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百年|由地下到海底 從四個遺址看中國考古學的重要時刻
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經過一代又一代考古學家持續研究,中國考古事業發展從無到有、由弱漸強。百年時光流轉,不斷有眾多古代重要的遺址、遺跡等相繼重現世間。中國有哪些考古重大發現?它們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從陸地到海底,當代中國的考古技術有哪些發展?
《香港01》推出「中國考古百年」系列專題報道,為讀者解讀中國考古事業成就與發展。本文為系列報道第一篇。
仰韶遺址的發掘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點圖放大):
仰韶遺址─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起點
1921年4月,瑞典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到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村考察,認定當地有大規模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存。同年10月至12月,安特生與袁復禮等人在當地進行了系統的考古發掘,出土大量陶器、骨器及石製工具等,其中發現的彩陶表面紅色,表裡磨光,器表有幾何紋、繩紋等各種彩繪,因而初稱為「彩陶文化」,其後該類考古學文化稱為「仰韶文化」。
仰韶遺址是中國第一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而且安特生等人的發掘工作更揭開了中國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內地因此將1921年視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起點。「仰韶文化」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個考古學文化名稱,相關發現證明了中國存在著非常發達且富有特色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使當時所謂的「中國無石器時代」理論不攻自破,強烈衝擊了「中華文明西來說」。
二、三十年代殷墟發掘情況(點圖放大):
殷墟─將中國信史提前到商朝
殷墟位於河南安陽市,以殷都區小屯村為中心。1928年,中央研究院首次對殷墟進行發掘,至1937年共發掘15次。發現了宮殿區、王陵區等重要遺跡,出土了大批遺物。1950年起至90年代,考古人員長期對殷墟進行發掘,其中武官村大墓和婦好墓的發掘以及小屯南地甲骨的出土格外受到關注。
一般認為殷墟為盤庚遷殷至紂王亡國期間的商王朝都城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這一都邑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第一手材料。
殷墟考古成果(點圖放大):
殷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殷墟的發現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法國漢學權威伯希和(Paul Pelliot)於1935年訪問殷墟的發掘現場,接著在1937年於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殷墟考古一舉將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一千年,又指殷墟發掘是當時全東亞學術界最重要的成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殷墟還是最早由中國學術機構自行組織的科學發掘地點。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於洛陽開幕(點圖放大):
二里頭遺址─爭議最大的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村,於1959年開始發掘。遺址的年代約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製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學者將以二里頭遺址為典型的考古學文化命名為 「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遺址出土了眾多「中國之最」,包括最早的雙輪車轍;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國家級祭祀遺跡和祭祀區域;最早的青銅器製造作坊;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玉質禮器群等。
二里頭遺址的測定年代接近夏代紀年,遺址又分布在傳說中的夏人活動範圍內,不少學者認為該遺址是夏代的都城遺址。不過由於古史文獻的描述與考古實物之間無法完全對應,且缺少一項如殷墟甲骨般的實物證據作為連接,所以相關爭議極大。
學界一般將二里頭文化分成四期,有觀點認為部分屬於夏文化,部分屬於商文化;有觀點認為二里頭文化都是夏文化;還有觀點認為二里頭文化都屬於商文化。
南海一號─世界考古史上首創「整體打撈」方式
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沉沒地點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最初於1987年被發現。當時中國在水下考古方面剛剛起步,因技術及資金問題而延遲研究。
南海一號是中國水下考古的里程碑(點圖放大):
由於當地海域水下能見度幾乎為零,採用傳統的水下考古方法將文物一件件打撈出水,在抽泥過程中會對文物造成破壞,並損失很多珍貴的文物考古信息,於是專家在2007年對南海一號採用「整體打撈」的方案,即將沉船、文物與其周圍海水、泥沙按照原狀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其後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擬埋藏環境保護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發掘水下沉船遺址。至2019年,南海一號船艙內貨物清理完畢,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套),包括各類金、銀、銅、鉛、錫等金屬器,竹木漆器、玻璃器及人類骨骼、礦石標本、動植物遺存等,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
「整體打撈」南海一號在世界考古史上成為首創,2019年時工作人員對船艙內部清理完成,發現了船底沒有因為整體打撈受到破壞,確定整體打撈方案是成功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慶偉評價稱,「南海一號對中國水下考古的開創性意義,或可與殷墟對於中國陸地考古的開創性意義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