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清泉|中外電動車領域各有長短板 切記韜光養晦勿自滿
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日前回到香港,參加由工程及科技學會(IET)舉辦的150周年嘉年華,並接受《香港01》記者的獨家專訪。
本次訪問共有四篇報道,此為第二篇。
身為中國電動車研究領域的功臣,84歲的陳清泉受訪時褒揚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但其歸功於市場環境和政府政策因素,對自身貢獻則三言兩語帶過。
他又告誡產業和國人:「中國改革開放用40年走了人家200年的路,成績值得驕傲,但也要注意,這些絕大部分是『從1到2』,不是『從0到1』,我們還要切記韜光養晦,更加注重基礎創新性的研究,並成功應用到產業界,以此來追趕與一些國家的差距。不要動不動就『厲害了我的國』,反過來說,人家70年前有的東西我們現在才有,厲害甚麼呢?」
中國道路智能化領先 感測器等技術仍落後
陳清泉說,中國在電動車領域有兩大優勢:其一是中國政府從早期就針對純電動汽車(EV)補助,當時西方傾向於研究油電混合動力車,但如今純電動已成為世界趨勢,這是中國的先發優勢。
其二,中國道路智能化建設取得領先成果,高速公路的攝影鏡頭配備齊全,充電樁數量也愈來愈多;相較之下,一些國家制度上容易造成「各自為政」,令人、車、路的協調不順暢。中國的車、路協調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加上先進的5G技術,就為車聯網和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不過話鋒一轉,他認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所有方面都保持領先,例如道路智能化,中國在高精度感測器和高精度雷達等具體技術上仍較西方落後。電動車相關的光伏板產業,中國也是全球產量最大,但是在材料上薄弱,令光伏效率不比德國等國。
系列報道(一):專訪陳清泉|美引領電動車死而復生 他40年前一言令中國跟緊腳步
倡學習他國經驗 成為汽車強國
在陳清泉看來,承認中國在某些領域與西方有差距並不可恥,「世界的近代化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再到美國,歷經數百年時間的積澱,他們對一些問題看得比我們遠、比我們深,所以在一些基礎研究、原創性研究方面,還是比我們好」,例如在電池方面,美國阿貢實驗室對電池發展路線的描繪比中國遠。
「道理很簡單:他們沉澱得多,那我們就要多多學習借鑑」,陳清泉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永遠都落後於人:「只要記住兩句話:需求決定、市場最大。未來中國會繼續引領世界。」
他表示,中國總有一天成為汽車強國。「現在中國是汽車大國。德國雖然不是大國,但卻是汽車強國。這是因為德國發明了內燃機,是汽車誕生地,所以德國積累很多經驗。但中國只要虛心、韜光養晦,也可以成為汽車強國。(中國)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裏。」
要勇於「坐冷板凳」 發展原創性研究
近一兩年,中國電動車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陳清泉雖然讚賞中國車企覆蓋市場不同檔次,未來甚至可以參與國際競爭,但也呼籲企業不能靠廣告宣傳、過分依靠政府扶持,若果沒有核心技術和人才,今後20年必定會被淘汰:「日本、美國、德國都只有幾間電動車企業,為甚麼中國有好幾百間?中國地大人多,可以多些,但不需要幾百間嘛!」
他繼而指出,中國要著重發展原創性研究。「高鐵我們是世界第一,但我們的高鐵是在德國、日本的基礎上。那是因為我們市場大,但不是我們原創的。這在前40年沒問題,但中國如今一定要做領導者,敢進入無人區,不要老想彎道超車。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氣,十年磨一劍,不要急功近利,要有底氣和韌性」、「以前我們是借鑑人家,現在要引領,那麼mindset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