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都要「假手於人」? 腳踏裝置獲巿民激讚後遭收走
新冠疫情之下,巿民盡量避免手碰公共設施,但本港現時過馬路大多沿用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行人需將手輕觸表面轉燈號,有巿民為一己之利用腳踩裝置變相播毒,備受批評,近日有心人在香港仔行人過路裝置上加裝創意設計,利用腳踏「以腳代手」按動裝置表面,有區議員指新加裝置出現約一星期,街坊均讚許設計有用,然而本周六突然被人收走,並留有一張房委會通告稱請勿放置雜物。
香港仔華富邨近華樂樓對開的行人過路口,近日出現一個創意設計,該裝置額外加裝在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之上,原理是利用地面一個腳踏,行人踩中後,連接腳踏的一個手掌木條裝置,便會代替人手自動拍向過路發聲裝置表面,裝置會亮起紅色「請等候」訊號,待交通燈控制器將行人公仔轉換為綠色,讓行人過馬路。
腳踩代替手觸裝置表面
該設計的特別之處,似曾經過改良,例如手掌以錫紙包裹,增加拍向過路發聲裝置表面的靈敏度及觸感,另外腳踏四邊以長方形木條固定,避免左搖右擺。有女街坊表示,新加裝置大約出現一星期,但使用人不算多,某程度可能與準繩度有關,她指連接手掌的木條較軟身,不像鐵枝般堅硬, 以致準繩度不佳,有時會拍不中發聲裝置表面,以致要多踩數下,甚至要用手代為調較角度。「都叫有幫助,呢度拍(裝置)先會轉燈,如果唔係企成日都唔會轉燈。」
南區區議員嚴駿豪表示,該個土炮設計大約出現五至七日,暫時只有該處安裝,未見有其他地方使用,亦未有任何官方團體或運輸署表示由誰人設計,未知運輸署是否默許該設計,但他認為該土炮設計有助街坊避免用手接觸公共設施按鈕,減低疫情之下的感染風險,街坊反應亦非常正面,唯一問題是設計需要稍為改良,增加準繩度,但未知道如何向設計者反映。
他又指,本港近年推廣智慧城巿,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在疫情之下顯得不合時宜,長遠應仿效商場廁所或港鐵升降機,加裝自動感應器,毋須觸碰便可啟動公仔燈控制器由紅轉綠,更合符防疫及公眾利益。
事件經廣傳後,更多網民透過在Facebook 分享用後體驗,然而本周六近黃昏時段,該腳踏裝置被人無息無色地拆除,裝置貼上房委會通告稱「此乃公眾地方,提醒巿民請勿放置雜物,否則會被視為廢物清走」,估計該裝置已被房委會人員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