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最成功有聲書平台 女主播年賺百萬 聽眾卻不知原來她看不見
在上海長寧的一處共享辦公空間裡,90後姑娘馬寅青和同事們一起,每天在電腦和麥克風前忙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如果你是有聲書的愛好者,你也許聽過他們的作品。從流行的都市網文到《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的世界名著,他們的聲音伴隨幾十萬人,度過無聊的通勤路途,或是陪著人們入眠。聽眾們會被這些娓娓道來的故事打動,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聲音背後的主播,其實是看不見的視障者。
馬寅青出生於1994年,因早產被放暖箱吸氧過量導致失明。雖然沒能擁有視力,但馬寅青仍能「看」見這個世界——通過觸摸、聆聽,加上自己的想像。收音機是她年少時最親密的伙伴,也成了她獲取外部信息、認識這個世界的主要途徑,「我喜歡聽廣播,天天聽101.7的音樂節目,以前還經常聽張震講鬼故事」。
馬寅青成為了有聲書主播的契機(點圖了解更多)▼▼▼
90後創業者馬寅青:「我們做得不比別人差」
如果不能用雙眼看這個世界,該如何養活自己?根據數據,中國現有視障人群超過1700萬,這個很現實的問題,無可避免地擺在他們面前。
對於視障人群來說,推拿是為數不多的出路之一。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裡,馬寅青學的也是推拿專業。但因為力氣小,她並不喜歡做推拿。「那時我才20歲,如果一直做到50歲退休,要幹30年推拿,我不想人生就這樣度過。」馬寅青對聲音非常敏感,高中時她接觸過網絡配音,在大學話劇社也擔任過畫外音和旁白。那時正值網絡音頻行業興起,她對廣播劇的興趣日漸濃厚,還兼職當網絡電台主播。
【延伸閱讀】最美表演│佘詩曼首演失明攝影師 素顏上陣網民讚:太驚艷!(點擊放大瀏覽)▼▼▼
「我的家庭環境還算可以,就是爸媽也不急著需要我去賺錢養家的那種。所以畢業之後,我就和他們說,能不能讓我去試試,說不定能靠有聲內容養活自己。」爸媽一開始表示過擔心。其實在高中時候馬寅青就萌發過把配音當作事業的念頭,但當時的有聲內容產業還沒有那麼完善,老師也說,「你最多把它當成愛好,要以它為生是不可能的。」
畢業後,她去做有聲內容的公司應聘過,對方卻以擔心她的出行安全為由婉拒了。馬寅青一想,既然身邊也有那麼多擅長演播有聲書的視障小伙伴,為什麼不自己成了一個團隊來做這件事呢?
2019年,馬寅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把網文變成有聲書,也做最基礎的音頻剪輯。公司成立了三個多月後,終於有了第一單正經生意。她一個人拿著盲杖跑到杭州去簽合同,對方看到她時才知道她是個視障人士。「太好了,公司不用關門了」,有了第一筆生意,馬寅青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到了2019年年底,她的公司寅青文化有了30萬元收入。
「那時我們真的什麼資源都沒有,所以有生意就接,哪怕是那種很小的客戶,比如幫單個主播做後期處理什麼的,都會去做。後來參加了一些創業大賽,有老師幫忙接洽一些出版社,才開始上了正軌。」馬寅青說,自己一般不會主動告訴別人他們是一支視障團隊。「我不希望被特殊對待,在這個行業裡,我相信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不會比別人差。」
2020年寅青文化入駐喜馬拉雅 至今已製作240餘條有聲內容(點圖了解更多)▼▼▼
視障鬥士劉志偉:幫助盲人多元化就業
在喜馬拉雅上,像馬寅青一樣的視障主播還有很多。其中,第一位和喜馬拉雅簽約的全職主播名叫劉志偉,在國內的視障群體中,他是頗有名氣的旗幟人物。劉志偉1983年生於濟南,先天性失明,他在喜馬拉雅上的ID叫做「臥龍殘雪」,頗有80後的網絡衝浪氣質。
