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24節氣│中醫媽媽分享4款湯飲 適合由暑熱過渡到秋涼飲用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意即秋天的開始。但香港8月秋意不明顯,但氣溫正是暑熱趨向秋涼的轉折期。註冊中醫謝嘉雯建議在食療上仍要顧及消暑,並加入滋陰潤肺食材,以防立秋後燥邪傷肺。

立秋雖然代表秋天開始,但身處南方的香港,8月的秋意並不明顯。謝嘉雯中醫師認為:「立秋過後,大自然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溫正是由暑熱趨向秋涼的轉折期。立秋前後剛好處在三伏天,所以仍然多雨酷熱,食療上仍要顧及消暑,但可加入滋陰潤肺的食物,如蜂蜜、百合、銀耳等以滋陰潤燥、益胃生津, 以防立秋後燥邪傷肺。」

立秋後少吃這種食物

秋天由肺主令,也是農作物收成的季節;謝醫師說:「飲食養生,亦宜收不宜散;應多食酸味食物以收斂肺氣,如橙、檸檬、奇異果、番茄等;少食辛,以免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立秋後要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

點圖即睇立秋宜服湯飲:

+22
謝嘉雯中醫師:兩孩之母的中醫媽媽。深信中醫之博大精深,除治病外,更關乎一種生活 態度。個人博客: http://cmptse.blogspot.hk/

相關文章:大暑24節氣│天氣悶熱多雨 中醫媽媽教煮2款湯飲慎防暑濕感冒

按圖即睇適合大暑前後飲用湯水:

+14

謝醫師表示喜歡在大熱天時吃凍食降溫者要注意:「由於剛開始吃生冷食物,會有一時之快,但一段日子過後,脾陽受損,反過來容易出現脘腹脹悶﹑腹瀉等脾虛症狀,慢慢演變成『外熱內寒』的體質,即常覺身熱,但又怕冷;或一吃生冷則出現胃腸不適的症狀。 」

「冬吃蘿蔔夏吃薑」即是指夏天適當吃薑,有助化解體內寒濕謝醫師說:「子薑經過糖、醋醃製後酸甜開胃,又沒有老薑﹑肉薑般辛辣,一星期吃上數片,對小朋友和大人有保健作用。」

要預防夏天的暑濕感冒,謝醫師說:「建議下雨的時候,天氣稍涼,家裡就不要吹冷氣,讓身體有『微微汗出』逐出體內寒濕的機會,『寒性收引』 常開冷氣易令身體的調節機制變得遲鈍,不能適應氣侯變化而容易感冒。」

按圖即睇淋雨後應該要點做?

+1

相關文章:小暑24節氣|全年最熱三伏天 中醫媽媽教煲2款湯水清熱消暑益氣

按圖即睇何謂「三伏天」:

+2

「透過經絡的作用和夏天三伏天的氣侯特點,從而提升身體陽氣,預防虛寒性疾病於冬天加重。對於有痛經、月經不調的婦女,揀選合適的婦科穴位;如子宮穴、中極穴、三陰交…等,亦能達到調經止痛的作用。由於不用吃藥,因此對小朋友和大人,均是簡單便捷的中醫特色療法。」

除了進行天灸療法外,謝醫師表示小暑後人體因高溫汗孔開泄以散內熱,「但汗出過多,亦容易耗氣傷津,因此亦可以準備以下湯水,益氣養陰,以迎接盛夏的高溫。」

按圖即睇適適合全家大小飲用的「小暑」湯水:

+6

相關文章:雨季湯水│中醫推介3款食療 預防小朋友淋雨後著涼 可解濕壓熱伏

點圖即睇3款適合雨季食療:

+12

相關文章:兒童夏天喝冰水、沖凍水涼消暑 中醫:最傷脾胃引發濕疹鼻敏感

點圖即睇陳醫師建議降溫注意事項:

點圖即睇脾胃健康對小朋友的影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