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念園】申建電錶房疑斬件式起骨灰龕 恐引發村屋建龕場潮
東涌念園案自2015年起擾攘多年,經歷多場政府與發展商司法對抗,就違反地契中「經營厭惡性行業」的理據上爭持,最終發展商獲判勝訴後,政府遭高院駁回上訴後放棄再「終極上訴」。事隔約1年,記者發現有人最近就涉事地段向城規會申請電錶房和挖土工程,而東涌念園正向食環署申請私營龕場牌。有關注組織和村民擔憂,發展商正為經營龕場舖路,勢在獲得龕場牌,萬一成事,不但村民生活難以安寧,亦引來其他地方仿傚謀利,牽連甚廣。有關現電錶房及挖土工程申請,今日在城規會審議。
事緣早於80年代已成廢村的東涌稔園村,在約11年前賣地予「建世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12年向地政總署申請重建七幅舊批租約屋地,但同年趁食衞局就私營骨灰龕發牌制度諮詢公眾時提交意見,指公司「在稔園村經營一所靈灰花園『東涌念園』」,可提供3萬個龕位,仿照日本京都寺院管理模式,聲稱龕位享有權至2047年6月30日和有合約保證等。惟該地當時只屬「爛地一片」,被指意圖以政府文件取信於消費者,藉機預售骨灰龕位,加上涉事範圍為鄉村式發展,2015年被揭發疑違規改建龕場。
地政總署隨後以違反地契中「經營厭惡性行業」為由收地,2017年發展商入稟高院挑戰當局的決定並獲判勝訴。當局其後提出上訴,但法官認為龕場只要管理得宜,便不屬厭惡性行業,而且村民居住地習慣與先人為鄰,上訴遭駁回。地政總署最終放棄再上訴至終審法院,解釋龕場仍須按《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取得相關牌照和法例才可合法經營。
事隔約1年,記者發現,有人就涉事地段向城規會申請一個面積約3平方米電錶房(為期5年)和挖土工程,但無列明用途。另據食環署最新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申請名單,「東涌念園」目前牌照申請狀況為「正在處理中(申請人尚欠提交部分文件)」。不過,記者於09年一份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文件發現,當時「建世投資有限公司—在離島區興建靈灰安置所 」項目,不獲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支持,原因委員會認為是項目面對規劃、地政、交通配套等複雜問題,令該項目難以推展。
另外,「建世投資有限公司」亦有新動態。該公司由鄭容興及黎德成持有,鄭同是為「東涌念園文化機構有限公司」創辦人,更是地政總署退休官員,曾擔任總地政主任及北區地政行政助理等職位。不過,「建世」最新周年報告,董事名單中不見鄭容興。
記者日前與謝世傑到場視察,發現「東涌念園」範圍,四周被大門封鎖,就連有一條通往稔園的政府公家路,都被霸佔和鎖上,門口有多部閉路電視。「念園」的左方多了一個建構物,疑為電錶房,與城規會申請文件顯示的位置相若。
謝世傑認為,發展商正為申請私營龕場牌「舖路」,當中先需更改土地用途、符合基本設施、消防和衛生要求等,現在模糊地先向城規會「做一些發展」為名建設電錶,「斬件式」準備申請,加大獲支持機會。他又提出,政府在念園案的敗訴牽連甚廣,龕場萬一獲發牌會令大嶼山其他舊屋地契地方仿傚,毋須補地價改建龕場謀利,嚴重破壞生態和原居民生活。
東涌谷藍輋村,具過百年歷史,村民原本一直過着悠遊自在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不過,約四年前旁邊的稔園村「空降」龕場,令村民抗爭之路。藍輋村村代表李業興的祖屋門口至今仍掛上抗議橫額,但橫額疑遭人剪爛。
李業興稱,原本並以為稔園村舊屋重建,後來才獲知建龕場。自龕場入主後,近年發現特別有很多閒雜人出入,「過去每逢春秋二祭,都有人帶人來拜祭,平日雕龍雕鳳的人也有,曾有人被偷東西,所以我們就加了閉路電視,我們本來不需要,一打開門就睡到天光」。
李又稱,原本幾家人打算回來修建祖屋,現都打消念頭,「現在很多婦孺得知有龕場都不敢回來,不知自己時運低不低。之前判書稱村民居住地習慣與先人為鄰,但以往村民都會先商議龕位位置,又請風水師視察,大家互相共識才擺放。現在無端端有三萬多個龕位在家門口,始終不是自己祖先,誰不怕?」他續指,龕場進出須經過東涌道及石榴埔村內私人及政府非正式的道路,未來交通恐水泄不通,形容若龕場正式落成「未來的日子恐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