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程證媽媽滯港.二|回鄉再返港耗時40天 全家身心經濟不堪重荷
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來,香港與內地封關至今已逾年半,許多需要往返兩地跨境生活的人士生活被打亂,尤以來港照料子女的「雙程證媽媽」為甚。
家鄉在廣東江門的林女士便是其中一人,她常年持「雙程證」來港照顧女兒和有輕度精神疾患、輕度弱智的丈夫,每次逗留三個月,疫情下則滯留在港,期間需要逐次向入境處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直至今年7月下旬,她在家鄉的公安出入境機關三番五次催促下,決定帶丈夫回鄉處理單程證的最後手續,並領取單程證。詎料這一去一來的旅程,衍生出難負擔隔離酒店過萬元使費、被隔離行政程序「兜圈」、丈夫長期停工擔憂工作不保的精神壓力,乃至女兒被留在香港缺乏照顧的窘境。
未見母最後一面 為單程證「幾難都要返」
現年49歲的林女士,與香港的緣分已超過十年。她2010年與前夫在港生下「雙非」女兒,自那時起她常常需要往返中港兩地,照顧女兒的生活大小事。後來她與前夫離婚,於2017年6月與丈夫梁先生結婚後開始輪候單程證。然而,梁先生智力只有小學生水平,近年又出現輕度精神疾患,需要食藥及照顧。
今年7月26日,林女士家鄉的公安出入境機關來電,催促她帶丈夫回廣東江門鄉下,完成單程證申請的最後一次會面,又指若8月5日收不到文件,便需要重新排期。
疫情以來的近兩年裏,考慮到隔離的時間和花費,林女士盡可能不回內地,就連其母於今年5月離世時,她亦沒能回去處理後事。這次卻被內地方面提醒「幾難都要返」,且時間緊張必須馬上出發。她於是到梁美芬議員辦事處求助,獲悉返內地的通關程序,並在協助下遞交有關申請。
然而林女士家庭條件不寬裕,憑着丈夫掃街的薪水和政府援助維持一家大細的日常開銷。於是她又尋求社工幫助,東拼西湊借了兩萬港元作為路上的開支。臨行前,她心中有不少擔憂——她擔心開支超出預期,擔心女兒的生活和學業受影響,還擔心丈夫的精神狀況惡化。不幸的是,這些擔憂最終都變成現實。
稱被迫住貴酒店:冇錢就等法院追討
7月31日,林女士在石硤尾白田社區接受核酸檢測,翌日早上9點領到檢測報告後,10點與丈夫趕到深圳灣口岸排隊,於12點成功過關。等到下午1點半,當地官方派出巴士載運入境旅客,將他們帶到位於東莞的清溪維也納酒店接受隔離。
當聽到酒店每晚500元(人民幣.下同)的住宿費用時,她和車上旅客隨即提出抗議:「唔明點解要跑到東莞隔離,仲要住貴酒店,冇考慮到我哋經濟條件」。有同行旅客要求返程回港,還有人要求更換至價錢較平的旅館。
林女士展示照片,指有數名旅客拒絕支付住宿費,甚至索性躺在大堂地面,在公安提醒「冇錢畀,就等法院追討」後才作罷。但她覺得要求返程無濟於事,畢竟自己回來一趟就是要把事情辦好,也沒有精力爭拗,於是與丈夫辦理了入住。
▼ 林女士質疑隔離酒店費用太高 ▼
隔離食不果腹 質疑「防疫漏洞」
隔離住宿期間,林女士又感到飯盒口味差且份量少,「每天膳食另收85元,早中晚餐我冇一餐食得飽,而且好辣,唔啱食」,而她出現腹痛等症狀,卻要在解除隔離後才能看病。她說,核酸檢測和隔離合共花了一萬港元,「仲未出到門口,錢就冇左一半!」
8月15日上午,林女士和丈夫結束在東莞的隔離之旅,隨即啟程返回江門家鄉,她們路上曾搭乘跨市和市內巴士,她一度不知如何使用健康碼,在熱心乘客的幫忙下才終於成功出示。後來在到了江門鄉下後,社區中心又來封門,要他們完成7天的居家隔離,原本居住的家人則需要搬走。
▼ 林女士批評兩次隔離之間有「漏洞」 ▼
林女士認為,她們從東莞到江門途中已經自由活動,「路上很多人不戴口罩,如果我們有肺炎,早就有傳染風險」,質疑防疫政策存在漏洞:「既然回家要再隔離,那為何中途不是統一接送,做到與外界隔絕?而且已經見過家人,他們是不是也有機會被感染?」
