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Tesla質疑有人策劃車展維權事件 一文睇清來龍去脈
近日,Tesla因有車主在上海車展維權,以及屢出事故而備受關注,副總裁陶琳的「沒有辦法妥協」回應,更將公司推上輿論浪尖,官媒及政府部門先後發文評論事件。儘管事情已過去一周,但不停反轉的劇情一直讓Tesla始終佔據微博熱搜,成為傳媒關注焦點。
本文將通過Q&A的形式梳理「Tesla維權風波」的來龍去脈。
Q1:事件的起始是甚麼?
今年2月21日,張女士的父親駕駛Tesla Model 3私家車從旅遊景區回家,同行的包括張母、張女士以及其1歲多的侄女。張父通過紅綠燈路口時,發現踩剎車時車輛沒有減速,隨後私家車發生追尾,最終撞上路邊的水泥防護欄才停下。經醫院診斷,張父有輕微腦震盪,張母則有多處軟組織損傷。
張女士多次到河南鄭州市的Tesla店維權無果,遂於4月19日現身上海車展維權,她身穿寫有「剎車失靈」的T恤,站在Tesla車頂上不斷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因擾亂公共秩序,她最終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
事後,Tesla副總裁陶琳在展會現場以「沒有辦法妥協,這是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回應事件,並強調「自己的調研顯示,90%的客戶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Q2:民間輿論及官媒如何評價事件?
陶琳的強硬態度引起外界關注,不少網民都希望Tesla能尊重消費者,雙方盡快進行第三方鑑定,更直言陶琳向人留下的印象非常差。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勇氣」,指出事實真相如何,很難倉促定論,惟企業應該具備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態度。
中紀委及中國消費者協會均發聲評論事件。中紀委指出,解決問題、化解糾紛,必須在法律框架下、通過法治方式解決。中國市場歡迎企業前來投資發展,但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市場規則、尊重消費者權益。中消協則稱,尊重消費者是企業經營的首要前提,面對消費者的投訴,企業要提供合理的解釋和有效解決方案。
Q3:Tesla如何應對此次風波?
維權事件發生後,Tesla多次發聲明回應。4月19日,Tesla先後發布兩則聲明,稱公司一直與張女士積極協商,但對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檢測,且拒絕所有解決方案,並表明「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並承諾如果是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這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陶琳以「不妥協」回應事件,官媒及多個政府部門先後發文批評。4月20日,Tesla 就未能及時解決車主的問題深表歉意,並表示已成立小組專事專辦,盡力滿足車主訴求。
張女士一直要求Tesla提供行車數據。4月21日,Tesla表明願意向第三方鑑定機構、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管部門或張女士,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並懇請鄭州市市監局指定第三方檢測鑑定機構。
4月25日,Tesla表示已與張女士取得聯繫,並積極與各級主管部門溝通,爭取在政府的指導和監督下盡快啟動調解,並推動第三方檢測。
Q4:事件最新進展是什麼?
除了向車主提供行車數據,Tesla更向傳媒公布了事故前一分鐘的行車數據。此舉隨即引起張女士不滿,認為Tesla未經其本人同意就擅自將行車數據對外公開。
同時,張女士對Tesla處理事件的態度、做法提出多項質疑,包括她從未表達過不接受第三方檢測,只是不接受Tesla指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於陶琳曾聲稱車主要求巨額賠償,張女士則要求對方提出證據,否則就需要向她公開道歉,並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4月28日,Tesla發布《關於上海車展「維權」張女士的溝通進展及事件說明》,詳細講述張女士一個多月以來在河南、上海等地的各種「維權」行為,並指對方在上海車展「維權」時曾假稱懷孕,同時表示希望張女士可同意雙方當面溝通,盡快解決事件。
此外,Tesla根據網民提供線索,指車展維權事件背後或有人策劃,將保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Tesla還稱,張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曾明確表示,其身邊有來自北京的「團隊」在協助,與他人「合作」中受人幫助只能聽話,該「團隊」稱可以幫助他「洗白」並滿足其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