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識科.來稿】鼓勵學生罔顧事實 偽裝理性的反教育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上回講到:邏輯錯誤、違反常識的考評局試題評改準則】

文:Cliff Yeung

優良的教育應該培養年青人尊重事實,對事物作客觀全面的分析。通識科的課程設計則反其道而行,鼓勵學生罔顧事實,按立場篩選對自己有利的事實。

造成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通識科課程設計強調學生在極廣闊的範疇,就不同議題作出所謂明辨性思考。明辨性思考的要旨是要分辨是非對錯,對於知識和事實有一定的掌握是先決條件。學生涉獵的議題太多,本地、中國、環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等都只是蜻蜓點水般略略學一些,學生對知識及事實的掌握必然流於淺薄,在這前提下作所謂明辨性思考,其實是鼓勵學生罔顧事實。

以下考評局的試題是一例:

「軟實力是政府增強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最有效途徑。」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驟眼看讀者可能不知道為什麼這問題會鼓勵學生按立場篩選事實,不同媒體時有談及軟實力,要求學生討論一下,實屬正常。要理解箇中真相,需要從考評局的評卷要求說起。

學生答題必須表明立場,答案必須包括同意及不同意的論點,再就自己的立場反駁與其立場相反的論點,整個論證要全面。看起來很合理吧?問題是剛才那試題中軟實力涵蓋的範疇極闊,文化、意識形態、政治價值觀、外交政策等等都是軟實力。影響力涵蓋的範疇也很廣,包括某國在不同方面影響其他國家對該國所實施的政策的影響力、影響別國自身的政治、經濟、社會等發展的影響力、或影響世界不同國家的人民對該國的認同或印象的影響力等等。

學生作答這問題大概只有45分鐘,即使就上述其中一個範疇的軟實力分析其中一種類別的影響力,要全面一點也不可能,考評局的評改準則要求學生需「根據全球的情況」作答,並「提供全面及具批判性的論證」,理應包括各方面的軟實力及影響力,是「不可能的任務」。學生應該怎麼辦呢?

這帶出了問題的癥結:考評局其實並不是真的要求學生作出全面的論證,所謂全面論證只是一個包裝遊戲。事實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就這樣廣闊的問題相信沒有誰夠膽說自己掌握的知識及事實最全面。分析一個問題,沒有誰會真的掌握一切知識及事實,但也不能掌握得太少。就那極廣闊的範疇,學生掌握的知識及事實,很可能是作出較有見地的分析所需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而學生在分析問題之時,其實也應該知道自己及評卷的人就相關問題掌握的極少,那所謂「全面論證」只是一個有一些潛規則的包裝遊戲。

在這遊戲裏,學生只需要挑選一些自己知道而又對自己立場有利的事實放在論述之中便可以了;另一方面,要反駁的論點其實也是學生自己提出,學生當然傾向選擇一些容易反駁的論點作為答案。揀選了對自己立場有利及易於反駁的論點及事實之後,學生的工作便是為整個論證作出一些華麗的包裝,令整個論述看起來很有說服力。這其實是一個自我篩選論點及事實然後自圓其說的遊戲。

讀者可能不知道,不論同意或不同意題中論述,只要言之成理,考生均可以拿取滿分。言之成理、論證全面便可以拿取滿分,又是聽起來很合理的做法。讀者不妨想想,就剛才的問題而言,若果較為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題中陳述屬正確,那麼不同意該陳述的分析不可能同時是全面的,這也證明了考評局所要求的「全面論證」,其實是「自圓其說的全面」。

要求學生分析一些範疇很廣闊的議題本身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要求學生作全面論證本身也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不論立場、只要言之成理均可以拿取滿分本身又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把這些要求放在一起便會產生很大的問題,這正正是社會人士不容易覺察通識科的問題癥結所在的原因。就極廣闊的範疇作所謂明辨性思考、考試時要求學生作「全面論證」,其實是鼓勵學生按自己的立場篩選事實,也是通識科課程設計上自我摧毁的特質,有違教育的宗旨。

香港通識科考試其實只是個自我篩選論點及事實然後自圓其說的遊戲。(資料圖片)

這類考評局出的試題多不勝數,以下是另一例:

「經濟全球化對香港的生活素質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很闊的概念,貨物、服務、資金、人口等等的流動,都與經濟全球化有關,也是說香港絕大部份的經濟活動如貿易、金融、與貿易金融相關的工商業活動、以至旅遊等等帶來的經濟利益都是需要衡量的利益,再全面一點,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生活素質轉變也需要衡量(大量精神和文化產物都是以商品的形式買賣,從而影響精神和文化生活)。在真實的考試,即使只是分析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也不可能全面深入。若考慮到考生還要分析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弊處,並把利益和弊處作出「全面比較」和「嚴謹衡量」,又是「不可能的任務」。面對這些「不可能的任務」,學生唯有繼續自我篩選事實,然後自圓其說。

我們多看一些考評局給予學生的「不可能的任務」:

面對其他地區的競爭和香港的內部挑戰,香港可如何保持其繁榮?解釋你的答案。

考評局常強調,學生在提出一些方法以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所提出的方法需要「可行」,並且「成效高」。若某學生真的能夠提出既可行又高成效的方法,讓香港在與其他地區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又能克服內部挑戰,以保持香港的繁榮,應該考慮修改當特首的條件,讓那學生直接去當特首!若這樣的學生當不上特首,是香港的損失,最低限度也應該給他一個財政司司長的職位吧。另一試題要求學生就「中國三農狀況轉變而引發的兩個社會問題」,提出「可以處理該問題的措施」。中央政府不妨考慮聘請在這試題拿滿分的學生作顧問,或者拿他們的考卷看看,也許對治國之道有所啟發。

多年前一間電視台找陶傑先生試答一通識試題,閱卷員給予不合格的分數。該試題就時任總理溫家寶提出低污染、高安全的能源發展方向,問:

溫家寶總理對中國能源發展方向看法的可行性有多大?

相信讀者心中明白,涉及國家能源政策的分析,不同的能源技術、成本效益,是很專門的知識,而當中更涉及不同既得利益者的角力,這更非一般人能夠得知箇中一二的「國家機密」。陶傑對不合格的回應是:「不用管我是否合格,試卷本身已經不合格。」這回應不是戲言,是真確的描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通識教育的本質是以不知為知,口裏說要學生作全面的論證,其實是強迫學生在知識不足、掌握資料極少的情況下按自己立場篩選事實,並自圓其說。

在這樣的課程設計下,學生要在考試取得高分,日常的訓練就是偽裝理性,設法把漠視真理的偽論述弄得看起來很有說服力。這思考方法習以為常,很容易成為思想的一部份,長大了遇到任何問題,慣於以自己的價值觀或對事物的取態作為核心,按自己的立場對事實作出選擇性的處理,有需要時甚至任意演繹或扭曲,對自己立場有利的事實反覆強調,對自己不利的事實則避而不談,再為自己的立場加上一點包裝,以掌握真理的姿態誇誇其談,實際上卻漸漸喪失分別是非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完全失卻理性而不自知。這是世上最差劣的教育。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