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國葬|靈柩移送西敏寺 水手拉炮架傳統擁有過百年歷史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19日舉行國葬,她的靈柩在倫敦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供公眾瞻仰多天後,在19日早上靈柩安放在皇家海軍炮架(State Gun Carriage)上,再由98名皇家海軍水手拉動炮車移送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今次使用的炮架擁有超過一世紀的歷史,而由水手拉動炮車的傳統則治自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喪禮。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道,用炮架移送靈柩的傳統始於1901年。當時維多利亞女王靈柩原本在寒冷的2月由多隻馬匹拉至溫莎(Windsor)的街頭,不過牠們卻顯得恐慌,官員憂慮女王的靈柩可能從馬車上跌下來。
第一代米爾福德黑文侯爵路易·亞歷山大·蒙巴頓(Prince Louis of Battenberg)見到這個情況,就向繼位的新英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獻計,認為軍方高層應該介入協助,最終獲英王首肯。
軍人首先為馬匹卸下馬具,並將繩索綁在3000公斤重的炮車上,再由98名海軍水手組成御林衛(Sovereign's Guard)從旁運送,另外亦有40名水走在隊伍後方,擔任煞車功能,確保靈柩在餘下路程安全護送。
愛德華七世在9年後離世,其移送靈柩的方式亦繼承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的方式,並成為之後所有國葬的傳統,無論是佐治五及六世(George V and VI)、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等都是以此方式移送靈柩,當然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亦是沿用這個安排。
至於使用的炮車則有123年歷史,它是建於伍利奇 (Woolwich)的皇家兵工廠(Royal Gun Factory),原本是裝載野戰炮 ,但改裝成搭載成靈柩車的儀式用途。它平時存放於南部樸茨茅斯(Portsmouth)的卓越號(HMS Excellent)內,儲存環境非常講究,室溫維持在攝氏16至20度,濕度則在40%至70%之間,確保它不會變得乾燥和脆弱,以及阻止真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