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秦始皇的千古罪狀 卻是一件錯綜複雜的歷史奇案

撰文:李嘉譽
出版:更新:

每逢提到箝制思想的暴君,很自然就會想到「焚書坑儒」的秦始皇。最常見的說法是指他推崇法家哲學,講究權勢而排斥文教,故此屠戮儒生,創暴政之先。

但事實上,秦始皇早年曾經一度招攬儒生。儒家經典也沒有毀在他手裡,他所坑殺的人,亦並非我們一般理解的知識分子⋯⋯

驍勇善戰的董卓 為何被史書寫成肚滿腸肥的胖子

拿破崙身高之謎:英法紀錄造成的誤會 背後還有政治漫畫的威力

尊法貶儒?

要了解秦始皇對待儒生的態度,可以先由封禪一事講起。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統一六國,成為天下共主。他聽從李斯等人的建議,從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是為「皇帝」,自稱為「朕」。他又採納「五德終始說」,認為「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史記・封禪書》),因而將黃河更名為「德水」,並規定衣服及旌旗都使用象徵水符的黑色。

所有這些行動,都是要加強秦國取代周室的合法性。而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受命於天」的身份,秦始皇決定執行古代帝皇的「封禪」。當時最熟悉祭祀儀軌的人乃儒生,於是秦始皇去到泰山進行封禪禮時,就帶同了多個儒生。《史記・封禪書》對此有詳盡記載: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於是徵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

《史記・封禪書》(數位經典)

秦始皇最初接觸法家思想,大概為公元前255年至247年間,期後他亦是用法家學說統一六國。換句話講,秦始皇並沒有因信奉法家而排斥儒家。甚至乎他一度非常看重儒生,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贏得政治合法性。

然而,事情卻就此急轉直下。蓋因封禪禮本來便屬傳說之事,當時的儒生根本沒有共識。秦始皇見他們不濟事,就罷黜儒生,自行走到泰山頂進行封禪。結果走到山腰之時遇上大雨,非常狼狽。儒生見狀,紛紛報以譏笑之聲。這個就是歷史上,秦始皇與儒生之間的第一次矛盾: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雨,休於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於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

秦雖無道,不燔諸子

公元前213年,齊國人淳于越向秦始皇建議恢復古制,遭到李斯反對。他認為秦國既然創下不世功業,諸生自然亦不該以古非今。他提倡除了秦國史書外,其餘史書俱盡數焚毀;諸子百家之書只準博士官保留,民間不得私藏;醫藥、卜筮、農業等書,不受管制;想學習律令者,必須以官吏為師。秦始皇下旨同意,這便是「焚書」的始末: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史記・秦始皇本紀》

可以講,秦始皇箝制思想自由、打壓異己,這點絕對是鐵一般的事實,無須洗白。但由此推論他「尊法貶儒」,繼而排斥文教、只著重武力統治,則是有點「滑波謬誤」。由始至終,秦始皇都相當清楚儒學以至文化教育,對於維繫政權的重要性。他在「焚書」一事中的所作所為,在後世的帝皇之間亦不罕見,論程度也不是最嚴重的一個。

秦始皇嬴政(Wikimedia Commons)

例如漢代學者王充便指出:「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論衡・書解》)。宋代大儒朱熹亦表示:「如秦焚書,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舊留得」(《朱子語類・雜類》)。清代文人劉大櫆更寫下過一篇題為《焚書辨》的文章,認為真正焚書的人不是秦始皇或李斯,而是火燒阿房宮的項羽:

當項籍之未至於秦,咸陽之未屠,李斯雖燒之而未盡也。吾故曰:「書之焚 ,非李斯之罪,實項籍之罪也」

相較之下,乾隆年間屢興文字獄,並以纂修《四庫全書》為由查毀禁書,所禁書目多達2855種,比秦代焚書有過之而無不及【註一】。然而,乾隆卻能以「康雍乾盛世」之名流芳後世,秦始皇則成為了打壓文教的象徵人物。單就這點來講,秦始皇實在是有多少「冤枉」。

《清史九論》:日本史學大家內藤湖南 與你論康、雍、乾三帝

坑儒:兩個版本的故事

至於「坑儒」一事,就更加顯得撲朔迷離。現時關於坑儒的典故有兩個,一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一則出自東漢衛宏的《詔定古文尚書序》。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版本,焚書後翌年,即公元前212年,兩個為秦始皇求長生藥的方士:侯生及盧生,因為不齒秦始皇的為人而私下離去,並發布許多批評他的言論。秦始皇大怒,將一眾方士全數緝拿審問,最後於咸陽坑殺了大概460多人:

「⋯⋯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至於衛宏的版本,則與「書同文」的政策有關。有說秦始皇將古文字改為小篆及秦隸後,擔心天下讀書人不從,於是便派人在驪山的溫泉區種瓜,造成了冬天長瓜的奇聞,引得一眾儒生前往考察。到埗後,秦始皇立即命人向山谷填土,將700多個儒生盡數活埋:

秦改古文以爲篆隸,國人多誹謗。秦患天下不從,而召諸生,至者皆拜爲郎,凡七百人。又密令冬月種瓜於驪山硎谷之中溫處,瓜實,乃使人上書曰:「瓜冬有實。」有詔天下博士諸生說之,人人各異,則皆使往視之。而爲伏機,諸生方相論難,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終命也。

衛宏的版本在唐代極之流行,但此說出現的時間,其實與坑儒一事已經相差了近250年,此前亦未有見於其他史籍之中。近代亦有人質疑,衛宏曾替偽作的《毛詩》作序,其人言行不可足信。而單從這個坑儒的故事來講,亦實在帶點軼聞的性質,故此普遍不被學術界承認。於是考據的重點,就落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之上。

焚書坑儒(Wikimedia Commons)

儒生?術士?

