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醫人手過剩 應改革執業試而非以自由市場原則自然淘汰
文:陳文瀚(香港前線中醫聯盟秘書長)
政府、媒體,以至整個社會一直對中醫相關政策發展都缺乏足夠關注,近期有關中醫發展的討論大都集中在中醫院的建設,但香港中醫發展其實需要面對一個更為迫切的問題——中醫的人力規劃問題。在政府剛剛公布的《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下稱《報告》)中,其實已表明在短期內中醫人手確實出現過多情況 (在2016年有716人手過剩)。
截至2017年3月為止,全港中醫人數共9940人。反觀全港西醫人數卻只有14013人(截至2016年底為止),考慮到42間公營醫院和接近150間公營診所及健康院所能吸納的西醫,以及在香港通常選擇求診中醫和西醫的人數比例約為1:9 (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如果其他醫療專業的同寅們都不太認同自己的行業出現人手短缺,那現時香港的中醫人數可以說是嚴重泛濫了。
雖然《報告》中亦有表示「目前並無迫切需要調整中醫的培訓學額」,但其計算模型實情上並未有將近數年「大量本港學生回內地修讀中醫藥本科學位課程」的現象考慮在內,亦沒有足夠真確的數據反映現時絕大部份均為私人執業中醫師的就業實況(如工時、收入、病人數目),否則《報告》推算到2030年時的中醫人手,相信仍然是會過剩。雖然如《報告》中解釋,「本港學生回內地修讀中醫藥課程」的現象確實存在很多變數和不確定性,但這正好帶出了現時香港中醫人力規劃中最重要的問題——「香港每年新增的中醫師並非以本港大學本科培訓的為主」。現時本港三所大學每年培訓約80名中醫本科畢業生,但國內30所中醫院校則無收生人數限制,不少未能在本港升讀大學的學生都爭相報讀。《報告》中指出,2013-2014年度本港學生到內地修讀中醫藥本科學位課程的人數有約470人,是本港三所大學收生總人數近6倍,而根據一些內地院校網站數字和業界反映,實際數字可能更高。事實上,在2011年共有320人報考註冊中醫執業試,2016年已上升到437人,合格人數由190人升至237人,可見非本地培訓的中醫師比率不斷上升,相信在未來數年更會迎來高峰期。這情況與本港其他主要醫療專業的構成比例大相逕庭︰西醫近4年的非本地培訓率平均是13%,牙醫的非本地培訓率也是13%,護士的非本地培訓率則只有2%。如果中醫師大部份來自非本地培訓的情況持續,那無論中醫的人手日後出現過剩或短缺,本港實際上都無法自行作出調節。
因此,在香港的中醫人力規劃中須要正視這一個關鍵問題,在本科課程設計及執業資格上需要作出改革。香港前線中醫聯盟認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有必要盡快檢視現時執業試的具體安排,包括提高筆試合格分數要求(2016的筆試合格率達80%)、增加傳統中醫和中醫經典的考核內容、加入本地實習要求和實際臨床考核部份,務求讓執業試的內容更貼近本港中醫醫療環境和病人的需求。長遠而言,本港大學中醫本科課程的提供者,須按照本地中醫行業環境,制訂有別於國內的課程與教材(包括更重視中醫臨床操作和中醫經典內容),並聘任更適合相關課程內容的師資,才能逐漸發展出一套更優質的專業試考核制度,推動香港中醫專業發展,解決中醫人力規劃問題。
曾有一些同寅和意見認為,中醫行業應以自由市場原則,優勝劣敗,自然淘汰。這種看法明顯是無視了醫療行業的專業性和培訓成本。首先,醫學往往存在很多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市民很難完全以「口碑」作為選擇求診的依據。何況中醫本身已予人「睇中醫係睇同病人夾唔夾」的印象,其實已正正是專業化不足的反映。此外,培訓一個中醫需要六年時間,無論是從社會公帑,或個人付出的成本來算,都不可能單單用「自由市場原則」就能說得過去。如果中醫就業市場變得困難(筆者認為相關現象已經開始浮現),很容易會促使業界中惡性競爭,短時間可能會有中醫以低價收費招來病人,令大眾覺得受惠;但長遠下去更可能會有更多不正當的業務宣傳、預繳式收費、推銷貴價藥材,甚至是濫發病假等情況出現。更加嚴重的是,這些現象會大大減弱中學畢業生選讀中醫的意願,令成績優異的學生放棄加入中醫行列,令中醫界人才流失,那最終受害的也是中醫的專業發展、整個香港社會,以及普羅大眾的健康。
中醫是一個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在香港有其獨特價值,但同時需要政府有為地協助推動。希望新一屆政府,能更有智慧和勇氣在中醫政策上注入新思維,並下定決心將中醫正式納入公營醫療體系,認清中醫院的建設方向和處理中醫人力資源規劃這些當務之急。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