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哈維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解釋為甚麼是錯的?(上)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文/米歇爾·羅伯斯

譯/嚴俊

[譯者導言]

曾經有朋友戲言,馬克思的《資本論》最難的是第一卷,第一卷里最難的是前面三章。為甚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整個《資本論》的寫作遵循了一種「抽象範疇到具體範疇再繞回抽象」的寫作方式,它以黑格爾式的「圓圈」描繪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這裡,商品和資本被看作歷史的有機整體加以總體的把握。如同米歇爾·羅伯斯所說的,把經濟學當作自然科學進行研究的西方學者,即使如瓊·羅濱遜那樣對馬克思的學說有好感,對他這種黑格爾式的「形而上學」多半也是繞道走的。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提到了:「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費;作為具體的有用的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勞動二重性與價值二重性密切相連,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抽象勞動)的凝結生產價值,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同時,馬克思還提到:「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人類勞動的凝結,那麼,我們的分析就是把商品轉化為價值抽象,但是並沒有使它們具有與它們的自然形式不同的價值形式。」所以,「只有不同商品的等價表現才使形成價值的勞動的這種特殊性質顯示出來,因為這種等價表現實際上是把不同種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種勞動化為它們的共同東西,化為一般人類勞動。」馬克思由此引出了「交換價值」的概念,它是對價值的度量,具有某種實證性,在市場上通過貨幣的等價交換,表現為價格。

馬克思

馬克思在描述完價值二重性之後,開始分析歷史化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商品經濟運動的邏輯。勞動時間的抽象化,背後是資本家對工人生產的社會產品的無償佔有,而且這種佔有並不能從感官層面直接度量。工人向老闆看似公平地出賣勞動力,獲取到供自己和家人養活自身的再生產的收入(勞動力的價值),工人生產產品的價值與勞動力價值之間的差額構成了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本質是利潤最大化,資本需要盡可能多牟取剩餘價值。同時,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結果是競爭,每一家公司都希望盡可能多獲取相對剩餘價值並佔有超過社會平均水準的利潤份額,這逼迫著資本家去更新機器,用自動化技術去提高勞動生產率。按照馬克思的理解,由於資本有機構成(不變資本對可變資本對比例)的提升速度快於剩餘價值率(剝削程度)的提升速度,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長期利潤率下降」的規律,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資本家把更多熱錢投向虛擬經濟,並有可能因為社會再生產運作發生失靈或信用體系崩壞導致經濟危機。

 

中國讀者相對更熟悉這場論戰裡被批判的大衛·哈維教授,他認為馬克思的經濟學關注的是「價值流動的整體過程」,分配環節里的「價值實現」至關重要。按照哈維教授在南京大學的演講,「商品被帶到市場上是為了出售。在一個成功的市場交易中,價值回到它的貨幣形式。為了使之能夠發生,必須存在依附於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對於商品使用價值的渴望、需求和慾望。這一狀況並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資本主義存在一個漫長且複雜的創造渴望、需求和慾望的歷史。

 

此外,有效需求並不會獨立於貨幣分配。馬克思稱這一價值形式的核心轉變為「價值的實現」,但價值從商品形式向貨幣形式的變形可能並不順利。例如,如果沒有人渴望、需要或慾望某個特定商品,那麼無論在它的生產中花費了多少勞動時間,它也沒有價值。馬克思從而提到,如果價值的流動想延續下去的話,在生產與實現間會呈現出『矛盾的統一體』」。哈維非常強調一種歷史性的「使用價值」的構建,通過使用價值被承認,價值也被實現,商品生產的「貨幣循環」因而構成了一個整體。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價值實現」,貨幣也就不能完成它的循環形態,無產階級購買力的下降帶來的「生產過剩」引發了經濟危機。為了避免「價值實現」的危機,現代資產階級通過消費主義意識形態宣傳、貨幣債務化、政府財政預算擴張等做法來提高內需,以達到供需平衡。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大衛·哈維資料

大衛·哈維新書《馬克思,資本與經濟瘋狂的原因》第一章中的資本可視化圖表,圖表描述了「價值流動的整體過程」。

 

米歇爾·羅伯斯反對大衛·哈維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危機理論的解釋,這也就是本篇譯文爭論的背景。首先,米歇爾·羅伯斯認為大衛·哈維只看到了交換領域「價值實現」的過程,他沒有看到生產過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了商品的價值,而在馬克思的分析圖景裡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構成了一個整體(貨幣—商品(勞動力、機器、廠房、原材料構成)—增殖的貨幣),是缺一不可的,價值本身的固有屬性,並不由交換決定,「抽象勞動」決定的價值不是物,而是一種具有歷史形態的社會關係。其次,米歇爾·羅伯斯認為資本主義危機爆發的原因,不在於「消費不足」,而在於「長期利潤率下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分成三個部類(生產資料生產部門、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奢侈品和軍火生產部門),第一部類的投資不足是經濟危機裡更常看到的現象,因此,米歇爾·羅伯斯反對哈維認為的「無產階級購買力不足」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說法。在感性生活層面,今天全球都步入了「消費主義」時代,豐富的金融衍生產品為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提供消費的保障,各國政府以國家計劃和訂單的形式為企業家的利潤保駕護航,但這並沒有消除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經濟危機大多以「金融危機」形式表現出來,危機爆發前,雖然有投資疲軟或金融投機長生昌盛的現象,但大部分工薪階層的收入沒有直接下降。米歇爾·羅伯斯更傾向於認為,危機是由於資本積累愈加困難造成的。

米歇爾·羅伯斯

大衛·哈維對羅伯斯的責難也做出了一些回應:比如他通過一種經驗論的闡述回應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以物質生產過程為基礎,而不是通過意識形態實踐來構建。因此,如果不是商品中的『內在性』如果不在歷史過程裡被構建,這樣的價值構造方式就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哈維認為,羅伯斯誤讀了他的理論,他並沒有認為在交換領域會產生「價值」,而是說生產領域只是產生了「潛在的價值」,只有市場上實際的交換行為發生了,價值才得以實現,完成貨幣的增殖。大衛·哈維認為不應該排他性地討論生產,生產要和消費需求的實現聯繫起來進行討論,只有這樣才能討論資本積累。哈維更近一步論述說,價值產生不是思想的產物,而是歷史性物質生產過程的產物,馬克思對等價交換的研究始終圍繞著「市場機制」展開。由於資本主義是一種逐利的制度,資本再生產的動機在於貨幣的增殖,一旦增殖遇到阻礙,商品生產過剩就會帶來危機爆發,趨利的資本在碰到生產過剩的情況下,會轉向金融投機領域,哈維認為金融危機就是「價值流動」過程斷裂的結果。

 

本文主要介紹了米歇爾·羅伯斯對大衛·哈維教授的批判,因為中國讀者相對對前者的理論比較陌生些。希望通過譯介工作,讓大家對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界研究動態更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