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清泉|電動車中國不怕「卡脖子」 倡國家之間勿惡性競爭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日前回到香港,參加由工程及科技學會(IET)舉辦的150周年嘉年華,並接受《香港01》記者的獨家專訪。
本次訪問共有四篇報道,此為第三篇。

科學家有祖國,科學無國界。科學是無止境的。哈佛大學校徽上的拉丁文「Veritas」,就是告訴所有科學家,要去追尋真理,把自然界的規律找出來,造福全人類。

在印尼長大、在北京清華大學唸書,學術生涯遊歷中美歐等地的工程學巨擘陳清泉,被問到近年來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時直言,國家之間的科技競爭是正常的,但要良性競爭,因為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世界的進步:「不能惡性競爭,不能用政治大棒來干預。」

美國政府去年開始,針對中國留學生收緊簽證安排。(Getty Images)

中美都要開放包容吸人才

陳清泉相信,中美之間應該增進人才和技術的交流,應該擴大開放。他舉例道:「二戰前美國有移民優惠政策,於是有了愛因斯坦等。美國為甚麼強大、為甚麼取代英國的地位?不就是因為它吸納了全世界的人才嗎?」,「如今美國材料科學最厲害的是一些華人,矽谷的清華校友會有超過兩萬人」,強調開放的人才政策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會帶來貢獻。

「大家互相學習、借鑑、合作共贏,美國不能自閉門戶,中國也一樣,在吸引人才的政策方面要更加開放、包容」,陳清泉說道。

2021年8月14日,陳清泉在出席工程及科技學會(IET)150周年嘉年華活動後,接受《香港01》獨家專訪。

電動車不靠外國 陳:我非常有底氣

然而近年中美貿易戰、科技戰烏雲密佈,美國出手限制中國企業取得晶片。陳清泉被記者問及看法時表示,中國電動車絕大部分技術是自主,「我們一開始就走自己的路,專注搞純電動(EV),所以純電動比他們厲害。從一開始的小型、低端,到現在進入愈來愈高端的市場」。

系列報道(一):專訪陳清泉|美引領電動車死而復生 他40年前一言令中國跟緊腳步

系列報道(二):專訪陳清泉|中外電動車領域各有長短板 切記韜光養晦勿自滿

他指出,尤其是現在面對氣候變化問題,純電動車對環境貢獻大於混合動力。「這證明中國的路線對。中國的電動機、電池這主要的兩個零部件都是自己的。外國不能『卡脖子』的」。

在晶片方面,他指出中國如今也可以自己做車用晶片,「而且對中國大多數公司,美國還沒有制裁汽車用晶片。」陳清泉表示,在電動車領域「我們主流是靠自己,不是靠外國,這個我非常有底氣!」

2017年8月,陳清泉領銜的「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落戶。(圖取自中國礦業大學網站)

科學家不退休:心在跳就繼續奉獻

談到個人規劃,陳清泉說,科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即便自己已經80多歲,但「科學家只要生命還在、心臟還在跳動,沒有阿茲海默症,那就不存在退休,就要繼續尋找世界的規律。」

近年來,他在北京成立了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並在德國、瑞典、加拿大、韓國、土耳其設立分中心,目標是打出品牌。他期待能夠統籌全球的技術(人才)、政策、市場、金融,大家一起發揮所長、貢獻科學、創造價值。他說,要將奧林匹克的精神應用到科技,發揚全球五色的科學家的團結、合作和友誼,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為全人類謀福祉。

陳清泉說,中心不僅要做好電動汽車,還要打造智能能源、智能交通,為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他還不忘提醒:「可持續發展、解決氣候變化一定要全球合作才能實現,如果靠一個國家哪怕再強大也行不通的。全球化是任何勢力不可阻擋的,是符合全球人民利益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