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在丟保守派的臉
對於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美國保守派選民表現出一種「淡定」的態度,他們的生活一切如常,除了內心有些失望,並沒有做出更極端的舉動。
路透社在11月11日刊文稱,近80% 的美國人,包括一半以上的共和黨人,都承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是本次大選的獲勝者。該報與益普索(Ipsos)在11月6日至10日進行的全國民意調查顯示,79% 的美國成年人認為拜登入是本次美國總統大選的獲勝者;13% 的人表示選舉還沒有最終結果;3% 的人說美國總統特朗普贏了,另有5% 的人說他們無法確定誰贏了。
在共和黨的大本營內布拉斯加州,《紐約時報》也報道了選民們淡然的心態。除了最大的城市奧馬哈和附近地區,在其它鄉村小鎮地區,都有70%或80%以上的人投給了特朗普。該州居民泰森(Amber Thiessen)對《紐約時報》表示,儘管她對於特朗普沒有獲勝感到不滿,但是她不打算否認拜登不是她的總統,因為她知道,一旦宣誓就職,不管她是否喜歡,拜登都會是總統。
保守派選民的反應,與四年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敗選後,自由派選民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那時,全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特朗普的抗議運動:大學生、女權主義者、LGBT族群、種族平等支持者紛紛在校園或城市街頭遊行,或以温和的方式,舉標語、喊口號;或以暴力的方式,直接焚燒特朗普的畫像或砸碎路邊玻璃。加州更是掀起一場「是的加利福尼亞」(Yes California)的獨立運動。在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職日之後的一個星期,路透社民調顯示,加州有32%的人支持獨立建國。
相比於美國自由派選民,保守派選民的表現更加温和。這是因為保守派對權威有一定的尊重,講究道德與秩序;而自由派代表的標籤是突破,他們追求社會進步,思想更加開放。此外,保守派選民平均年齡偏大,且大都分布在美國大面積的鄉村小鎮地區,那裏地廣人稀,比起年輕人和進步派聚居的城市,也更加不容易聚集起來搞運動。
儘管民眾已經默認和接受了新總統,但是特朗普還在做最後的掙扎。在大選日後的第二天,11月4日,特朗普團隊向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喬治亞州的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它們停止統計尚未統計完的郵寄選票,並要求威斯康星州重新計票。在11月5日,密歇根州、賓州和喬治亞州的法官分別駁回了特朗普團隊提起的訴訟。
然而,特朗普「永不言敗」。11月10日,他的競選團隊宣布將對賓州和密歇根州提出新一輪的法律訴訟,稱這兩個州存在選舉欺詐。這兩個州在11月3日的大選中由紅轉藍,起到了反「拜」為勝的效果。
特朗普又在11月12日最新的推文中,聲稱自己贏得了73,000,000張合法的選票。
根據聯邦法律規定,各州必須在12月8日確定總統獲勝人選,這一日期也被稱為「安全港」。接下來就是聯邦538名選舉人的投票。日期是,12月第二個星期三後的星期一,所以在2020年是12月14日。
距離第一道安全線已經僅剩3個星期,而由於特朗普起訴了好幾個州。又因為法律訴訟是個漫長的過程,特朗普想要把大選翻盤,可謂難度很大。
當保守派選民已經接受結果,而只有特朗普和他身邊的共和黨高層還在做最後的掙扎,特朗普團隊的努力顯得沒有必要。回顧歷史上的美國大選,接受失敗可說是百年傳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在1896年敗給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總統後,在第一時間向對手發電報表示祝賀;1992年,老布殊(George H.W. Bush)總統在爭取連任敗給克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後,卻呼籲整個美國社會要團結,支持新總統。
而如今,特朗普的堅持與前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若選擇優雅離場,也是最後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