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揭深圳灣水域面積32年內減三成 憂大灣區城市化威脅濕地生態
本港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與深圳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相連,數以萬計候鳥每年冬季前來本港后海灣濕地渡冬。香港中文大學及埃克塞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ENSURE)一項研究發現,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的深圳灣泥灘、魚塘和基圍等不同水域的面積,在32年之間減少了三成,由於部份魚塘和濕地被轉化為混凝土結構,不透水表面覆蓋面積增加了15.6平方公里,影響底棲動物的數量,濕地棲息地質素下降,為候鳥帶來不利影響。
研究團隊認為,大灣區的快速城市化,對后海灣及其周邊濕地的生態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計劃直接影響水質及底棲生物群落,政府首要目標應是防止棲息地再進一步縮小,並利用大自然生態去解決城市化引起的問題,包括透過種植紅樹,用以過濾水質。
學者:不透水表面覆蓋面積增加15.6平方公里
中大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李成業及梁沛健,早前聯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Brendan Godley團隊研究大灣區的生態系統。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的深圳灣是候鳥由東亞至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其中一個重要補給站,研究團隊利用40年的長期環境數據,研究流域土地利用、水質和濕地容納大量候鳥的承載力變化,發現從1988年到2020年,該地泥灘、魚塘和基圍等不同水域面積減少了30%。
此外,該地不透水表面覆蓋面積增加了15.6平方公里,研究指主要原因是魚塘和濕地被轉化為混凝土結構,間接影響了后海灣的水質,濕地生態結構被破壞,不利於候鳥補給。根據香港觀鳥會年度監測資料,冬季候鳥從2008年最高數量(每種水鳥物種高峰數量的總和)90,986隻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48,157隻。研究團隊指,候鳥數量與大型底棲動物的數量有莫大關聯,底棲動物包括生活在泥灘的動物,如蠕蟲、螃蟹和彈塗魚等,牠們容易受水質改變影響。研究認為,水質的顯著變化及底棲生物群落的改變,與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計劃以及不透水表面的擴張有直接關係。
促劃定市區邊界時必須格外謹慎
梁沛健表示,研究解釋了城市化對大灣區生態健康的負面影響。除了水質下降,濕地棲息地減少,其質素亦下降,對候鳥群的生存及該區生物多樣性帶來威脅。他認為城市發展及保護環境之間應該取得平衡,政策制定者須要優先保護后海灣,並處理其可持續發展的工作。
至於政府提倡發展北部都會區,梁沛健說,劃定市區邊界時必須格外謹慎,首要目標應是防止現存棲息地再進一步縮小和被破壞,同時為保護濕地動植物群提供足夠的緩衝區。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以嚴格的規定及指引管理濕地,減輕城市化對濕地生態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們提倡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如種植紅樹以過濾水質、保護濕地以減少洪災等,不但能保護大灣區內的主要棲息地,亦能保護城市周邊環境。團隊認為,各個持分者,包括政府、本地社群及環保機構,制定及落實有效保護措施的過程之中,必須緊密合作。研究團隊續指,舉辦教育活動及社區參與活動,可讓公眾了解保護后海灣生態的重要性,以提升他們的保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