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軍駐台」反會降低武統門檻?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10月28日,蔡英文於CNN專訪中證實,確有美軍「在台協訓」。此言一出,收穫了不少島內亢奮,卻也引發兩岸與中美間的政治波瀾:於中美兩大國而言,台海問題再度激化雙方矛盾;對北京來說,美台擺在枱面的軍事勾連,雖不至於改變台海格局,卻將招致內部輿情洶湧;於台灣而言,則是將本就低迷的和統可能,踹入了歷史新低谷。

由時間軸觀之,蔡英文此次「爆料」看似臨時起意,其實早有預謀。據知情人士指出,蔡英文原本打算在雙十節後幾日,藉CNN專訪證實「美軍在台」傳聞,一是呼應美方於10月7日通過《華爾街日報》挑起的「美軍在台」傳言,將繪聲繪影的獨家推至高潮;二是承繼其於雙十講話中提及的「兩岸互不隸屬」論調,強化自己抗中保台的「鐵娘子」色彩,也為民進黨汲取更多政治聲量。

但天有不測風雲,上述規劃難敵10月14日的高雄城中城大火,民進黨為免憤怒民意反噬,只能暫且按下不表,直到近兩周後再行操作。此時出手,雖已過了連結雙十講話的最好時機,卻能與26日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挺台入聯」表態相烘托,並如美台預期般,引發了中國輿情激憤,不失為一次「有效操作」。

「美軍駐台」的真實意義

然而除卻上述政治效果,「美軍駐台」的現實軍事意義可謂微乎其微。

首先,即便蔡英文有意模糊美軍「駐台」與「在台」差異,大玩政治擦邊球,美台現下軍事合作,仍是遠遠不及美軍部隊「駐台」階段。由《華爾街日報》事前報道、台國防部長邱國正事後「澄清」觀之,如今的在台美軍約有兩大特徵:第一,其性質大體是輪調來台的合作訓練項目,員額不足50人,不具備戰時指揮功能,也難與台軍作戰系統對接,身分乃教官而非指揮官;第二,其來台協訓內容大抵包含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項目,以及軍火售後使用指導。

綜上所述,雖有不少台媒把來台美軍捧成「天降神兵」,認為其可承擔美國在第一島鏈的戰略規劃,把台灣建設成圍堵中國的「前進基地」,卻依舊難逃現實的靈魂拷問。第一,海軍陸戰隊究竟能在台海衝突扮演何種角色?綜觀如今兩岸軍事差距,不論是解放軍對上台軍,抑或對決美軍,海軍陸戰隊與特種部隊都少有發揮空間。畢竟在現代化戰爭視域下,導彈與遠程火炮才是瓦解台軍拒止力道的關鍵,即便是阿富汗、也門等中東遊擊戰場,機械化作戰也逐漸崛起,何況是實力差極為懸殊的兩岸。在此趨勢下,軍人的一己肉身武藝,註定要讓位軍工發展。

美軍從阿富汗倉皇撤離,外界輿論指台灣會否是下一個阿富汗之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科寧(John Cornyn)8月17日發布推文表示美國在台駐軍3萬人,引發軒然大波。(Twitter@JohnCornyn)

第二,來台美軍能否在戰時發揮「引路人」角色,接引美軍來台馳援?若先擱置「美軍是否介入」的誅心之問,大膽假設美國即將「出兵介入武統」,50名在台美軍依舊毫無用武之地。一來,考慮到美中台彼此的地理分佈,武統一旦發生,預警時間倏忽及逝,美國極難在第一時間大量投射兵力至此;二來,即便美軍大舉奔赴印太,也難在第一時間突破解放軍構築的區域拒止體系,兩軍即便真要衝突,戰場也將在遠處的海空,而非台灣本島。

然若在台海衝突未全面激化時,便派赴美軍部隊駐台,是否就能改變戰略格局?對此美國智庫亦有所推演。10月26日,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發表一篇名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Preventing a Chinese Fait Accompli Against Taiwanese Islands)的報告,內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為藍本,模擬解放軍於2025年攻佔東沙島的過程。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王定宇9月一度聲稱,「東沙危機60小時以上,遭中共海上民兵船包圍」。(中央社)

據其兵棋推演,解放軍的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在一次演習下成功奪島,俘虜了島上500名台灣駐軍,美中台遂開始了三回合較勁,美方於第一回合便將美軍部署至台灣,認為可對解放軍形成軍事壓力,迫使其交還佔領的東沙島。然而美方隨即發現,如此行動成了作繭自縛:如若美軍撤出,北京將能宣稱自己的軍事與外交勝利;若美軍續留台灣與解放軍對峙,便意味美國將被迫在不可持續、不受保護的「反中前線」維持存在。此後北京將以「美軍撤出台灣」為兩岸談判的先決條件,直接限縮了美台的外交選擇。

