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灣高爾夫球場擬2023年建成 近危「白頸鴉」夜棲林木恐被斬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政府於2017年以「非原址換地」方式,向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批出大埔船灣一幅土地,換取保育沙螺洞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該項目最新上載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環評報告)顯示,將發展成一個53公頃的高爾夫球場,亦是唯一的一個坐落在已修復的堆填區上的18洞高爾夫球場,料於2023年年底竣工。
環評報告又確認,該區有具保育價值的鳥類,包括被國際鳥盟被評為「近危」級別的白頸鴉(Corvus torquatus)。由於其夜棲的林木較為分散,僅建議盡量保留使用率較高的植林,日後補償被斬的植林。有環保團體指出,白頸鴉對環境的適應需以年計,擔心即使有新林木,白頸鴉亦未必會選擇作夜棲。

在大埔汀角路的船灣堆填區,現時是開放予公眾使用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環保署圖片)

全港面積最小、唯一坐落於已修復的堆填區上的18洞高爾夫球場

船灣高爾夫球場佔地約53公頃,項目北面及西面分別以汀角路及大埔工業邨為界,而南面及東面則為吐露港。項目將運用現有的練習場改造成為一個 18 洞的高爾夫球場,設28條球道,供會員及公眾使用。項目亦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如辦公室、餐廳、更衣室、停車場、機房等。工程將會於2021年年初動工,2023 年年底完成,當建成後,將會是全港面積最小、唯一的一個坐落在已修復的堆填區上的18洞高爾夫球場。

白頸鴉獨特易認,身體大部分為黑色,配上覆蓋其後枕、前胸及上背的白色頸帶。(謝偉麟/香港觀烏會提供)

「近危」白頸鴉夜棲林地難全保留

生態影響方面,球場有具保育價值的鳥類,即白頸鴉及黑鳶,其中白頸鴉於2004年被國際鳥盟被評為「近危」級別。有團體於2017年的調查發現,白頸鴉數目由以往估算的一萬五千至三萬隻,急跌至不足2,000隻。

環評報告指出,由於白頸鴉及黑鳶用作夜棲的植林地點較為分散,就高爾夫球場的設計而言,保留所有曾用作夜棲的植林並不可行,因為剩餘的場地面積則會難以容納一個18洞高爾夫球場。報告建議盡量把現有用作夜棲的植林保留,尤其是使用率較高的植林。對於一些不能保留下的夜棲植林地點,項目將於高爾夫球場設計中重新提供相類似的生境,如種植新樹群。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指出,雀鳥選擇於一個地方夜棲需經年考慮。(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質疑,移除部份夜棲植林會對白頸鴉構成影響。他舉例,當一個人的居所沒有被拆,但周邊的房屋卻遭移除,亦有可能搬走,雀鳥如是。余續指,日後高爾夫球場會重新提供相類似的生境,但亦未能確保白頸鴉會在新樹夜棲。他解釋,雀鳥選擇於一個地方夜棲需經年考慮,包括要觀察該地方是否安全,非一時三刻能做到。