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供應鏈中斷引發搶購潮 疫下省思「糧慌」虛與實

撰文:易汶健
出版:更新:

在肯尼亞奈瓦沙(Naivasha),因為歐洲鎖國以阻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花農東主Jack Kneppers找不到飛機運送鮮花到荷蘭拍賣,忍痛把100萬株盛開的玫瑰丟棄;在澳洲布里斯班(Brisbane),牛油果種植企業Avolution行政總裁Antony Allen也為如何把貨物空運到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頭痛,公司已有心理準備承擔比過往貴五倍的運費……

疫情肆虐全球,包括香港在內,多個爆發疫情的地區都曾出現「搶糧潮」。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早前警告,各國必須嚴陣以待,特別是在4、5月,避免出現糧食危機。但組織強調,這場糧食危機並非因為糧食短缺,而是全球糧食供應鏈斷裂及恐慌性搶購。這些亂象反映在糧食生產全球化下,長期依賴跨地域的食物生產方式存在風險,糧食供應並非如我們以往想像般穩定。

糧食貿易的歷史,早在絲綢之路打通之前已經出現,甚至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以橫跨歐亞大陸的運送為主。到十五世紀,隨着「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及新大陸的發現,香料、水果、馬鈴薯、玉米等產物在各大洲貿易往來,全球糧食貿易網絡再次得到極大擴張。及至跨國貿易的興盛及工業化資本主義的發展,「分工」概念逐漸套用在糧食生產上,各國更為重視生產及出口在市場上佔優勢的本土產品,並輸入其他地方的特產和食品;配合生產、加工和保鮮技術的進步,大大增長糧食能夠運送的距離,並減少運輸成本,加快了「糧食全球化」的進程。

西歐及北歐多國每年都需要大量季節性勞工協助收割農作物,但今年因為封關,人手嚴重不足。(美聯社)

糧食全球化的發展變相降低了部份國家對糧食「自給自足」的要求。不少國家,特別是土地相對緊絀、無法大面積發展農業的國家,愈加依賴從海外進口糧食,以滿足發展需要。像在殖民主義時期,歐洲的宗主國便利用殖民地生產它們所需的食品,例如澳洲成為英國的主要肉食供應地。此外,二戰後的「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透過使用化肥、採用高產量品種,以及新耕種和灌溉技術等,大大提高了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產量,全球糧食供應變得較為穩定,不少國家、特別是購買力相對較強的發達國家因而愈加投入糧食全球化的懷抱,不太在意糧食自給比例的下降。

香港正是糧食全球化的鮮活例子。戰後的都市化、工業化令香港經濟急速發展,同時令農業衰退,農夫放棄耕作,不少農田都變為工廈和住宅。時至今日,這塊彈丸之地要養活約750萬人口,每天須從外地輸入大量糧食—香港所有牛肉均由進口得來;只有1.7%蔬菜在本地生產;逾八成食米來自泰國、越南和柬埔寨。相對來說,本地海魚產量佔食用量逾三成,算是比例較高的一項了。

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農貿市場因疫情關閉,商人唯有把蔬菜放在路邊售賣。(美聯社)

糧食未短缺 危機源自封城與恐慌

對香港人來說,糧食全球化的好處顯而易見,靠着全球緊密的糧食流動網絡,世界各地的食品能夠源源不絕運來,供香港人選購,即使出現天災人禍,也不用怕糧食會因而短缺,因為總可從世界其他地方獲得補充。然而,一場肺炎疫情打破了香港人對糧食供應的信心,疫情來襲初期,香港人不但搶口罩、搶日用品,更搶購糧油食品。當我們以為搶購潮令香港大出洋相之際,隨着疫情蔓延全球,各大城市紛紛重演超市排長龍搶購一幕,背後的原因引人深思。

事實上,糧食供應在疫情下未出現短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物價格指數足以佐證。一般來說,若糧食供應緊張,糧價將會上升,但今年3月的食物價格指數為172.2,已連跌兩個月,回到去年10月的水平(表一),而下跌的主因是疫情導致糧食需求下降。細看各個主要糧食類別,玉米及糖的價格大跌,這是由於原油價格急挫,導致對玉米等替代能源原料的需求大減,商人亦棄產乙醇而轉為產糖。此外,乳製品價格微降、肉類和穀物價格見穩。

(香港01製圖)

真正導致民眾恐慌性搶購的是,對全球糧食供應斷鏈的擔憂。回看香港曾出現的幾波搶購潮,事前都曾傳出某地將封鎖食品出口的消息,例如泰國或越南禁止大米出口等,即使商會及消委會連番表示貨源穩定、供應充足,但仍難阻搶購潮,要到各家各戶「儲夠糧」、超市貨架再現存貨後,搶購潮才有所緩和。

封關鎖國 無法收割運送農作物

另一方面,隨着疫情蔓延全球,多國實施封城鎖國的措施,經濟活動因而停擺,連帶影響物流運輸,令農民和食品貿易商措手不及。食物供應鏈可以分為兩類—主食糧和高價食糧,前者包括小麥、黍、大豆、油種子,生產過程主要採用資本密集技術,較少依賴勞力;後者包括蔬果、魚類,依賴勞力採收。雖然兩者均受人流物流關卡影響,但高價食糧容易變壞,需要在短時間內收割和運往市場出售,封城措施對其造成的衝擊要大得多。

不少西歐和北歐的農場東主正承受着封關措施的苦果。過往,他們會聘用東歐的移民工打理農務,負責播種和收割。德國的農場每年便需要聘用30萬名外籍季節性勞工,單是剛過去的3月就需要3萬人,這些勞工主要來自羅馬尼亞和波蘭,但隨着歐盟關閉了神根邊境,羅馬尼亞人難以抵達當地,波蘭人亦因為回國後要隔離兩周,不太願意往德國打工,導致德國沒有足夠人力收割農作物;毗鄰德國的法國也缺少20萬名臨時勞工。為了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法、德、英等國家各自跟國內農莊合作,邀請本地居民、留在當地的移民工以至難民幫忙。

在肯尼亞奈瓦沙,工人把無法運往歐洲販賣的玫瑰丟棄。(路透社)

非洲亦是重災區,肯尼亞是歐洲蔬果和鮮花重要來源地。過往歐洲的航班會滿載貨物飛往南非,然後在回程途中降落肯尼亞上貨,再運回歐洲。但受疫情影響,抵達南非機場的航班人員需要隔離21天,航空公司因而減少甚至停飛往南非的航班,導致停肯尼亞載貨返歐的航班大減,當地約一半農作物無法外銷,即使找到航班載貨,空運費卻升了兩倍,無數工人在3月紛紛離開崗位。為了解決問題,肯尼亞鮮糧聯盟(Fresh Produce Consortium of Kenya)行政總裁Okisegere Ojepat本月初表示,歐洲多國已推出綠色通道加快新鮮糧食入口,肯尼亞亦正與國家航空公司商討,希望動用其貨機運貨,以滿足歐洲顧客的需求。

繼續閱讀︰【新冠肺炎】重溫12年前的糧食危機 勿重複犯錯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G20農業部長承諾確保糧食供應充足

新冠疫情或致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

【新冠肺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疫情影響糧食安全

糧食告急:越南禁止出口中國 大米將漲價

上文節錄於第21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7日)《供應鏈中斷引發搶購潮 疫下省思「糧慌」虛與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