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博】日歐劍術交流:由握劍到有效打擊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第一屆武博完結至今已差不多兩個月,遙想當初《武備志》舉辦這個盛事,是想讓普羅大眾能體驗不同武術和搏擊運動,亦希望能促進武術界不同武術的交流。天付良緣,上月(六月)下旬兩間在武博期間互相認識的武館,千月堂和英靈歐洲武術會舉辦了一次日歐劍術交流研討會,兩館學員濟濟一堂,互相交流技術和經驗。小編邀請了千月堂館主郭世孝(孝師兄)和英靈歐洲武術會代表Mazoo接受專訪,分享當天交流經驗。

這次共四小時的研討會分兩部份,先由英靈歐洲武術會指導兩館成員劍法對拆和攻守戰術,第二部份由千月堂指導兩館成員如何使用日本刀,並參與試斬練習。雙方均在對方武術體系和練習方法上獲益良多,甚具啟發。

英靈歐洲武術會是現時香港唯一以鋼劍做對打練習的HEMA團體,Mazoo表示由於大部份歐洲古劍術已失傳,成員只能參考現存歷史手稿和繪本來討論,但這些手稿不少語焉未詳,繪本亦未必夠細緻,唯有透過討論,再以對打練習驗證所學。即是之故,他們十分樂意參考其他不同武術體系來啟發他們解讀手稿。

千月堂與英靈歐洲武術會兩館成員交流劍術心得。(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控制刃筋確保斬擊有效
而劍術中最主要的一環是研究所出招式是否有效具攻擊力,因此如何握好手中配劍,讓其發揮最大威力即為最重要指標。Mazoo表示他們也十分注重用劍的刃筋來打出有效攻擊,過往他們較多對打,但較少試斬練習。所謂「刃筋」,簡單而言就是「刀刃的切入角度」,假如斬擊的路線與鋒口不成一致,切割力度會大大減低,斬不過目標,變成「片」過表面。

試斬環節。(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次他們從交流中學習日本試斬技術和用具上知識,亦啟發他們如何握劍,在穩定刃筋角度之餘,配合運用背、手臂和手指的肌力,加大揮劍的力度。孝師兄補充個人心得,握劍最後發力一下有如扭毛巾的動作可以加大推出力度,Mazoo表示著名HEMA武者Axel Pettersson亦曾在參考日本劍術融入HEMA時得出一樣「扭毛巾」比喻心得,兩者正好契合。

HEMA賽事現在也十分注重武者能否有效運用武器攻擊,Mazoo表示海外的HEMA比賽如年尾的台灣賽事,將會加入試斬比賽環節,考核參賽者能否成功試斬來判斷攻擊是否有效(成功施展斬技而不是拍擊),而試斬環節的評分亦會影響接著對打環節得分。

而在劍招和用劍方法上,孝師兄表示他們戶山流的主要招式不多,過往大家亦只深耕這些一直流傳來的招式。這次從歐洲劍術的交流上,啟發他們其他用劍的模式和方法。另外,英靈歐洲武術會有很豐富的擊劍對練經驗,他們在使用裝備和擊劍對陣均有很多寶貴經驗讓大家參考,這些經驗讓他們在日本劍術對練上可以有更好發揮。

+4

歐日相類破甲短兵器
訪問其間,大家談到中亞、日本和歐洲的護甲和戰術,如何影響劍型設計。以日本和歐洲為例,由於兩地的盔甲都對著甲者嚴密保護,穿甲者只有甲與甲片間一些小空隙可讓敵人有機可乘,因此促成日本和歐洲各自已發明出專門用來破甲的短刀。

日本以「鎧通」(圖樣見附文圖集)破藤甲,歐洲則以「Rondel Dagger」(圖樣見附文圖集)破盔甲,兩者均有相類的錐尖設計,用來在細微的空隙中刺殺敵人。想不到兩個不同文明體系的古代兵器,在發展時面對同樣問題時,會有相似的破敵技術發展。

是次寶貴的交流經驗,讓採訪的小記也獲益良多。各位讀者若有相類的本地不同武術交流活動,歡迎聯繫我們採訪報道。

因第一屆香港武博結識,千月堂與英靈歐洲武術會舉行了歐洲和日本劍術交流會。(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