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水果│中醫分享吃對6款時令水果清熱潤燥 原來西瓜已經唔啱食
已到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但香港天氣悶熱依然,卻未見涼意,由於正值暑假,小朋友依然跑跑跳跳,好動的他們容易流汗如雨,出現口乾卻不想喝沒有味道的開水,註冊中醫師陳綺琪建議家長可以多給小朋友吃水果,想食得健康又想養生,便要注意當中宜忌。
夏天吃瓜,秋天吃果
小朋友陽氣本盛,動輒流汗,多吃西瓜、冬瓜這類水果不單消暑還解渴補津液,但是秋天便要開始注意調養與秋天對應的臟腑-「肺」,選擇潤燥的水果,現在開始可以多吃酸酸甜甜的水果。
按圖即看立秋吃水果宜忌:
不過話雖如此,在香港立秋了,日間天氣還是十分炎熱,暑熱未消,加上香港天氣四季潮濕,“潤”這一個字還是要小心慎用,不用滋潤太過。家長可注意立秋後,小朋友易有以下症狀,
按圖即看陳醫師建議對策:
另外,很多家長可能都提醒小朋友或自己要多喝水,坊間常說的每天8杯水,陳醫師表示這個說法其實都是僅供參考,暫時未有研究指出每人每日飲多少水才是最好。她說:「中醫角度來講,每人體質不同,尤其是脾胃虛的小朋友,經常投訴口淡淡,口乾得來又不想喝水。首先脾胃虛會導致痰飲(多餘水液)留在體內,令人周身疲倦、口淡淡、食慾減、便爛/黏、濕疹、鼻敏感及其他腸胃問題等等。」
兒童喝水宜忌:
她認為體內多餘水液影響脾胃生化氣血,不能滋養皮膚口腔,導致口乾但不想飲水,口淡淡想飲食濃味滋膩之物,搞到脾胃越來越差,惡性循環。她說:「喝水雖然重要,但這種情況反而不要喝太多,否則身體承受不了,將多餘的變成垃圾。」
*每人體質不同,以上資訊僅供參考,有任何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相關文章:立秋24節氣│中醫媽媽分享4款湯飲 適合由暑熱過渡到秋涼飲用
點圖即睇立秋宜服湯飲:
相關文章:大暑24節氣│天氣悶熱多雨 中醫媽媽教煮2款湯飲慎防暑濕感冒
按圖即睇適合大暑前後飲用湯水:
謝醫師表示喜歡在大熱天時吃凍食降溫者要注意:「由於剛開始吃生冷食物,會有一時之快,但一段日子過後,脾陽受損,反過來容易出現脘腹脹悶﹑腹瀉等脾虛症狀,慢慢演變成『外熱內寒』的體質,即常覺身熱,但又怕冷;或一吃生冷則出現胃腸不適的症狀。 」
「冬吃蘿蔔夏吃薑」即是指夏天適當吃薑,有助化解體內寒濕謝醫師說:「子薑經過糖、醋醃製後酸甜開胃,又沒有老薑﹑肉薑般辛辣,一星期吃上數片,對小朋友和大人有保健作用。」
要預防夏天的暑濕感冒,謝醫師說:「建議下雨的時候,天氣稍涼,家裡就不要吹冷氣,讓身體有『微微汗出』逐出體內寒濕的機會,『寒性收引』 常開冷氣易令身體的調節機制變得遲鈍,不能適應氣侯變化而容易感冒。」
按圖即睇淋雨後應該要點做?
相關文章:小暑24節氣|全年最熱三伏天 中醫媽媽教煲2款湯水清熱消暑益氣
按圖即睇何謂「三伏天」:
「透過經絡的作用和夏天三伏天的氣侯特點,從而提升身體陽氣,預防虛寒性疾病於冬天加重。對於有痛經、月經不調的婦女,揀選合適的婦科穴位;如子宮穴、中極穴、三陰交…等,亦能達到調經止痛的作用。由於不用吃藥,因此對小朋友和大人,均是簡單便捷的中醫特色療法。」
除了進行天灸療法外,謝醫師表示小暑後人體因高溫汗孔開泄以散內熱,「但汗出過多,亦容易耗氣傷津,因此亦可以準備以下湯水,益氣養陰,以迎接盛夏的高溫。」
按圖即睇適適合全家大小飲用的「小暑」湯水:
相關文章:雨季湯水│中醫推介3款食療 預防小朋友淋雨後著涼 可解濕壓熱伏
點圖即睇3款適合雨季食療:
相關文章:兒童夏天喝冰水、沖凍水涼消暑 中醫:最傷脾胃引發濕疹鼻敏感
點圖即睇陳醫師建議降溫注意事項:
點圖即睇脾胃健康對小朋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