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根本不用教

撰文:何萬貫
出版:更新:
繁體字與對應的簡體字是很容易讓人混淆的,例如「後」與「后」,「前後」的「後」寫成簡體字是「后」,而「皇后」的「后」依然是「后」……如果學生學習繁體字,又學習簡體字,書寫時可能出現混淆,更容易寫錯字和別字。
何萬貫
教育局長吳克儉。(資料圖片)

最近,教育局發表了《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諮詢文件,文件提及在香港中學推行簡體字教學。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繁簡並行 有礙學習

 

問題在於,教育局並不是要推行單純的簡體字教學,而是「先繁後簡」的「繁簡體字教育」,要求學生先掌握繁體字,然後認識簡體字,這就產生一個繁簡字互相干擾的問題。歷屆香港會考和文憑試考試報告都指出,考生經常寫錯字和別字,包括繁簡一體。如果加快中學生學習簡體字,會否造成學習上的混亂?事實上,有些繁體字與對應的簡體字是很容易讓人混淆的。例如「後」與「后」,「前後」的「後」寫成簡體字是「后」,而「皇后」的「后」依然是「后」。又例如「鬍」與「胡」,「鬍鬚」的「鬍」寫成簡體字是「胡」,「胡先生」的「胡」依然是「胡」。一個漢字,在簡體的情況下這樣寫,在繁體的情況下又那樣寫,如果學生學習繁體字,又學習簡體字,書寫時可能出現混淆,更容易寫錯字和別字。

 

另一方面,中文科老師擔心同學學懂簡體字後,進而做功課時也繁簡並用。同時,在推廣簡體字的基礎上,將來當局會否讓各學科之教科書也改用簡體字版本?

 

教簡體字 多此一舉

 

其實,大部分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字形是相同或相近的,在學習繁體字的同時,到底有沒有專門學習簡體字的必要?例如「我們(们)還(还)是去香港旅行吧。」在此句子中,除了有字形相近的字外,大部分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字形都相同。至於那個「还」字,雖然它繁體跟簡體的字形不相近,但同學可根據上文下理推斷其字義,幫助理解句意。換言之,同學在掌握繁體字後,如需要閱讀簡體字文章,也應可應付裕如。而事實上,香港不少中學生都會在網上閱讀簡體字文章。他們從內地網站蒐集參考資料時,看的也是簡體字,他們都沒有出現閱讀上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何需專門去「教」?

 

總之,目前仍可採用自由政策,讓同學自主閱讀有關簡體字的文章,在閱讀中學習簡體字。與此同時,教育局不妨就繁簡字學習展開學術研究,藉以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