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HEMA?誰的史實?哪裡的武術?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Vor & Nach 史實歐洲武術會

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HEMA,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史實歐洲武術,顧名思義,就是指依據可靠的史料,絕大多數是武術手稿、文獻和圖譜,來重現失傳的歐洲武術的運動。現代社會提到武術,大多數的人都是直接想到東方的武術傳統,甚至有很多人以為歐洲沒有甚麼武術,打鬥技巧很粗糙。但事實上,歐洲在武術的發展上,留下了非常巨量的歷史資料,和任何文化圈相比都毫不遜色。

HEMA,史實歐洲武術,它是一個包含了多種武術內容的統稱,就像「中國功夫」包含了許多流派一樣。HEMA研究的武術資料,年代從1300年到1918年之間都有。直到一戰為止的武術資料,包括手稿、圖譜等,都在研究範圍內,橫跨的時程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又延伸到工業時代。
 

在復原的方法上,因為HEMA是現代發展出來的武術研究與復興運動,因此研究上使用的是系統化的科學方法,包括運動科學、幾何學、物理學、文獻比較、考古證據、材料科學與實證研究等。可以說是高度科學化與學術性的武術類型,其內容也不只是比賽項目而已;比賽通常是以最多人學習的兵器種類舉辦。但是諸如馬上長槍、馬上劍術、馬上摔角、各種裝甲格鬥和長兵器等,這些現代人比較難學習的武術技巧,也都是HEMA研究的範圍。

而就像中國武術、日本古流有眾多流派一樣,同一種歐洲兵器,也會有不止一個流派。例如長劍(Longsword),就有日耳曼系(可以再分為早期與晚期)、義大利系等不同的流派,分流上是相當複雜且多元的。

由於特別強調復原史實上戰鬥技巧,HEMA的比賽規則常以模擬實戰為考量。例如允許各種拌摔、擒拿動作,同時由於人類未必會在一次攻擊後就失去反擊能力,比賽並非先擊中者先贏,而允許中招者反擊,無法在攻擊後防禦保護自己安全,會被視為失敗。

常見的比賽項目,有以下幾種:

Longsword,雙刃長劍,一般稱為長劍。從現有史料來看,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在使用這個詞時,都是指雙手使用、可配帶的劍型,而非單手劍。因此這種類型的兵器就簡單稱呼為長劍,流行時間約從13到17世紀末,橫跨300-400年。
 

Sword & buckler,單手劍和小圓盾。單手劍的長度不及長劍,搭配可以配帶在腰上的小圓盾,利用盾來保護持劍手,是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常見的防身組合。
 

Rapier & Dagger,細劍和匕首。細劍又常被翻譯為刺劍或迅捷劍,是一種細長快速的民用劍,在文藝復興時期非常流行搭配匕首作為防身、格鬥或決鬥用的兵器組合。
 Saber,軍刀。是歐洲比較近現代流行的兵器,西歐地區大約從17世紀後半葉使用到20世紀初。

 

以上每種兵器都有不止一個流派存在,各種HEMA比賽可以說是各派驗證自己技術可行性的一個平台。

另外,歐洲武術其實也可以粗分為裝甲戰技術和非裝甲戰技術兩種,戰士會視對手的武裝層級選擇使用何種技術。

在現代比賽中,基於安全的考量,多半是以綿護甲與頭盔為標準配備,來進行無裝甲技術的格鬥,而穿著復原盔甲進行作戰的技術,則因為安全性考量,目前多半還在示範賽(測試)的階段,沒有進入正式自由對戰比賽。

註:有一些活動經常會和HEMA混淆,例如M-1、UWM、IMCF等,但嚴格來說,這類活動因為比賽的動作、技術缺乏的史料根據,通常不被視為HEMA的一部分,而只是純粹的比賽活動。

 

參考資料:

《Vor & Nach史實歐洲武術會》的Facebook社團網頁

編按:【武備志】在上一次介紹有關HEMA(史實歐洲武術)的文章推出後,引起了一些譯名及內容的討論,後來有幸收到【Vor & Nach史實歐洲武術會】的郵件,並對該文提出了不少建議。因為建議內容詳盡,未能於當時貼子回應中一一釐清,所以請求他們再撰寫一篇關於HEMA的介紹文章。在這篇文章中,【Vor & Nach史實歐洲武術會】為我們介紹了HEMA的意思及常見的比賽項目,使讀者更加了解HEMA這個復興運動。
【武備志】編輯團隊人手有限,不可能對世上所有武術都有深入的見解。所以讀者如對各文章的內容有不同的看法和認知,歡迎各位指正或回應,我們定當虛心學習。而【武備志】亦長期徵稿中,歡迎大家投稿至 martialab@hk01.com。
【武備志】尚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在此多謝讀者的體諒和支持!

(圖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