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劏房戶留家抗疫如埋計時炸彈 一人中招三戶11人全確診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嚴峻,醫院和檢疫設施不勝負荷,政府早前推出讓密切接觸者在家中隔離的「居安抗疫」計劃,惟對一眾劏房居民而言,在廚廁共用、廚廁合一的狹小空間內居家隔離有如設下「計時炸彈」。
有團體指出,近日接獲逾50宗求助,當中不少劏房戶染疫多日仍然在家隔離;也有基層街坊透露,早前一家三口不幸一同染疫,由於擔心傳染鄰居,每天盡量不出門、等到深夜才棄置垃圾。團體促政府關注,優先將不適切住屋確診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送院及隔離,以減低出現家居隱形傳播鏈的風險。

政府早前推出讓密切接觸者在家中隔離的「居安抗疫」計劃,惟對一眾劏房居民而言,在廚狹小空間內居家隔離有如設下「計時炸彈」。(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熱線長期冇人接聽 衞生署表示等通知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轄下關注住屋權益工作小組,服務港島區、荃灣區、九龍區合共約2,000戶不適切住屋居民。其中居於荃灣劏房、為單親媽媽的阿紅表示,其單位「一劏五」,共有近20人居住;她在本月15日收到短訊發現自己初步確診,「第一時間通知隔離鄰舍話我中咗」,又因家中沒有空間可作單獨隔離,只好24小時戴口罩,可惜最後仍然傳染給年幼兒子。

阿紅又指,在此期間不斷致電民政署、衛生署,但久未有人接聽,到現時仍只收到衞生署的一通電話,著其「等通知」;而阿紅告知對方自己居於劏房不適合隔離,職員只表示「冇辦法」。而在等候期間,阿紅欠缺食物、藥物支援,眼見藥物即將耗盡,擔心兒子因病再次發燒,同時亦擔心傳染給劏房鄰居,她希望政府能適時為確診家庭提供物資及藥物支援。

有團體指出,近日接獲逾50宗求助,當中不少劏房戶染疫多日仍然在家隔離。(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一人中招 3戶11人劏房戶全染疫

居於觀塘板間房的黃女士則指,她的住處其中一戶鄰居最先發病確診,其後黃女士及另一戶鄰居、最後3戶11人全部確診,懷疑共用廚廁是染疫的途徑。黃女士透露,發病後曾在醫院等了超過30個小時都沒床位,最後只好回家自我隔離;她及家人在確診後第12天才獲安排隔離,但由於已逐漸康復故拒絕了有關安排。黃女士又指,丈夫是家庭支柱,因確診而無法工作以致收入大減,需靠積蓄應付日常開支,期望政府為因染疫而經濟出現困難的家庭提供資助。

梁女士、戴女士同為中西區一板間房的鄰居,該板間房有9戶,15人共用廚廁,而女房東、房東丈夫及傭工均住在隔鄰。街坊透過僱工確認房東丈夫及僱工率先確診,房東更勒令僱工不得張揚消息,其間房東如常外出,在家不戴口罩四處走動;而且更將長期卧床的丈夫排泄物刻意倒在其他劏房共用的廁所。板間房所有住戶都擔心被感染,建議政府應優先將劏房確診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送院隔離。

至於阿志,她與先生及9歲女兒居於九龍城劏房,一家三口不幸一同染疫。她透露,本身患有氣管炎,在本月11日晚上確診,到12日因感到呼吸困難而送往伊利沙伯醫院,當時護士對她說「咁後生返屋企捱下啦,床位要留比其他人」;而回家後卻被房東質疑「點解你哋仲可以返嚟」,無奈只能解釋情況。阿志又指,自11日晚上起收到署方三度來電,均只是「核對資料」及告知「執定嘢準備隔離」,至現時仍未有進一步安排,她擔心會感染鄰房長期病患者及其他鄰居,加上早前家中食物耗盡要向關注團體求助,一家人現時只能盡量不出門,每天等到深夜才棄置垃圾。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轄下關注住屋權益工作小組社工文子君指出,板間房和劏房喉管通風亂駁,環境狹小並不適合用作居家隔離,建議政府應優先將不適切住屋確診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送院隔離,以減低出現家居隱形傳播鏈的風險,同時衛生署、民政事務署、社會福利署等,應及時為確診者提供物資、藥物及資訊上的支援。她又指出,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中,申請人要證明自己失業已經一個月,支援並不到位,希望政府能提供經濟援助;而長遠而言則應將不適切住屋的喉管渠道衛生、合理通風設備納入租務管制條例作出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