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聚焦科技及土地發展ㅤ行動綱領減少提及生態
【施政報告2023】政府近日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有環團關注今次在保育的著墨較以往少,政府回應指有關濕地研究現正進行,並以提升生境質素和生物多樣性作為保育策略,不應只著眼於保育面積。與2021年《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比較,今次減少提及最多的字眼包括「發展」、「生態」、「濕地」等,即看兩份文件字詞比較和過往環團就北都生態的研究結果!
北部都會區於2021年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重點發展北部新市鎮,並加強與內地合作,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近日公布的《行動綱領》落實多項用地計劃和創科發展方向,其中被提及最多次的字詞包括「發展」、「科技」、「土地」、「產業」、「創科」等。
北部都會區覆蓋不少鄉郊範圍,2021年3.4萬字的《發展策略》提及要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都會,被提及最多次的字詞是「發展」、「香港」、「生態」、「深圳」和「濕地」。
比較兩份報告,今次《行動綱領》有2.7萬字,提及「工程」和「科技」的次數增加最多,分別多提49和47次,而減少提及最多的字詞是「發展」、「生態」和「濕地」,減少80至140次。
今次提出落實興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就未提及的南生圍和蠔殼圍濕地,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10月28日在記者會表示,漁護署現正進行濕地保育公園的研究,強調「絕對唔會走數」,最快明年上半年公布結果。另外在自然保育方面,當區表示會更新及落實《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北都生物多樣性研究ㅤ錄66種特別保育價值鳥類
根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9月份公布的報告,於擬議北部都會區9個選定農田進行一年生物多樣性系統研究,結果顯示北都地區為豐富多樣生物的棲息地,研究員記錄到154種鳥類,佔全港紀錄的約27%,當中有66種屬具特別保育價值物種。
同時,研究亦記錄到82種蝴蝶和37種蜻蜓,其中僅在週田—李屋就記錄到59種蝴蝶,佔全港24%。而兩棲物動和爬行動物則各錄得11種,當中各有1種屬具特別保育價值物種。
9個農田中,37公頃的沙嶺濕地綜合生態價值最高,得分達8分,其鳥類物種豐富度亦排第一,有39種具特別保育價值物種。其次是週田—李屋和大埔田—山雞笏,得分達7分或以上,分別錄得39種和31種具特別保育價值的物種。
報告指,北都許多農田地區具豐富的野生動物群落,促相關持分者優先考慮保護農田,並即採取保育行動,包括制定全面的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和加強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