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托行山徑變石屎樓梯 工程開出超闊路面 鏟泥機都上到山頂
大上托行山徑變水泥路,一條新的石屎「天梯」即將出現!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在興建大上托的行山徑,記者現場所見,部分路段已被鋪設為水泥路或樓級,近頂位置停泊了一部挖泥機。為了工程,承建商沿行山徑在山坡上鏟出一條闊2米至5米的斜路。
越野跑手曾小強不滿行山徑的興建方法,認為政府應該盡量採用天然物料,而非全條用上水泥;另外,他發現水泥山徑兩旁有大量樹木被移除,地盤的闊度相當於水泥徑的3倍。「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昨日發起聯署,反對這項工程。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指,整條連接路的基座會以混凝土建造,而表面則用天然石材覆蓋,他們會盡快與「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聯絡,了解行山人士的關注。
這條新行山徑屬於《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始於衛奕信徑第3段近大牛湖的一個涼亭旁,先向西南方向上升至約220米之處,之後山徑轉為向偏西方向繼續上,直至約400米高的大上托山頂,之後行山徑會向北下降,接駁到未來發展區的休憩用地。據發展計劃,當局會在大上托山頂興建觀景台。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地盤張貼的告示及地圖】
記者5月中到現場視察,發現由衛徑路口至大上托山頂,承建商沿擬建行山徑開拓出一條闊2至3米的斜路,約為水泥徑闊度的3倍,個別位置更闊至5米。沿路上,擺放着很多包括鋼筋的建築物料,還有一部挖泥機。越野跑手曾小強不滿當局為工程移除大量樹木,在山坡上開出一條寬闊的斜路,他嘆:「咁粗暴,咁離譜,好誇張!鏟泥機都上到山頂,好離譜,開到咁闊!」
以這段上山路計,大約有一半路已經鋪了石屎,既有平坦位置的水泥路,也有陡峭位置的水泥樓級。有一大段非常陡峭的斜路暫時未建路,但相信都會興建一條長樓級。行至近頂位置,見到工人已經造好一段樓級的木模,砌好鋼筋,相信下一步就是灌注水泥。
【大上托行山徑工程進度】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發起人曾小強表示,由這條上大上托的行山徑原本是天然泥路;記者視察當日,間中都見水泥徑旁的樹上綁了行山絲帶。曾小強不反對政府改善行山徑,讓更多市民欣賞山上的景色,但他不滿土木工程拓展署大規模使用水泥建路,因為大部分行山人士都不喜歡行水泥路。他形容這條大上托行山徑「唔理平路定斜路都落晒石屎」。
曾小強表示經過多年爭取,漁護署已經聽取山友意見,盡量採用木頭及石頭建路;至於主要負責興建非郊野公園範圍行山徑的各區民政處,亦開始在意山友的聲音,減少興建人工化的行山徑。曾小強說:「民政處會咨詢我哋,我哋就會去實地考察。」4月,民政事務處邀請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到五桂山,與處方人員討論行山徑工程細節。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周三在網上呼籲,希望山友及附近居民簽署聯署信,反對大上托山徑石屎化工程。 他們反對破壞和過度擴闊原有的天然山徑,不滿意當局以石屎及鋼筋建造行山徑,認為這工程不必要地破壞林木及自然景觀,亦反對在山上建造過量的人工設施。
【大上托行山徑工程進度】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亦在社交網站發文,不滿政府部門之間欠溝通,「今次呢項工程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其實漁護署喺郊野公園多年來一直用手作步道方式建設山徑,務求與自然環境和諧融合,唔會本末倒置破壞咗郊野美景,點解同一個政府,好的做法不能在部門之間承傳?」
規劃署在2013年2月為「安達臣道石礦場未來土地用途規劃研究–可行性研究」發表的《第2階段社區參與報告》,當中有參與者認為在大上托的岩壁上,應避免過分使用混凝土、外來的石頭及人為構築物;而規劃署就在報告的回覆中指,會考慮施加限制以避免/減少在岩壁上使用混凝土、外來的石頭及人為構築物。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27日)回覆,指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的工地平整及基建工程於2016年展開,當中包括一條長約兩公里的鄉村連接行人路,連接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及衛奕信徑第3段(近凹頭村);有關連接路的工程已於2020年12月展開,預期在2022年初完成及移交民政事務處,並會適時開放予公眾使用。
整條行山徑以混凝土建造基座
署方稱,就連接路的建造上,他們已充分考慮綜合社區參與計劃、西貢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坑口鄉事委員會及附近村民代表等多個方面的意見。這連接路的設計與其他鄉村連接路相近,為配合自然環境及確保公眾人士安全使用,整條連接路的基座會以混凝土建造,而表面則用天然石材覆蓋;在部分路段,署方亦會於有需要的位置加裝仿木扶手,方便公眾人士使用。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會盡快與「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聯絡,以解釋有關工程及了解他們的關注。
了解更多夏天行山須知:
【夏天行山】常見意外處理 詳解中暑、熱衰竭症狀分辨及急救方法
【夏天行山】近年至少兩宗被雷擊致死 遇雷暴應盡快離開高原山脊
大家上山前先了解行山禮儀:
看圖比較消委會測試的15款Sports Bra:
看圖比較消委會測試的15款運動上衣: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教你用「GPS遠足留蹤」服務: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