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9成受訪中學生遇負面情緒沒求助 團體倡減少「求助標籤」
過去一年,香港學生自殺個案上升,情況堪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日(13日)發表研究,發現逾七成學生認為「學業問題」為自殺原因,其次是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另外,有約九成人面對負面情緒時沒有求助,在疫情後情緒問題更惡化,建議政府應牽頭各界加強公眾教育,減少對求助的標籤。
受訪學生認為「學業問題」 為引致自殺主因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現時為20間中學提供駐校社工服務,於今年11月進行「學童自殺與求助研究」,由社工與150名中學生面談,進行深入的個案訪問,了解他們對自殺的看法及求助情況。受訪者分佈於中一至中六,其中最多人來自中三(25.3%),最少為中六(6.7%), 約四成人(44.7%)曾接受學校社工個案輔導服務。
另外,結果揭示學生自殺受多重因素互相影響,有約九成人面對負面情緒時,沒有向老師、社工或家人求助。根據個案訪問,「學業問題」 (72.7%)、「家庭關係」(48.0%)及「人際關係」(26.0%) 是最多學生認為引致自殺的原因。服務處分析,學生選擇自殺的原因往往並不單一且互相影響,令他們難以啟齒,不懂尋求協助。
遇負面情緒 逾四成人選擇遊戲娛樂或向朋友傾訴
研究亦反映,學生面對負面情緒時,逾四成人選擇「遊戲娛樂」(44.7%)或「向朋友傾訴」(40.7%),但只有僅約一成人會「尋求老師或社工協助」(10.7%)或「尋求家人協助」(10.0%)。至於學生尋求不同人士協助的意欲,首三位分別是朋友(6.8分)、社工 (5.6分)及家人 (4.9分),而老師(4.0分)的排名則低於網友(4.4分)。對於尋求他人協助,學生首三個顧慮是「擔心傳開或被嘲笑」(30.0%)、「怕被批評或追問」(16.7%)及「不被理解」(14.0%)。
疫後情緒問題惡化
服務處整理過去五個學年的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數據,涉及超過12,000名學生,發現「情緒或精神健康」、「學習」及「成長發展」最需要社工支援。研究發現逾六成學生於疫後在「情緒或精神健康」方面有服務需要,較疫情期間多一成。服務處建議,加強公眾教育,從社會、學校及家庭層面釋除學生對求助的顧慮,並支援學校、家長及朋輩,強化及早識別機制。
家長不斷學習與女兒相處 嘗試聆聽與調節心態
家長黃先生分享指,育有一名就讀中學的女兒,她在踏入青少年期後有不少變化,對此曾感到無助和沮喪。但是他不斷學習與女兒相處,嘗試「聆聽」、「調節心態」來與女兒溝通的方法。黃先生稱:「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希望他們健康快樂,一家人每日開心共處。」
學校訓輔人員協會建議創造師生重建信任的空間
香港學校訓輔人員協會副會長李建文校長表示,過去數年的疫情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減少了他們與老師建立關係的機會。他指,很多學生回校後不善於表達自己的需要,對向他人求助有保留,令老師難以發現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
他建議政府為學校創造條件,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與學生重建信任關係,有助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學生。同時,他強調學校需建立完善的精神建康支援系統,推動全校參與的預防性、發展性和補救性工作,師生及朋輩共建一個安全網,令有需要的學生更安心地求助,也讓老師有能力支援。
部份自殺個案在校表現不俗難識別 應減少對求助標籤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服務主任鍾慧妍表示,2020 年至今,服務處共處理六宗自殺身亡個案,經分析後發現,六名學生均承受長期生活苦況,例如單親家庭、貧困或與家人關係欠佳等。她續指,幾乎全部學生均沒有向社工或老師求助,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不俗,難被識別,另外有一半學生曾向朋輩透露其輕生念頭,而事後其朋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
服務處建議,政府應牽頭各界加強公眾教育,減少對求助的標籤,釋除學生求助的顧慮。至於學校要建立關愛校園文化,創造空間及機會讓老師了解學生,加強師生連繫,長遠建立互信關係。另外,支援家長應對子女成長需要,並鼓勵朋輩互相守望,協助學生適時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