王妃凱特(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表示,希望有機會訪問韓國。尹錫悅對此表示歡迎隨時訪韓。
0900: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夫人連斯卡婭(Olena Zelenska)代替丈夫前往倫敦悼念英女王,一身黑衣,神情肅穆哀戚。
連斯卡婭其後與英國王儲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的妻子、威爾斯王妃凱特(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會面,兩人坐在淺咖啡色與白色相間的格紋扶手椅上談話。
0800: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夫人吉爾(Jill Biden)到西敏宮向女王表達敬意。拜登還稱,伊利沙伯二世讓他想起自己的母親。
根據英國王室9月15日公布國葬的流程,預料會有逾2,000人出席國葬。
英女王在1952年、年僅25歲時登基,在之後的70年內盡心盡力地為國民服務。她將自己一生奉獻國家,大批國民為向她致謝和親身送別她,自9月14日起在西敏宮外大排長龍,通宵輪候入內瞻仰她的靈柩,有人在靈柩前落淚。
這次國葬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最大規模的國家典禮之一。包括多國元首及王室成員在內的逾2,000名人士會出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派出特別代表、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
0300:英國全國在9月18日晚上8時(香港時間19日上午3時)為女王默哀1分鐘。首相卓慧思(Liz Truss)與丈夫奧利里(Hugh O'Leary)在唐寧街10號默哀,台維斯盃(Davis Cup)在蘇格蘭酋長球場(Emirates Stadium)舉行之際,現場人們亦停止活動,舉行為時1分鐘的默哀。
在倫敦,18日繼續有民眾在西敏寺外排隊,等候進入西敏寺瞻仰英女王靈柩。不過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18日晚宣布截龍。
▼英女王靈柩由白金漢宮移送往西敏宮的照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民眾到西敏宮瞻仰英女王靈柩的照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以下是國葬的流程:
上午6時30分(香港時間下午1時30分):
英女王的靈柩目前停放在倫敦西敏宮內的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供公眾瞻仰。瞻仰時段會於當地時間9月19日上午6時30分結束。
約2000名賓客包括多國元首、首腦及政要如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日皇德仁和新加坡總統哈利瑪等出席女王的國葬儀式。
上午10時35分(香港時間下午5時35分):
扶靈隊伍把英女王靈柩移到炮車上。
上午10時44分(香港時間下午5時44分):
142名英國皇家海軍水手將拉動炮車,將置於皇家海軍炮架(State Gun Carriage)的靈柩移送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國葬,英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及英國王室成員會徒步護送靈柩到西敏寺。
上午10時52分(香港時間下午5時52分):
靈柩抵達西敏寺的西門。
上午11時(香港時間下午6時):
國葬儀式正式開始,英女王國葬儀式開始舉行,由威斯敏斯特院長霍伊爾(David Hoyle)主持,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Welby)進行佈道。
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及英聯邦秘書長施佩雅(Patricia Scotland)會致辭。
上午11時55分(香港時間下午6時55分):
全國將為女王默哀2分鐘。
中午12時(香港時間晚上7時):
奏國歌、國葬儀式結束。靈柩由皇家海軍炮架運載至惠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途中將經過多個倫敦地標,讓民眾向女王告別。英王查理斯三世及英國王室成員會尾隨靈柩步行,期間大笨鐘(Big Ben)鳴鐘致哀。
下午1時(香港時間晚上8時):
靈柩抵達惠靈頓拱門,它其後會由靈車送往溫莎(Windsor)。當靈車離開惠靈頓拱門時,現場會鳴放皇家禮炮並奏國歌。英王查理斯三世及英國王室成員也會啟程前往溫莎。
下午4時(香港時間晚上11時):
國葬儀式結束後,女王靈柩將被運送到溫莎堡。
英國王室成員在聖喬治教堂為英女王舉行私人葬禮。靈柩會在當晚被安葬在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The 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她會與已故丈夫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合葬。紀念教堂也是女王父母和妹妹長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