依照《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敘述,可以見到事件的觸發點在於方術而非儒學,文內亦沒有提到「儒生」一詞。「焚書坑儒」的說法,乃出自西漢孔安國(孔子十二世孫)的《古文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但清代閻若璩證實,托名孔安國的文章幾乎全屬偽作,「坑儒」一說未必成立。

事實上,在兩漢的經籍之中,大部份人都是寫作「坑術士」。例如《史記・儒林列傳》就寫道:「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六藝從此缺焉」。東漢王符的《潛夫論・賢難》也稱:「此亡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士也」。王充甚至在《論衡・謝短篇》以反問的形式質疑,天下儒生皆指秦代坑殺儒生,但箇中情形有幾多人是具體知曉?

夏始於禹,殷本於湯,周祖后稷,秦初為人者誰?秦燔五經,坑殺儒士,五經之家所共聞也。秦何起而燔五經?何感而坑儒生?

這一系列的紀錄,讓學術界近年牽起「翻案」之風,認為「坑儒」一說純屬穿鑿附會,旨在渲染秦始皇打壓讀書人的形象。然而,這同樣不是事實的全部。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便補充了一段秦始皇長子扶蘇的求情之辭,裡面清楚提到,這批遭到坑殺的術士乃孔子信徒:

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翻閱上面提到的文獻,亦可以看到秦始皇坑殺術士之舉,的確被不少學者認定為破壞文教。否則《史記・儒林列傳》就不會將「阬術士」與「六藝從此缺焉」視作因果關係。而班固在《漢書》之中,更加是混用「術士」、「儒士」的稱謂,為這宗懸案再添迷霧:

《漢書・儒林傳》:「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詩書,殺術士,六學從此缺矣」

《漢書・伍被傳》:「往者秦為無道,殘賊天下,殺術士,燔詩書,滅聖跡,棄禮義,任刑法」

《漢書・五行志》:「是歲始皇初并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遂自賢聖,燔詩書,阬儒士」

究竟秦始皇是坑術士還是坑儒生?何以古籍經常混淆兩者?

日文版《漢書》(筑摩書房)

儒生即術士

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是秦始皇兩者皆殺。畢竟他這個行徑的背後,就是要肅清反對聲音。雖然出發點在於術士,但會牽連儒生亦不難想像。更重要的是,兩者在當時其實密不可分。從文首記載的封禪禮事件便可以看到,秦代儒生在朝堂的主要職能,並非宣揚儒學而是祭祀天地。他們固然亦要學習孔孟學說,但詮釋陰陽五行顯然是更重要的任務。事實上,許慎的《說文解字》就直接將「儒」定義為「術士」,所謂「柔也。術士之偁」。清代段玉裁更申明,凡精通六藝者,即為「術士」。

及至漢代,儒家學說更加進一步與陰陽玄術結合。令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其所著的《春秋繁露》便有不少關於陰陽消長、天道循環等內容。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亦是將五德終始說配以天象重新演繹:

賢君見變,能修道以除凶;亂君亡象,天不譴告,故不可必也。

由此可見,漢代文獻對「儒」的身份定位,幾乎等同方士。秦始皇不論是坑殺讀書人抑或術士,對漢儒來講都等同摧毀儒學。「焚書坑儒」,亦由此成為了秦始皇的千古罪狀。

《春秋繁露》十七卷,宋嘉定四年胡槻江右計台刻本,國家博物館藏(Wikimedia Commons)

總結

秦始皇「焚書坑儒」,殘殺民眾、壓縮言論自由,這點無從抵賴。以此說明皇權的獨裁本質,並無不妥。然而基於「焚書坑儒」的典故,推論出秦始皇本人崇尚武力、屠戮學子,則有必要作出釐清。蓋因秦始皇與儒生的矛盾,的確不在文教而在方術。當時的儒生也非我們今天一般理解下,熟讀孔孟的知識分子。現實是,孔孟學說在漢代儒家之中,並非學習的首要課題,這點有機會再談。

歷史總是存在大量的書寫和演繹,研究這些典故也不是為了咬文嚼字,而是希望糾正某些流傳已久的既定觀念,繼而對當下有所啟發。

不曉得閱畢上面的故事後,再引述「焚書坑儒」時會否有多一點的反思?

【註一】:這個數字出自學者郭伯恭的《四庫全書纂修考》。按照《劍橋中國史》的說法:「清代文字獄中禁止的大多數作品一直被保存下來,而大多數遺失的作品不在被禁之列。」

【中國電影海報設計殿堂級人物黃海,多個作品成為經典,我們一齊重溫當中佳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