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續掌古諮會 蘇彰德望研究戰後建築 涉屋邨業權分散難度增
政府去年底委任蘇彰德續掌古物諮詢委員會,他上屆任期之初曾表示,希望能重新審視6,000多幢戰前建築物的評級,惟兩年過去,至今仍約90幢戰前歷史建築未完成評級工作,重新審視的工作仍未開展。蘇彰德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希望加快評級工作,未來兩年的短期目標,希望能完成所有戰前建築物的評級工作,並開始研究50年代戰後建築物,以回應社會訴求。
對於外界希望當局不要再為建築物的年份劃線,殺死壽命較短但有價值的建築物,蘇彰德直言,「我哋已經用咗呢一把尺去睇戰前建築物,我覺得應該用同一把尺去睇」,而且本港寸金呎土,「冇可能每一個都要保留落嚟」,但仍對此持開放態度,認為完成50年代建築物的研究後,應檢視現時的評級工作,並參考外國「寓保育於發展」的做法。
古蹟辦1996年開始,普查8,800多幢建於1950年前的歷史建築,至2009年敲定深入研究其中1,444幢,評級工作至今11年終現曙光,蘇彰德續任後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現時僅餘下不足90幢尚未評級,希望未來兩年能加快處理評級工作,直言現時仍有空間加快,並將此訂為短期目標。
蘇坦言在深入評估外的戰前建築物中仍有極具價值的建築物需要評估,形容是「滄海遺珠」,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古蹟辦普查名單中,餘下的6,000多幢戰前建築物。他透露,古蹟辦過去兩年已開展6,000多戰前建築物的研究,並已到70%建築物實地視察,估計約有100至200間值得當局審視,希望古蹟辦能向古諮會建議需要重新審視的建築物,讓專家實地視察。
延伸閱讀:專訪|為視察主教山配水庫古諮會委員考牌 蘇彰德:尊重民間意見
對於近年不少聲音要求當局保育戰後建築物,蘇彰德指現屆會開始回應市民的訴求,並在去年12月的集思會與委員討論,決定開展有系統、全面性地研究1950至1959年的建築物,估計約有2,800幢。他透露,古蹟辦過去年兩年已開展對50年代建築物的研究,相信需時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目標,形容此為中長期目標,希望自己兩年後卸任,仍能為下屆委員訂立清晰方向。
他表示,戰後出現大量高樓大廈,以應付人口膨脹,建築物亦涉及屋邨等,牽涉多個業主,亦難以用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劃分,與戰前建築物截然不同,需要處理許多以前從未觸及的難題。他希望古蹟辦在未來兩年能向古諮會提供較詳細的資料,包括這個年代建築物的特性和評級時的注意事項。
他亦已翻閱過部分建築物的名字,但認為現階段不宜走漏風聲,以免引起相關業主擔心,他強調業主是保育的最大持份者,擔心當局貿然對戰後建築物評級,將會引起社會恐慌,一開始時會遇上很大阻力,預料屆時要做很多溝通和教育工作,但他承諾相關工作勢在必行,「我哋一定要開始,因為社會聲音對戰後建築物係珍惜嘅,我完全理解亦同意」。
延伸閱讀:古蹟辦拒聘保育專才 專家小組瞎子摸象 學者促與古諮會合併升格
蘇彰德表示,戰前建築物的評級工作歷時約15年,他形容這個時間「差唔多」,希望屆時能檢視當局處理戰前建築物的經驗,並參考如何為戰後建築物評級,當局亦應檢討評級制度、社會的呼聲、要求和期望,強調若當局能把50年代的建築處理得好,便能有扎實的基礎將戰後評級推展至60年代約6900幢建築物。他強調古諮會及相關部門要小心翼翼地向前行,「如果我哋只係做某一個時代嘅建築物,我覺得同社會對我哋嘅要求同期望係唔符合」。蘇彰德強調,保育並非政府單方面的工作,而是與公眾並肩前行。
有學者和民間組織促請當局不應以年份就建築物評級劃線,蘇彰德反指,「我哋已經用咗呢一把尺去睇戰前建築物,我覺得應該用同一把尺去睇」,形容自己坐在古諮會的標誌前,應為聚焦為歷史建築評級,但強調當局已參考不少於10個國家或城市的做法,認為香港值得思考現時的評級制度和標準,亦對此持開放態度,相信古蹟辦完成對50年代建築物的研究後,便能就此展開討論,但他留下伏線指,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呎土,面臨巨大發展壓力,無法仿效海外保存整條村,甚至是整個小鎮,「冇可能每一個都要保留落嚟」,只能保留最珍貴、有文物價值的建築,並參考外國「寓保育於發展」,為有價值的建築物賦予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