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中醫2方法減緩腦部慢性退化 1食療助減少抖動活化腦部
柏金遜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西醫治療上,主要以恢復多巴胺的活性為主,避免症狀繼續惡化;而中醫也可透過治療活絡腦部,搭配日常調理幫助改善症狀。
中醫如何治療柏金遜症?
中醫將柏金遜症歸類於「顫證」、「振掉」,也和「痹症」的許多症狀描述十分相像,大抵認為與肝腎不足相關,並且常挾帶著風、火、痰、瘀,治療上可從中藥或針灸著手。
在用藥方面,多選用補益肝腎、息風降火、去痰化瘀的藥物,像是補陽還五湯和半夏天麻白朮湯,去做藥物加減。
相關文章:柏金遜症|無表情行碎步10大柏金遜警號 延誤治療沖涼換衫都唔掂👇👇👇
針灸治療則多以頭皮針及體針並用,頭皮針主要目的是要活絡腦部、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及降低肢體抖動的程度,穴位可選用運動區、舞蹈震顫控制區及足運感區等位置來進行針刺。
體針方面,除了可對於僵硬的肢體去做放鬆以外,也可以針刺補益肝腎的穴位,例如肝俞、腎俞以及祛風穴;化痰的穴位如風池、豐隆穴。建議柏金遜症的病人一周至少要針灸2~3次,除了幫助改善生活品質,也有助於紓緩抑鬱焦慮的情緒。
中醫如何減緩患者腦部慢性退化?(按圖了解👇👇👇)
如何減緩患者腦部慢性退化?
緩解柏金遜症,可從中藥及穴道按摩的方式進行。
1. 中藥助代謝修復 改善動作遲緩、補腎固腦
在中藥上,大黃、厚朴、枳實、芒硝可加強肝臟腎臟的代謝系統,藉由大小便將代謝廢物排出,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半夏、茯苓、遠志、石菖蒲可改善細胞黏膜的通透性,加強細胞修復;天麻、鉤藤、龍骨、蠔可改善因退化造成的動作遲緩及不自主抽動;龜鹿二仙膠、熟地黃、黃精,則可補腎固腦,減緩腦部的退化。食用前應先經醫師評估。
2. 按摩4穴位活絡氣血 調理肝氣、減緩震顫
常常按壓胃經的「足三里、豐隆穴」,以及大腸經的「合谷穴」,可促進上循腦部的陽明經經絡氣血運行更佳。另外,敲打膽經及按壓「太衝穴」可調理肝氣,改善動作遲緩及減少不自主震顫等中醫風動情形發生。
除了中醫調養,患者在生活習慣上,若有家人的陪伴與支持,可改善因退化而抑鬱的心理狀態。適當的運動則可防止肌力、關節的退化,可透過打太極拳及八段錦等簡單易學的養生運動,來加強筋骨氣血循環。
相關文章:【補腦食物】食花生增強記憶 8大食物藍莓南瓜籽失魂魚剋星👇👇👇
「1食療」減少抖動活化腦部
由於柏金遜症後期會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患者會變得不喜歡進食,日漸消瘦,還可能有便秘的情況,飲食上除了選擇高纖食材,建議避開黏性或是過硬的物質,備餐時可準備軟泥質的食物。以下介紹一道中藥材食療,容易入口又可幫助改善症狀:
藥膳蒸蛋
【材料】天麻3錢、鉤藤3錢、熟地黃5錢、黃精5錢、石菖蒲3錢、雞蛋3顆。
【做法】將藥材洗淨後,放入1000cc的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將藥渣濾出後放涼備用;接著將蛋打散後,加入藥汁攪拌後去沫放入碗中,加入適量鹽做調味,再放入電鍋中,外鍋加1杯水,鍋蓋保持一點空隙不要緊密,蒸煮完成後即可食用。
【功效】天麻與鉤藤可有助息風止痙,減少肢體抖動的情況,熟地黃及黃精可以填補腎精,搭配石菖蒲可活絡腦部,減緩退化的速度。
延伸閲讀:
預防失智愈早開始愈好常按 4穴位+安神補腦茶 改善失智、延緩進程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