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飲食新潮流|奶昔啫喱夠飽肚? 代餐進化瞄準年輕人瘦身焦慮
現代人追求飲食健康,不少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更希望保持身形纖瘦。除了節食、做運動、食減肥藥外,愈來愈多人會選擇食代餐。代餐食品成為現代生活一種全新的飲食解決方案,逐步變成年輕人的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不過,社會上不時傳出代餐的問題,比如導致營養不良;代餐市場缺乏統一標準,亦衍生出食品安全問題。到底代餐的出現是為了幫人減重,還是放大了「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
《香港01》內地飲食新潮流系列一共推出四篇文章,本文為第一篇。
代餐是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大致可分為日常代餐和功能代餐兩大類。日常代餐以替代正餐、飽腹為目的,比如麥片、餅乾等;功能代餐則以減肥、塑身為目的,最常見有代餐粉、代餐果凍、蛋白能量棒、代餐奶昔等。代餐食品具有低卡路里,易飽腹感等特點,不少人通過服用代餐產品和配合運動,達到減脂塑形的效果。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及超級零去年發布《功能營養代餐市場消費趨勢》顯示,最近一年,內地營養代餐消費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消費金額和消費人數增速均突破50%,當中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為主要用家,且95後年輕人在代餐市場的消費力不斷飆升。
95後女生:食代餐是減肥法寶
我覺得臉稍微胖一點,就會給大家留下『好吃懶做』的印象。
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劉樂(化名)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稱,每天早餐都會食用速食燕麥、堅果等,平時會用代餐粉控制體重。她表示,飲用代餐粉非常方便,只要用水就可沖調,且飲後又有飽腹感,無須抽時間運動就可減重。劉樂稱,社會對女性要求太「殘酷」,女生必須要保持身材,又認為身材好才能增加自信,從而有助於社交。
24歲健身愛好者:食代餐減肥致營養不足暈倒
24歲的衡昌是一名健身愛好者。他透露,自己從小就肥胖,又缺乏鍛煉,大一時體重將近95公斤,於是下定決心減肥。他曾食用一款主打低脂、低熱量的代餐奶昔,聲稱一個月可減重10公斤,期間要配合食用一款清理腸道的減肥茶。為了更快減重,他早晚只喝奶昔和減肥茶,中午基本不吃主食,結果半個月後在體育課堂上突然暈倒。他表示,當時一心想減肥,從未考慮過會影響健康,吃了代餐後感覺每天無精打采,未料會因此營養攝入不足暈倒,隨後才決心通過運動減重。
消費者需求、宣傳手法令代餐食品爆紅
代餐食品在內地飲食市場上爆紅,除了與現代人普遍的「瘦即是美」觀念有關,亦與線上營銷、明星代言等宣傳手法不無關係,社交軟件更成為銷售代餐食品的主要平台。在網購平台上,代餐產品介紹中都有「快速瘦身」、「專業塑形」等字詞出現,且大多打着「天然、營養、低熱量、高纖維、易飽腹」等口號。
其中一款由明星代言的高纖維代餐粥,產品介紹稱食用一餐的熱量約等於一根香蕉,能夠代替正餐,減少攝入500卡路里,即相當於游泳1.1個小時、騎單車2.2個小時消耗的卡路里,且宣稱富含豐富膳食纖維,吸水可膨脹80至120倍,飽腹力更強。
有健身低脂代餐品牌創始人指出,代餐食品的銷售,除了立足傳統電商平台,更需要在微信圈、短片以及各類App打造品牌IP,令更多年輕人關注喜歡。專家分析,消費者的需求是代餐市場火爆的根本原因,加上食品企業線上線下宣傳,利用新興媒體渠道營銷,令代餐經濟迅速席捲市場。
代餐食品推陳出新
除了追求效果,現今消費者更著重於口味、貼合日常飲食的味覺需求。不少代餐食品在味道、口感上不斷創新,除了有奶茶味、朱古力味的代餐奶昔,代餐產品中更出現藤椒雞腿肉、酸菜高湯麵、辛辣蛋白條等新口味。同時,代餐食品逐漸呈現出高顏值、輕量化等趨勢,擺脫消費者此前對代餐的刻板印象。
市場沒有統一標準,切忌盲目食用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醫生張寶表示,代餐食品的配方及食用方法沒有統一標準,不同產品所含營養物質不同,但最終效果是控制體重,難免會減少能量攝入。若長期攝入的能量不足以維持人體基礎能量消耗,機體各器官功能會下降。
延伸閱讀:浙江23歲女子網購減肥代餐 食用半個月嚴重肝功能衰竭險死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雲飛認為,代餐是社會發展和消費升級的產物,而社會上普遍強調「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情緒,亦導致年輕人被裹挾其中,若身材和「社會標準」有差別就會產生焦慮,通過吃代餐快速減肥,來找到社會認同感。他指出,代餐產品及其市場魚龍混雜,難免存在粗製濫造、虛假宣傳現象,消費者和相關監管部門都應提高重視程度。
其實,代餐並非一個新興食品或行業,最初是為了讓超重、肥胖病人使用,後來被人從中發現商機,看到代餐對正餐的替代性,並大肆宣揚或暗示代餐產品具有減肥功能,令代餐日漸風靡。不過,內地代餐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等目前尚未有統一標準,不少「代餐食品」有可能只是熱量低、易飽腹,並不存在減肥功效。
代餐食品及市場日漸火熱擴張,加大對代餐食品的科普,或許能令消費者更科學認識代餐理念和代餐食品;與此同時,社會理應提倡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而非繼續讓「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念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