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小組倡收回32公頃粉嶺高球場 餘下140公頃待研究

撰文:王潔恩 張嘉敏
出版:更新:

粉嶺高爾夫球場是「土地大辯論」最大爭議的選項之一,經歷五個月公眾諮詢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31日)提交最終報告,當中建議政府先收回32公頃粉嶺高球場,有助紓緩短中期土地嚴重不足問題;至於餘下約140公頃球場,小組認為,政府有需要考慮重置球場合適地點、所需時間、生態及文物保育等因素。

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球場,是「土地大辯論」的焦點選項之一。(資料圖片)

建議先收回32公頃作公營房屋

報告建議,將優先研究發展高球場以東約32公頃土地。小組認為,局部發展方案可於短中期內釋出鄰近現有基建,且具交通網絡的政府用地,有助紓緩短中期土地嚴重不足問題。

同時,在局部發展方案下,餘下140公頃的球場用地仍可繼續舉辦國際高球賽事及球員培訓,平衡土地及體育發展需要。小組又指,局部方案若涉及高密度發展,將集中於舊場目前作停車場的部份,對球場生態及保育功能影響較少。

餘下140公頃交政府研究

至於是否有需要進一步發展餘下的140公頃球場,小組認為,政府「有需要考慮」重置球場的合適地點、重置所需時間、對球場的生態及文物保育價值的影響,以及支援其他發展所需的基建配套等。

粉嶺高球場屬於「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的選項內。(資料圖片)

民意傾向支持收回球場

報告指出,就小組早前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有54%市民支持使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電話調查則為61%。同時,在質化意見中,大部份意見涉及是否應該收回粉嶺意球場用作其他發展,就其他契約用地的討論則明顯較少。

獲政府象徵式批租、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社會一直有聲音要求收回土地發展建屋。小組的諮詢文件指出,根據《新界北研究》政府顧問報告,粉嶺高球場用地可作兩大發展方案,一是發展約兩成用地(即32公頃),二是全面發展整個高球場,分別可提供逾4,000及1.3萬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