2007年,24歲的劉志偉因為自己的一個帖子《互聯網:請不要忘記殘疾人》引起熱議。中國殘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張海迪特地給他打了電話,並許諾將「盲道被佔用」「驗證碼阻礙盲人上網」等問題寫進提案。那幾年,劉志偉可以說是中國最著名的視障人士,媒體和網友稱他為「鬥士」。2009年後,他結了婚生了女兒。「單身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有了家庭就不能老當鬥士了。」婚後,他老老實實做了十年推拿。
劉志偉喜歡郭德綱,還當過郭德綱貼吧的小吧主,工作室牆上掛著他和老郭的合影;他也喜歡單田芳,從小聽著評書長大,單田芳去世那天他哭了很久。「我們80後,同齡人小時候都愛看動畫片,《灌籃高手》什麼的。但咱們盲人你這玩意兒也看不了,只能聽聽對白,也不知道人家這籃灌得好不好看是吧?」「相聲、評書和現在的有聲書就不一樣了,他一聽,『這人腳尖一點地蹭就上房了 』,身臨其境。」
看看劉志偉如何開始自己的有聲書事業(點圖了解更多)▼▼▼
一年下來,劉志偉現在在喜馬拉雅上積累了8萬多粉絲。至於未來的憧憬,他說自己希望成為「頭部」。「當別人提到『臥龍殘雪 』的時候,不會再說他是不是盲人,而是『這小子說得不錯 』,爭取有百萬粉絲。」
90後學霸王彥龍:「音頻生態給了我們公平」
王彥龍是喜馬拉雅「黑樂電台」的創始人,同時還是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中醫和法律雙學士,拿下過多個視障者創業競賽的桂冠,上過TED演講。
16歲之前,王彥龍是個「普通明眼人」,學習成績普普通通,也從來沒想過人生的意義。但一次校園事故中,他的視網膜脫落沒能得到及時治療,就此成了盲人。他在屋子裡待了整整兩年,長時間陷入恐懼和迷茫中,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 王彥龍沒有認命,而是花了半年時間,考上了每屆只收20人的青島盲校。從小喜歡心理學的他受到耶魯盲人女孩吳晶的啟發,立志要出國學心理學,雅思考了6.5分,但最後因為家境還是沒能如願。
王彥龍畢業後的創業之路 拿百萬投資投身雲客服行業(點圖了解更多)▼▼▼
「做有聲書要比雲客服難多了,因為牽扯到藝術的理解和表達,那是一個全新的門類。」王彥龍要迅速把那些從各行各業轉崗來的伙伴們打造成「聲優」,於是他成立了一條龍式的培訓,從拿書、挑書、中書、朗讀到後期製作,他的工作室全包。「其實整個社會對視障人群的認識還是有一些偏差的,比如說眼睛看不到,怎麼工作呢?但是在喜馬拉雅這個生態裡,不在乎你的學歷,也無所謂你是否殘障,只要你勝任這份工作,就可以把任務給到你,特別公平。」
8000名殘障主播,在這個時代實現自我價值
喜馬拉雅大數據顯示,目前該平台上殘疾人主播已超過8000名。其中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元,專輯播放量最大的超過8億次。 除了視障人群之外,這些主播中還有雙手先天性黏連、因股骨頭壞死行走困難、因血友病導致關節活動受限的其他殘障人士,都靠著自己的聲音內容自力更生,獲得了穩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他們可以真正取掉「殘疾人」的標籤,不受他人有色眼鏡的影響,用努力和真誠受到聽眾的喜愛,讓無數聽友在聲音的世界裡找到慰藉。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 喜馬拉雅內容消費大增(點圖了解更多)▼▼▼
與此同時,喜馬拉雅的主播生態愈加繁榮:出版社、媒體、MCN機構、品牌主、播客、明星等紛紛加速入駐,聯合喜馬拉雅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提升聽的體驗。
也正是因為喜馬拉雅的平台內容生態足夠成熟,才能夠讓殘疾人在這裡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將自己的聲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找到自己的價值。就像王彥龍說的那樣,「你坐在麥克風前,不因你看不見而低人一等,也不會因你是任何成功人士,而比一個盲人有先天優勢。」
【延伸閱讀】內地男20多歲便被迫娶殘障女 洞房夜寧睡陽台 結局暖哭無數網友(點圖放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