如此發展至第三回合時,美方發現自己所剩選擇已不多,若非在台維持恫嚇無效的詭異駐紮,便是升高態勢對中動武,後者乃其亟欲避免的失控發展。正因如此,CNAS才會在結論主張,美國與其親自介入,不如讓台灣將離島建設成「毒蛙」,才能避免此番窘境。

換言之,「美軍駐台」聽來聳動,卻連美國內部都缺乏共識。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提出「毒蛙戰略」一詞,建議台灣將東沙等外島建設成解放軍難以拿下的「毒蛙」。(CNAS)

民意成形不容忽視

然而即便此一爭議短期不易成真,在美台連番炒作下,兩岸輿論氛圍早就因此生變。

綜觀台海三方博弈,有能力改變台灣「挾美實獨」現狀的,唯有北京;然因政體差異,北京決策相對不受短期選票利益裹脅,與考量數月內政治利益、動輒炒作的美台政客相比,北京決策團隊乃台海三方中最理性者。故在中國崛起、冷戰結束的國際背景下,北京雖未忘卻統一的歷史任務,卻更多是着眼於中國長期的國際形象塑造,以及內部治理問題的精進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處理了台灣爭議。

在此脈絡下,北京即便已具武統實力,仍在國際觀感與附帶成本等考量下,藏刃於鞘,竭力克制兩岸情勢升温,將「和統」定調為對台政策主軸。然而民間的意向流轉自有其勢,十餘年前,「武統」還是中國輿論場的冷門邊緣話題,中國網民提起台灣,往往「寶島」不離口,其中既有民族情誼的温暖,也部分暗含對中共的不滿,隱約流露出對「自由中國」、「中國民主化」的嚮往。

蔡英文發表雙十演說,強調經過72年,成就中華民台灣的新面貌。(中央社)

十餘年後,輿論場風雲變色。不少網路世代青年,既未經歷文革等動盪年代,又目睹中國21世紀後的飛躍發展,對於國家自然生出了樸素自豪,更對中共領導的發展模式自信十足,並由此在網上鍵結出了泛粉紅的輿論圈層。如此力道對撞美國日漸強硬的對華立場,自被催化的更為激烈。在此趨勢下,「武統」的民間聲量漸起,「寶島台灣」也逐漸被「台蛙」等貶稱取代,尤其台灣位處中美博弈前線,卻在「美軍駐台」敏感軍事議題上,一面倒的替美助陣,更是註定了兩岸的民心疏離無可避免,也無形中替「武統」聲量添柴加薪。

「美軍駐台」爭議後,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於10月29日的「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致詞,表示「統一之後,台灣的財政收入儘可用於改善民生」,引起中國輿論場廣泛討論,諸如《統一後,台灣省買房怎麼選?》等文章更是廣為流傳。然而如此熱度終究沒能傳過台海,而是停在了中國輿論場的繭房內自我發酵。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熱播劇《覺醒年代》據稱受到各年齡段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熱捧。《覺醒年代》的特殊之處在於通過塑造新文化運動的人物群像,動態呈現當時世界與中國的歷史進程,完整再現了一場思想運動。(微博@覺醒年代官博)

兩岸如今已是彼此隔絕的政治宇宙,台灣民間感受不到北京高層竭力自制的不易與善意,台灣政客更是眼裏只見選票與鈔票,竭力配合美國打出一張又一張台灣牌,全然不顧一夕覆滅的地緣風險;北京雖加大了軍機繞台頻率,卻仍未放棄「台灣的財政收入儘可用於改善民生」等和統喊話,倒是民間眼見中央強硬措詞漸出,卻始終未放棄和統訴求,反而生出「別光說不練」、「趕緊武統算了」等反問,此次「美軍駐台」爭議如此,劉軍川致詞後亦然。

到頭來,「美軍駐台」疑雲並未真正改變兩岸軍事格局,卻加劇了中國的武統民意,即便北京相對不受選舉民意裹挾,如此聲量仍在慢慢成形造勢,人們逐漸對「武統」等強硬說法習以為常,降低了阻卻此事的輿情門檻,甚至會在未來促使北京改變決策思維。一旦武統被暗中提上時程,進入無聲倒數,有了今日的輿論鋪墊與思想準備,民間的微弱預期阻力將難撼北京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