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4日與夜】日睡4小時以換前途 審計國度內的兵與卒

【Big4日與夜】日睡4小時以換前途 審計國度內的兵與卒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在充斥着數字的會計國度,城外的人喃喃唸着城樓牌匾上閃閃生輝的「Big 4」兩字,希望終有一天能夠成為城內的一分子,但在城內工作的人卻對城外人的艷羨目光不為所動,因為在這個連休息時間亦可以用指頭數算的地方,他們等待着的,是可以離開這城的一天。

「如果你今天不陪我吃飯,我會很生氣。」友人對着剛燒好的龍蝦拍了照,喃喃自語,「等我send畀我同事先」。

相機食先,對友人而言,是向世界,尤其是仍在工作的同事一種炫耀。在1月到3月這人稱「審計高峰期」的日子裏,能夠在周五8點半偷得浮生半日閒,對於在Big 4(4大會計師事務)從事審計工作的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

從事會計業的人能夠在peak season期間抽空大快朵頤,算得上是幸運。(iStock)
從事會計業的人能夠在peak season期間抽空大快朵頤,算得上是幸運。(iStock)

錢鍾書的著作《圍城》內有一句說話:「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這原是用來描寫婚姻關係的一句,輾轉下卻成為網絡上形容在Big 4工作的人的一席話。不誇張,確有不少人借Big 4為踏板,在那裏工作數年並考獲會計師牌後便會轉工。

不過,新舊交替頻繁已成行業文化。從招聘平台JobsDB在2017年年初發表的「2016年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中,有意在畢業後從事會計行業工作的人,佔上20%。或許工作亦如學校般有名牌效應,「Big 4個名好聽」確令不少新生代為之心動。不過,當記者與多位在Big 4工作,有着不同年資的受訪者接觸後,發現他們無論是對工作愛或恨,仍異口同聲地承認,在Big 4的國度走過一圈,是有着好處的,從實習開始便在Big 4工作,現晉升至管理層的受訪者F甚至表示:「Big 4 is addictive(在Big 4工作會上癮)。(為什麼?)無限量的工作機會,學習層面廣,而且年年升職。今天剛好是我離開Big 4,轉工後的第一天,但我已無法接受自己玩了一天手指。」

相關文章:

【Big4日與夜】審計不是超人  過來人:不能太有正義感

【Big4日與夜】大染缸是非多 過來人分析如何自保​

這個國度的美名令城外的人格外嚮往,與記者對坐的友人便是其中之一。她大半年前就是抱着不死的心,勢要闖進這城。在失落於普通的招聘途徑後,又再藉親朋搭上搭,app test後再面試,過五關斬六將下才獲這千金難求的一席位。

「三個星期都做到凌晨,明天都要返工,我就死。」友人抱怨着。她戴著隱形眼鏡,臉上略施脂粉,記者取笑她還有精神畫上眼線:「你都仲未放棄自己。」友人抬頭,一本正經地自辯:「就是我在公司見到太多女仔放棄自己,我不想變到好像她們般,純粹只為份工。」口是這樣說,但那層粉底仍是蓋不了那若隱若現的黑眼圈和眼袋。她的疲態勾起我對所有受訪者相同的印象,其中一位便是網絡博客阿樹。

阿樹說:「有在Big4工作的管理層向新入職者說辛苦的日子只是1至3月,其實並非必然。」(葉家豪攝)

在網絡世界,這位博客專門描述他在Big4內的審計生涯,當中少不免有些揭秘和不公,因此他從來只是以馬頭肖像示人。原來馬頭的背後是一張憔悴的臉,這是記者對阿樹的第一印象。那灰黃的臉散發着如病人般的氣息,「沒有例外的,(在Big 4工作的人)身體會變得很差,不停小病。」他眼底下的黑眼圈是三年審計生涯的印證,一圈一圈地漸進,正如在Big4做審計一樣架構分明。

在這條康莊大道,新入職如一張白紙當上A1(Associate 1),阿樹指「只要做嘢無行差踏錯」,A1下年便是A2,如是者年年升級至Senior、Manager,人工也隨之上升。雖然經濟狀況較去年差,但在Big 4於調整薪酬後,初入職人士的月薪現有約14,000元;不過像阿樹這些打拼4年的,就已經能在26歲的年紀,享獲3萬多4萬元的月薪。如果他在數月前沒有遞上辭職信,下年更應該可獲經理的銜頭。「捱唔到,會死的」,他苦笑,「我在(入職後的)第三年後病得很誇張,基本上我過去的peak(工作高峰期)是沒有好過,我到6月才好,之前一直在咳嗽及腸胃炎。另外還有皮膚問題,女仔不用說,暗瘡長滿一面,我女朋友做到皮膚敏感,亦有同事在面頰位置出一點點,類似濕疹的東西。」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故事,按此發掘更多不同界別的人與事!

做夠就瞓,瞓醒又做,是1至3月在Big4工作的狀況。(視覺中國)

綜合多位受訪者的說法:「病還病,deadline亦要趕」。有說:年輕時用健康去換錢,相信Big 4便買下了不少畢業生初出茅廬的青春歲月。食得鹹魚抵得渴,工時長經已是不爭事實,但到底這樣的薪酬是買下多少的時間?當然,有人如F所說般,從來未曾加班,但據阿樹的經驗,他在旺季的工時是早上10時至凌晨2時,「嚴重點便是4至8」,他笑說,「是只得清晨4點至8點瞓覺呀」。

他指審計高峰期時普遍都是這樣,由於香港交易所的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其會計年度終結後三個月內公報業績,加上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以12月31日為其會計年度的終結,做成審計師1至3月工作排山倒海的「慘況」。他指若不幸遇上紀錄不清晰的客戶,便得花大量心力和時間,在限期內完成審核,這亦產生行內人經常提到的字:「wok」。這個可作名詞、形容詞及動詞的字,記者理解為「豬頭骨」般棘手的意思,「你要在1至3月看多間公司全年的數,wok是一定。」

對在在Big4工作的人來說,要在peak season加班至通宵達旦並不算出奇。(視覺中國)

但是否捱過了三月便是一條好漢,8點收工?網上眾說紛紜,阿樹指要看運數,「因為香港不只有12月31日year end的list comp(上市公司),還有3月31日、6月30日、甚至9月30日都有。所以,若不幸的話,便會接到12月31日,再有3月31日,這樣便連續踩到7月。我以前便是這樣。」更甚的是,放假亦要先視乎工作量,「你無booking就可以,若你有booking就唔好意思。」他指若情況屬後者,上司仍會在你放假的日子給予工作,「其實清假真是旨在清假」,他嘆氣道,「甚至我見到有些人明明在放假,但我有時仍會在公司見到他們。」

一個人為工作疲於奔命的日子,究竟可以忍耐多久?記者的朋友便這樣說:「我打算今年年底便辭職」,她在吃着龍蝦時,突然煞有介事。(為什麼?)「因為太不值得弄到這樣子。」

原是城外的人,歇斯底里地想衝進去;但成為城裏的人後,卻急不及待想逃出來。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