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狠毒專橫?學者揭真人頗暖心 專照顧同病相憐寡婦們
歷史學家唐德剛(1920-2009)曾半開玩笑說,最高領袖中,私德當推西太后第一。的確,民間關於西太后捕風捉影的謠言縱然所在多有,卻大多為無稽之談。《宮女談往錄》裡,老宮女何榮兒口中的西太后就是一個恪守寡婦之道的老太太。咸豐(1831-1861)駕崩時,西太后年僅二十六歲。深宮之中,孤兒寡婦生活之艱辛視民間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她對於同病相憐者往往頗有照顧,身邊幾乎形成了一個「寡婦圈」。(本文節錄自《被誤認的老照片》。)
【相關圖輯】被誤認的老照片.書摘|「少女慈禧絕版照」其實是珍妃?流傳80年珍妃遺像反是某神秘格格(點圖放大閱讀)👇👇👇
文:陳煒舜(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如恭親王奕訢(1833-1898)的長女自小被西太后認作養女,在宮中生活,與堂弟同治為幼年玩伴。後來更封為榮壽固倫公主,爵位與親王相等。榮壽公主十三歲時,便由西太后指婚給額駙景壽之子、一等蔭生志端。然而婚後半年,志端患病而死。西太后為了補償榮壽,遂依舊讓她進宮侍奉。《清史稿》云:「公主性骨鯁,而能持大體。」雖然深受西太后寵愛,卻能犯顏直諫,因此人稱「女汲黯」。民國十三年(1924),榮壽以七旬高齡去世,哀榮備至。
情況類似的又有垣大奶奶(一般皆作元大奶奶,誤)。她是內務府大臣慶善之女、西太后內侄德垣之妻,十八歲時剛剛文定便成了望門寡,於是西太后也讓她在宮中作伴。德齡(1885-1944)《御香縹緲錄》回憶自己入宮時,垣大奶奶才二十四歲;但神態卻已跟四五十歲的老婦人無二;所幸她天性「愚笨木訥」,因此環境雖然哀痛,但竟像毫無感覺。
至於慶親王奕劻四女(人稱四格格)的遭際,就更令人感歎了。德齡說四格格「出奇的漂亮」,而《宮女談往錄》則云:「老佛爺另外喜歡的人是四格格,她是慶王的女兒,大排行在四,所以稱四格格。也是老太后指的婚,剛結婚就守寡,老太后過意不去,常接到宮中或園子裡來住。這是位聰明伶俐的人,嘴甜手巧,能哄老太后喜歡,做事八面玲瓏,很會見廟燒香。……幾天不見,老太后就想她,常接到宮裡或園子裡來,也常陪著老太后坐船遊湖。」的確,庚子亂時西太后前往西安,還不忘把三格格和四格格帶上。可是四格格的公公直隸總督裕祿(1844-1900),卻因抵禦八國聯軍兵敗而服毒自殺,夫家從此家道中落。
進而言之,慶王之孫溥銓(1923-)回憶,四格格與裕祿第九子結婚,琴瑟和諧,而西太后很少讓她回家,夫妻聚少離多。後來其夫抑鬱而終,恰值西太后要妝成觀音菩薩留影。四格格熱孝在身,一聽要和三姐一起穿彩衣、化濃妝,心中不是滋味,回家哭鬧不已。慶王大恐,勸道:「你可千萬別抗旨不遵,若惹惱了太后,全家可吃不起呀!」她才勉強陪西太后留了影。辛亥以後,四格格紅顏老去,又無子女奉養,晚景淒涼而終。
西太后與四旗服女合照 五人竟被認錯三人?點擊放大瀏覽相關照片及繼續閱讀書摘👇👇👇
較權威的《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有一張是西太后與四位旗服女性合影,文字稱左起為「德齡、四格格、西太后、元大奶奶、容齡」,網上紛紛因循。除了西太后和垣大奶奶正確外,其餘三人的身分皆認定錯誤。德齡、容齡遺影甚多,一照勘便知其非。此外,四格格與西太后的日常合影也比比皆是。相形之下,左一除面容略瘦外,模樣與四格格別無二致,當是其人。左五的服裝與左一全同,當為姐妹。參照三、四格格與西太后的觀音裝合影,可以確認左五是三格格。換言之,大概因為三、四格格常在宮中走動,故衣著上也比較有默契罷。
有趣的是,左二與左五雖然服裝不同,卻容貌相似,應是較少入宮的二格格。比對榮壽公主與貴婦們的合照,前左一為二格格,左四為四格格,後左一為三格格,左二為垣大奶奶,可謂原班人馬再度出現。則《薈萃》中那張合影中的人物身分,更可進一步釐清矣。附帶一提,《薈萃》一書在第二章〈西太后〉所錄合照中數次標出四格格,然第十四章〈社會剪影〉收有四格格大頭照一張,卻僅標為「旗人貴族婦女」,亦一時疏忽也。
【延伸閱讀】秦始皇驚世容貌曝光 內地AI專家神還原 網友:對視不敢超過3秒(點擊放大瀏覽)▼▼▼
【延伸閱讀】台博物館自稱還原了最真實3D妲己 網友群嘲:長這樣,殷商亡不了(點擊放大瀏覽)▼▼▼
書名:被誤認的老照片
作者:陳煒舜(Nicholas L. CHAN),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意文、德文雙副修)、研究院中文學部碩士、博士。先後執教於臺灣佛光大學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研究領域及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神話學等。著有《林雲銘及其文學》(2000)、《明代楚辭學研究》(2003)、《楚辭練要》(2006)、《屈騷纂緒》(2009)、《明代前期楚辭學史論》(2011)、《從荷馬到但丁》(2013)、《神話傳說筆記》(2016)等,並於海內外期刊、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多篇。餘暇從事散文、新舊體詩歌之創作,及外文詩歌與歌詞之翻譯,結集出版者有新詩集《話梅》(1999)與音樂隨筆《尋找繆思的歌聲》(2006)。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