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研究|陳家洛喬峰角色如倒模?除「害死妹妹」外還有11共通點
武俠小說是流行文學,着重娛樂。香港早期的武俠小說會在報章上連載,除了要寫得生動有趣,更要讓情節安排巧妙,吸引讀者每天追看。金庸寫武俠小說,在這兩個元素的發揮上,可謂淋漓盡致。(本文節錄自《何以金庸:金學入門六大派》。)
文:邱健恩(文學博士)
不同的流行文學,有不同的娛樂效果,滿足不同的心理需求。偵探小說重視懸疑效果,滿足人們推求事實真相的心理需要。愛情小說滿足人們對理想伴侶與情感生活的幻想。科幻小說滿足人們對廣大無邊浩瀚星海的馳騁想像。武俠小說呢?有兩個最重要的元素:一是「武」,二是「俠」。
簡單來說,武俠要寫的,就是俠客憑藉高超的武功,行俠仗義,為人解決危難,過程中自不免遇到驚險的事。基於這個寫作方向,武俠小說要滿足讀者的娛樂心理,共有三個:第一是對武功的幻想,二是對有人仗義解難的渴望,三是對遇險脫困的刺激。然而,武俠小說又以何種方式來滿足讀者這方面的娛樂需求呢?
【懶人包】陳家洛、喬峰12大相似之處如倒模?一個圖輯看清金庸小說主角們的共通點(點圖放大閱讀)▼▼▼
生死劫、連環套
戴俊《千古世人俠客夢》指出,武俠小說的情節技巧主要特點,便是「生死劫、連環套」。武俠小說「以武犯禁」、「以武仗義」,「武」成為了小說的主要元素,從而衍生出許多與「武」有關的驚險事情,而驚險之事莫過於「生死劫」。「劫」指懸念,意即小說人物面對生死危難時的懸念:主角遇難時會不會受傷或死去?受了傷會不會痊癒?即使死去,又會不會有「復生」的可能?每一個「劫」,都可以為小說營造小高潮。如《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被成昆設計封在明教秘道密室內,《射鵰英雄傳》中黃蓉被鐵掌幫幫主裘千仞所傷,《笑傲江湖》令狐冲在華山上被十五個高手打至重傷,這都是劫。
不過,武俠小說往往不止一個劫,而是由許多劫交織而成,也就是情節上所謂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種情節安排,稱為「連環套」。以《天龍八部》段譽為例,1在劍湖宮內得罪無量劍派的人而被打,這是小劫,幸得鍾靈相助→2鍾靈出現,雖然暫緩無量劍派的壓迫,但兩人又同時陷入另一個更大的險境──神農幫,結果是段譽被迫吞下「斷腸散」→3離開神農幫後,為逃避于光豪追殺,失足跌下懸崖→4離開瑯嬛福地,到了萬劫谷,又因說出自己是段正淳的兒子而被鍾萬仇追殺→5離開萬劫谷,卻因擔心黑玫瑰主人木婉清安危而前往通風報訊,又被木的仇家追殺→6最後遇上南海鱷神,又陷入另一個生死劫中。武俠小說,就是憑着生死劫連環緊扣,而形成波瀾壯闊與扣人心弦的情節。
小說的故事情節圍繞人物而開展,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情節線,圍繞主角的情節線,稱為主線,圍繞其他角色的情節線,稱為副線(也有人認為主線是小說的基本故事情節,而副線則指與主線相關的情節)。同一本小說中不同故事情節線會透過「關係人」而連繫起來,這個時候原屬於各人的情節,共同交織在一起。以《神鵰俠侶》為例,小說既寫楊過,也寫小龍女。楊過:1在嘉興遇上郭靖→3被帶到桃花島→5被帶上全真教但遭欺凌,在終南山上拜小龍女為師→7在華山上遇見洪七公與歐陽鋒→9在英雄大會上重遇小龍女,並與小龍女共同擊退金輪法王(新修版改稱金輪國師)→11遇見黃藥師;小龍女:2拜林朝英的丫環為師→4與孫婆婆在古墓相依為命→6對抗來犯的蒙古王子,收楊過為徒→8離開楊過後到處遊蕩→9在英雄大會上重遇楊過,與楊過共同擊退金輪法王→10離開楊過,遇上絕情谷谷主公孫止。楊過與小龍女,兩人在平行時空上出現,因為各自的經歷,而在終南山遇上,結為師徒,後來又分開,各自又有自己的經歷,最後又在英雄大會上重遇,之後又分開,之後又重遇……。
【相關圖輯】被翻拍無數次的《神鵰俠侶》 誰又是你最喜愛的小龍女?(點擊放大瀏覽)▼▼▼
武俠小說情節發展的「敘事功能」
「生死劫,連環套」為小說人物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險關,這是小說情節引人入勝的地方。然而,到底是甚麼「因素」來驅使小說的人物甘願經歷這些險關呢?這種因素,可以稱為「敘事功能」。所謂「敘事功能」,就是指小說裏經常出現的「行動」(行為)。這些行動由小說人物發出,而由於做了這些「行動」,現況改變,小說人物因而可以進入下一個情節。試看以下情節:風清揚傳授令狐冲獨孤九劍,令狐冲打敗田伯光;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張無忌打敗阿大;楊過傳授三招給張君寶,張君寶打敗尹克西;天山童姥傳授天山六陽掌給虛竹,虛竹打敗烏老大。上面的描述來自不同小說中的不同人物,但不難發現,四個故事都有相似的地方:A傳授B武功,B擊倒C。人物雖然不同,行動卻一樣:「傳授」與「擊倒」。
