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疫下港人平均狀況不合格 保持實體社交精神健康較佳
多個復康組織及公營機構於每年10月合辦「精神健康月」,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向市民宣揚精神健康的信息,而「2021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的研究工作小組連續十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了解港人的精神健康狀況,期望喚起更多人關注精神健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仍處於不合格水平,但已比去年好。結果亦反映出,疫下時常和親友見面與個人的精神健康呈正面關係,建議市民在安全及已採取適當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與親友會面,保持聯繫。
今年籌委員將主題定為「Reconnect‧愛‧伴‧行」,鼓勵市民透過不同方式增加連繫及關愛身邊人,身體力行進行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籌委會研究工作小組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2021年7月5日至9日、12日至14日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調查,了解個人環境及人際關係、以及2019冠狀病毒疫情對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有多大負面影響,亦會探究受訪者的焦慮及抑鬱狀況,以及疫情下的生活及社交狀況,對象為15歲或以上 ,能操粵語的1028名合資格香港居民。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研究工作小組將身心健康指標分數調整為由最低的0分至滿分100分。而有學術研究指出,若精神健康指數低於52分,即個人的精神健康狀況處於不合格水平,介乎52至68分之間為可接受水平,72分或以上即表示精神健康狀況良好。
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為48.03分(標準差為20.05),比去年的調查結果(指數平均分為45.12分)較好。今年半數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53%),32%受訪者的精神健康狀況處於可接受水平,15%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良好。
是次分析按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活動身分、住戶人數、住戶收入及子女數目組別,比較其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的差異。相對其他組別,65歲或以上的長者及退休人士,或有子女的受訪者精神健康較好;年齡介乎25至34歲、離婚/分居或待業的受訪者精神健康顯著較差,但性別、教育程度、住戶人數及住戶收入與個人精神健康指數則沒有顯著關係。
近四成學生受訪者指學業對其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
調查亦問及受訪者各個生活範疇對其精神健康的影響,近四成學生受訪者指出學業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三分一的在職受訪者認為工作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較少受訪者認為子女、家庭、居住環境和人際關係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而認為個人前途、身體狀況及財政狀況對自己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的受訪者分別佔23%、22.1%及20.1%。
與去年的調查結果比較,除了財政狀況外,各個生活範疇對受訪者精神健康有多大負面影響大致相若。此外,呈焦慮症徵狀及憂鬱症徵狀的受訪者比例,分別佔23.5%及18.6%,與去年比較亦是相若。三分一受訪者指出,疫情對其精神健康造成非常大/頗大影響,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比例有所下降。
逾六成受訪者表示,若疫情對其精神情緒問題有影響,會向專業人士求助,當中近七成表示會向醫生求助,至於向社工、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員、護士及其他專業人士求助比例分別為19.5%、14.4%、11.4%、8.3%及2.2%。
疫情下市民的生活迎來不少改變,近三成受訪者傾向不會親身到商舖購物或餐廳用膳,而選擇網上購物或外賣。77.4%受訪者指自己會經常或有時透過電話、視訊、短訊或社交媒體與非同住親友聯繫,而經常或有時與非同住親友見面、參加小型社交聚會、探訪長者、患病或年幼的非同住親友分佔44.8%、43.4%及36.9%,值得留意的是,經常或有時進行上述四種社交活動的受訪者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較高,但只有屬於實體接觸的社交活動與個人精神健康顯著地呈正面關係。
研究工作小組建議政府及有關當局盡快檢視相關策略,多管齊下加強各項措施和服務,改善市民精神健康。學校亦應為老師和學校社工提供培訓,以盡早識別需要情緒支援的學生,訂定合適和有效的策略協助學生減輕壓力,幫助他們增強抗逆能力及適應技巧。
小組亦指,即使近月本地疫情明顯轉好,但仍有三分一受訪者指疫情對其精神健康造成非常大/頗大的負面影響,認為以現時全球肆虐的情況來看,疫情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消失,促請政府與市民應繼續同心抗疫,好讓各人生活逐步回復正常。此外,相關數據顯示時常和親友見面與個人的精神健康呈正面關係,建議市民在安全及已採取適當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與親友會面,保持聯繫。
▼10月21日,「全港社區抗疫連線」一連兩日舉行地區接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