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揭逾三成半患精神病無家者無治療 倡服務外展隊增醫生跟進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社會福利署已登記露宿者人數於過去9年增加了2.6倍,社區組織協會今日(19日)發表《無家者精神病需要研究》報告,揭近四成無家者情緒不穩,當中近三成半至四成半是沒有接受精神科治療,原因包括輪候時間長、昂貴交通費用、會診經驗感受差等等。

社協建議當局於無家者服務外展隊編制之中,增加精神科醫生及社康護士,及時支援受精神疾病困擾的無家者,並加強後者「個案經理」的角色,專責跟進正在精神科專科覆診的無家者個案,令他們能持續得到合適及有效的服務。

精神病患者由看症至成功約期醫生需時2年

香港中文大學聯同七間無家者服務機構2021年進行的《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調查》,顯示41.3%無家者表示感到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但當中只有約五分一有精神科覆診。社協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去年11月28日至今年1月31日進行研究,並與13位正在精神科專科覆診的無家者訪談,結果精神病患者由門診看症至成功約期看專科精神科醫生,需時兩年之久。

無家者病人拒診症:不夠錢付車資及藥費

以患有抑鬱症的無家者阿成(化名)為例,他曾因為沒有足夠錢支付車資及藥費,所以一直不敢踏出第一步去看專科醫生,加上輪候多時,久未獲治療,情緒變得激動,更有自毀企圖,最後經急症室醫生強制入精神科醫院,他才能2個月內由門診首次見到精神科專科醫生,但阿成每次憶述強制入院的經歷,都感到很痛苦。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衞東引述醫院管理局數據指,去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七大聯網精神科專科新症平均最長輪候時間可達至80星期(約1.8年),穩定個案(75%)的平均輪候時間中位數約為38星期(約9.5月),他憂慮無家者由於無法接受療程,最後難以健康生活、重回社會正軌。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工作碩士課程三年級生羅振昇指出,無家者對於預約覆診程序的認識不足,主要依靠醫務社工協助。(盧翊銘攝)

花大半天覆診 見醫生只3分鐘

協助進行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工作碩士課程三年級生羅振昇指出,每當無家者前往醫院等候覆診,他們亦需消耗大半天的時間,但見醫生的時間卻十分之短,通常只有兩至三分鐘,醫生亦只會問一些固定、相同問題,令無家者感受不了關心及問候;無家者對於預約覆診程序的認識不足,主要依靠醫務社工協助,有無家者因為忘記覆診,停止服藥,最終導致一個月的失眠。

社協精神科註冊護士江懷恩補充,由於無家者與醫生見面時間少,故他們大多並不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少受訪者只知道自己的症狀,但不知道自已患上哪些精神疾病。她續指,無家者難以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所以經常不定期服藥,研究顯示逾半受訪者於一年內自行停藥及改變藥物劑量,對於他們康復進程而言,並不理想。

社協精神科註冊護士江懷恩表示,無家者難以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所以經常不定期服藥,對於他們康復進程而言,並不理想。(盧翊銘攝)

現時政府資助的無家者服務外展隊共有四隊,爭取多年之後終於2020年加入一位精神科護士,負責處理無家者精神困擾的狀況。但吳衞東指,精神科護士未能與公立醫院交換服務使用者病歷及獲授權處理服務使用者於精神科專科覆診情況;另外,每名社康護士工作量均很大,一個人需跟進40至60名無家者,一旦無家者搬遷或遺失電話卡以致失聯,社康護士則會「close file(停止處理)」。吳衞東認為,政府應該仿效美國紐約,派遣精神科醫生加入外展隊,並增加社康護士人手,加強其「個案經理」的角色,為服務使用者整合及調整他們在精神科求診過程中所獲得的服務。

吳衞東又提及, 是次研究的13名受訪者之中,只有兩名受訪者接觸過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的服務,建議當局可加強宣傳精神科社區資源的資訊。社協認為,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應與針對無家者進行外展服務的社區中心合作,互相交換無家者資料,以便雙方跟進,並為露宿的精神復元人士提供更全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