女兒哭求「快啲返嚟」 丈夫壓力爆煲
林女士的丈夫已做清潔工7年多,因為必須一同返內地,他請了長假。林女士指,由於這份工作替代性高,丈夫當時很擔心被「炒魷」:「如果有人做左佢份工,佢咪冇工開囉」。而舟車勞頓和不安情緒,也令本來精神狀況就不佳的丈夫,情緒更加緊張易怒。
平時課外要學習鋼琴課的女兒,則為了時間上的彈性,而拒絕去住社福機構提供的兒童宿舍,與80多歲祖母在家生活。眼看快要開學,女兒在電話中哭求父母「快啲返嚟」,她便與女兒齊聲痛哭。由於女兒使用的是老人機,無法使用微信,因此兩人要負擔高昂的長途電話費,僅林女士方面就被扣了900多元。
領到單程證返港 找工作補貼家用
直到8月23日,林女士和丈夫解除居家隔離後,趕到當地公安分局進行單程證會面,比官方要求時間晚了18天。當地公安分局並未像原先所說那般苛責,而是為他們辦理了單程證手續。
▼ 林女士隔離期間腹痛,結束隔離後始得就醫 ▼
會面結束後,丈夫梁先生隨即返回香港,雖然8月沒有薪酬,但所幸沒有被「炒魷」。林女士則自隔離腹痛時隔近三週後,終於8月24日趕往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一顆子宮肌瘤,已長到雞蛋般大小。醫生催促她盡快做手術切除子宮,而她為了盡快回去照顧女兒,加上付不出手術費,決定「先拖一陣」。
這趟旅程將林女士借來的兩萬元用盡,在領取單程證後,她回港時沒有多餘的錢搭地鐵,因此搭巴士到屯門再轉去旺角。至於此行衍生的電話費,則要靠政府消費券來支付。林女士表示,會找一份工作貼補家用,但未來日子還很漫長,她期望政府看到弱勢家庭的困難,給予更多的幫扶政策。
▼ 林女士回港完成隔離,擺脫「雙程證媽媽」身份 ▼
雖然自己將不再是「雙程證媽媽」,但數年來的辛酸奔波卻成為一輩子的回憶,冷暖自知,她也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成為照亮別人道路的明燈。
林女士也期待內地的隔離政策更加人性化一些。她認識不少「雙程證媽媽」,其中一名近期回內地隔離時,不僅沒被分配到豪華酒店,更連冷氣都沒有,導致隔離期間暈厥,所幸送醫後沒有大礙,讓大家虛驚一場。
社署:對雙程證人士提供一系列服務
針對「雙程證媽媽」滯留香港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問題,社會福利署回覆01查詢指出,現時分布全港共有65間由社會福利署和受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兩間綜合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人士及其家庭,包括持「往來港澳通行證」(雙程證)來港的香港居民家庭成員,提供一系列預防、支援和補救性的福利服務。
社署指出,有需要人士或家庭可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獲取諮詢或輔導服務、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小組服務(包括支援/互助小組)等,中心社工會評估個別人士或家庭的需要跟進個案或提供轉介服務。
社署續指,若相關家庭有經濟困難,社工亦會轉介其申請適切的經濟援助,例如: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緊急經濟援助、短期食物援助等。如果相關人士的情緒困擾需要進一步輔助,社工會盡快轉介有需要的人士接受臨床心理服務或精神健康服務。
《雙程證媽媽滯港》系列報道:
雙程證媽媽滯港.一|進退兩難下唯恐墮法網 封關難免傷及無辜?
雙程證媽媽滯港.三|在港打疫苗後痛症難熬 難返內地就醫陷財困
▼ 了解「雙程證媽媽」如何來港及續簽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