小說由許多行動構成,但並非所有行動都屬於「敘事功能」,只有經常出現在小說中、帶動情節發展的,才能算是「敘事功能」。武俠小說是類型小說(類型文學),題材獨特,也有專屬的「敘事功能」。丁永強指出,武俠小說共有十五種核心場面,分別是:仇殺、流亡、拜師、練武、復出、艷遇、遇挫、再次拜師、情變、受傷、療傷、得寶、掃清幫兇、大功告成、歸隱。這些「場面」,其實都可以視作武俠小說的敘事功能。
【相關圖輯】圖書館借閱龍虎榜 《射鵰》續居榜首(點擊放大瀏覽)▼▼▼
金庸武俠小說的敘事功能
金庸小說是武俠小說,自然涵蓋上述十五種場面。不過,金庸小說之所以能夠「享譽武林」,在情節上也自必有其特獨之處。以下以金庸小說中的長篇與中篇為分析對象,嘗試從紛繁的情節中找出經常出現的「敘事功能」,從而了解金庸小說在情節上的特色。金庸的長篇小篇與中篇武俠小說,合共十二個男主角。這十二個男主角只有一種初始形態,這種形態具有兩個特徵:
(1)父親缺席
主角的身份與成長背景往往與故事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上述十二人中,除了陳家洛外,其餘十人,以「遺腹子」身份出場的有郭靖、楊過,而以孤兒身份出場的則有虛竹、令狐冲、袁承志、狄雲、石破天和胡斐。即令出場時有父親的喬峰和段譽,事實上的所謂「父親」也不是親生的。這是一種「父親缺席」的情況,為小說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主角可以從家庭的約束中解放出來,擺脫「親在不遠遊」的規限,無拘無束地開展個人的「旅程」。也因此,孑然一身的楊過可以長居古墓,父親早喪母親自盡的郭靖可以死守襄陽,本性灑脫的令狐冲也在脫離師門後(離開那個身兼父職的師父)可以出任恆山派掌門,而陳家洛、袁承志、張無忌,則可以義無反顧地與朝廷對抗。
(2)身份與武功俱不高
除了父親缺席外,這些男主角還有兩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身份地位不高而且武功低微。身份在這裏指其江湖地位,這些主角出場時幾乎清一色地是江湖第三代或以下的弟子。郭靖師承江南七怪,七怪在江湖上只是薄有名聲,名頭比全真七子低,即與全真七子並列,郭靖也只是五絕的徒孫輩;楊過是丘處機的徒孫,屬全真教四代弟子。華山首徒令狐冲的師父岳不群雖有君子劍的美譽,地位已遠較五嶽劍派盟主左冷禪低,更遑論更高一輩的少林、武當掌門。張無忌只是武當第三代弟子;虛竹在少林中也是第三代弟子。袁承志雖然是明末大將之子,卻不見容於朝廷而流離失所。石破天自小被喚作狗雜種,受人恥笑,更遑論身份武功了。
論武功,郭靖隨江南七怪學武,即使有全真教馬鈺之助,還是不敵楊康;楊過雖獲西毒歐陽鋒傳授蛤蟆功,張無忌雖有七傷拳口訣與武功心法,卻因年少或傷病而未能成為同輩高手;令狐冲雖然是華山派的大師兄,但相對於他的對頭田伯光或余滄海,根本難以相比;狄雲有一個不安好心的師父,唐詩劍法每招都差一點點;胡斐失去了《胡家刀譜》開首兩頁,武功難有大成;虛竹只是少林小僧,武功低微;段譽和狗雜種石破天根本不會武功。在俠客成長的故事模式中,主角身份不高與武功低微才有大的發展空間。金庸小說主要寫俠客成長的過程,為主角選擇這種初始形態自有其道理。
眾多主角中,只有陳家洛與喬峰例外。陳家洛甫出場時,已經是一代高手天池怪傑袁士霄的傳人,武功雖然並非最高,卻是同輩(如余魚同、霍青桐等人)之冠,而且他可以和反派勢力第一高手張召重互比高下,武功自是不弱。喬峰更是不同凡響,身懷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兩項天下絕頂武功,在聚賢莊上力戰群雄,少林大會上力敵身負易筋經內功的游坦之,擊退星宿老仙,更大敗姑蘇慕容復。只要仔細比較這兩個主角,不難發現兩人至少有十二個相似的地方(見文首圖輯)。然而,如果以故事發展的角度來看,真正例外的只有喬峰。因為陳家洛雖然武功不弱,但故事後段卻因從《莊子》有所領悟而武功大進。《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武功卻始終如一,沒有任何改變。武功層次的高低以及主角的武功是否有可進步的空間在金庸小說中非常重要,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喬峰,其遭遇與結局又與其他主角完全不同。
總括來說,在俠客成長的小說中,金庸把主角的初始形態設定為「父親缺席」與「身份與武功低微」兩種情況,這為日後主角的江湖歷練提供了可以持續發展的進步空間,讓主角在不同的遭遇中慢慢提升江湖地位與武功。事實上,即或是不在分析之列的韋小寶與袁冠南,也有相同的情況。袁冠南的父親被皇帝逼死,出外尋母,武功雖然不弱,在故事中仍有進步的際遇。至於韋小寶,原只是揚州的小混混,連母親韋春花也不知道小寶的生父是誰。他由妓女之子,逐步提升地位至一等公。在金庸小說中,《鹿鼎記》雖然是另類的武俠故事,然韋小寶在故事中的初始狀態,又與其他主角無異。
書名:何以金庸:金學入門六大派
作者:邱健恩,文學博士, 金庸舊版小說、漫畫收藏愛好者,曾舉辦「金庸小說版本展」,並獲香港文化博物館委任為特約研究員。近年專注探討文學的版本問題與文字的跨媒界現象。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