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香港約7人有1人精神不健康 兩位抑鬱少女的啟示
「醫生不會應診超過15分鐘,很多時只是5分鐘對話,就要判斷你是否有精神問題。」10年前,抑鬱少女Star確診抑鬱症。
三度進出精神病院後,她慨嘆政府對精神健康服務投放資源不足,導致很多同路人沒有及時得到合適治療。當社會資源分配制度無法照顧精神病患者,病人及其家屬、以至社會大眾都會成為政策下的受害者。
香港落後世衛標準一倍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精神科醫生對人口的標準比例為1:10,000,即是說每1萬名人口需要1名精神科醫生;英國約為1:7,000;美國約為1:8,000。而香港,現時比例約為1:20,000,落後世衞標準足足一倍,亦遠不及其他同樣富裕的地方。
根據政府早年公布的精神健康普查,指出在年齡介乎16歲至75歲的人口當中,一般精神病的患病率為13.3%,即推算在香港700多萬人口當中,約100萬人出現焦慮、抑鬱等一般精神問題。嚴重精神病患者例如患有思覺失調、躁鬱症、嚴重抑鬱症等,推算估計亦佔人口2.5%,即近20萬人。精神問題在香港非常普遍,但有關的社區支援和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知都相對缺乏。
兩位少女給我們的啟示
Star認為香港對精神科病人的治療,只有見醫生服藥住院「一條龍服務」。跟外界完全隔絕的羈留住院,讓不同程度的患者每日被困在籠內。被認定為有問題的一群,日復日過著重覆的生活,病情和社會標籤惡性循環地變得更嚴重,她說:「制度是要幫助我們融合,而不是完全分隔了之後再融合。以我經驗來說,出院後再上學,其實是很難再接合上。」
我們年多前亦訪問過另一位三度進出精神病院的18歲少女Bebi,她曾被親人性侵,母親不相信她。她繼而自殘,被學校和家人送到精神病院。最深刻一次,她在校長室被五花大綁送走。
在病院逗留一年半後,她難以融入學校,學校曾以「怕她會傷害自己和影響同學情緒」為由,不允許她進入課室。後來她因出席率不足退學,到餐廳當侍應,同事不知道她的往事,待她如「正常人」一樣,她卸下學校施予的眼光、遠離病院的消毒藥水氣味,重新開展生活。
每個人都道路都不同,但情緒與壓力卻是相近的,Bebi說:「我要感激的人,是我的社工。當旁人都把我看得軟弱無力、用各種思維和話語把我視為問題的唯一根本的時候,只有她走進我的內心處、讚過我堅強。情緒『病人』最需要的,不是各種另類眼光,而是陪伴與擁抱。」
同樣三度進出精神病院的Star說:「抑鬱症的病人是很隱形的,我很討厭別人說你不像是有抑鬱症,那要怎才算是「像」?每個人都可以有抑鬱症。別人會覺得為何你不想通一點?看開一點?為何不幫自己?這些說話其實對我們沒有用,可能如果你給一些無形的支持和鼓勵,視他們為一個正常社交的人,這樣會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