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機構貧富懸殊86間機構儲備超上限 工會質疑社署監管不力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早前社福機構元朗大會堂傳出因財困而要求員工捐薪,社福機構的財務狀況引起討論。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今日(11日)公布調查,指18/19年度社福機構整體累積儲備達38億元,當中指有86間機構的儲備水平超上限,惟另有8間機構則錄得零儲備,質疑社署監管不力。

社福工會總幹事曾紀南指調查反映社福機構貧富懸殊, 疫情衝擊後或有機構會面臨倒閉等危險。(袁澍攝)

86間社福機構儲備水平超上限 8間錄赤字

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早前收集165間,受社會福利署整筆撥款資助社福機構18/19年度的週年財務報告進行調查,發現社福機構總體儲備達38.33億元,其中86間機構的儲備水平超過社署要求的上限25%;而另有8間機構18/19年度錄得赤字,其中有3間維持零儲備至少四年。

超儲備機構包括東華三院、香港耀能協會等

調查列出儲備超過25%的五間機構,當中包括東華三院、香港耀能協會、新生精神康復會、仁濟醫院及救世軍。而根據立法會文件,18-19年度有31間機構因累積整筆撥款儲備金額超過運營開支的25%而需要退還3,375萬予政府。

社福工會理事長邱智恆指,雖然整筆撥款制度容許機構有一定財務自由度和彈性,但實際上也要求機構將公帑用得其所。(袁澍攝)

社福工會總幹事曾紀南指調查反映社福機構貧富懸殊,大部分機構疑過度累積儲備以致未能善用公帑,亦有機構或嚴重理財不善,易陷入財困,隨時成為「元朗大會堂管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的翻版。尤其疫情持續,不少社福機構停止提供服務,長期零儲備的公司或會即時被影響,若倒閉社福機構員工及服務使用者將被影響。

社福工會理事長邱智恆指,雖然整筆撥款制度容許機構有一定財務自由度和彈性,但實際上也要求機構將公帑用得其所。他說自2017年起開始,社署正在進行為期約3年的整筆撥款制度檢討,工會則認為應藉此修改條例,加強監管,包括取消寄存戶口制度,嚴格規管社福機構的儲備水平不高於25%;訂立清晰的機制處理長期赤字或零儲備的機構;訂立清晰的機制處理長期退還儲備的機構,或增加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